国际最新研究:东太平洋表面温度变化或至2030年可检测到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认为,整个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与人因气候变化有关的差异,预计至2030年将可检测到,这比此前认为的早了数十年。这一发现可为制定合适政策和响应策略提供信息,以应对东太平洋早期的温度变化。

该论文介绍,太平洋的自然气候变率很大程度上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主导,这是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它对气候和全世界的社会造成重要和深远影响。ENSO在暖期(厄尔尼诺)和冷期(拉尼娜)之间交替。过去的研究表明ENSO事件可能具有独特特征,取决于温暖或寒冷温度位置,是赤道东部还是太平洋中部,但尚不清楚ENSO变化的变率增加预计何时何地发生,及人因气候变化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耿涛、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大气研究所蔡文炬和合作者通过分析1950年以来70年的ENSO数据,并使用最新气候模型估计ENSO变率增加在东部和中部太平洋何时可以被检测到。

他们发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温度改变,在东部太平洋可能于2030年前后可被检测到,比此前的预期早40年。此外,据预计信号在太平洋东部将早于中部出现,由于该区域更快变暖,降雨会有更大增长。

论文作者总结提醒说,ENSO相关的缓解和适应工作,需考虑每一ENSO系统对温室暖化反应的多样性。(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太平洋   厄尔尼诺   大气   此前   气候   气候变化   温度   海洋   自然   表面温度   论文   国际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