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迷之楼兰古国


世界未解之迷之楼兰古国

楼兰是一个神秘而离奇的国度,那么世界闻名的楼兰古国是如何兴盛的,又是如何灭亡?楼兰人的起源在哪里?


关于楼兰的起源,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等曾多次来此盗掘。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学者为此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受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 。公元前77年,西汉勇士、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杀楼兰王更其国名为鄯善,原都城楼兰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 [4] 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曾经是谁在楼兰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谁的聪颖才智创造了灿烂夺目的绿洲文明?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引人入胜,扑朔迷离。

据我国某人类学家从基因学、器物学的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楼兰人更接近于古代阿富汗人,这是一个全新的论点。

楼兰女尸,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浅色头发,眉弓发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与人类学家对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测量的结果完全吻合。到了汉代楼兰王国时期,楼兰居民的种族构成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与高加索人种共生,其中还有蒙古人种的存在。楼兰女尸历经千年头发丝还保存完好,让人叹为观止。

关于楼兰古国,很多人都在求证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又为什么突然消亡?史书上对楼兰古国最早的记载是《史记?匈奴传》中的:

“以天之福,定楼兰”。而最后一次记载则是在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留下这样一句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从前繁荣富裕的楼兰古国,变成了枯骨遍野之地,只用了500年。上边提到高僧法显的话“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发现楼兰女尸的地方,正是这种情景。1934年,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流域安营扎寨,寻找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墓地,无意中在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一具女尸。小山丘上有一片枯立木,密密的距离极近,走近了看才发现,小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残骸、枯骨、肢体、厚厚的衣服碎片、宽大的木板。他们在一个棺材里发现了一具女尸,刚打开棺材,女尸身上厚厚的裹尸布便随即风化,露出女尸本来的面貌。即使过了千年,女尸的面貌依旧栩栩如生,精致小巧的脸庞,双目紧闭,嘴角微翘,通过干瘪的脸型人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出来生前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女子,这具楼兰女尸被人们称为“小河公主”,她身高有1.58米,体型娇小。1980年,在新疆又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被称为“楼兰美女,距今已有3800年历史。楼兰美女的身体保存得更加完好,连头发丝都没有腐烂,还可以看出来她的头发颜色是棕色的。楼兰美女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尖翘的下巴,毫无疑问,生前必是个美人。通过面部复原,人们也看到了楼兰美女的容貌。不过人们一般认为,小河公主比楼兰美女要更漂亮一点。据史书记载,楼兰出美人,连高僧都抵挡不住美人的诱惑,破了禁欲,与楼兰公主发生了私情。这充分说明了楼兰女人的美艳及魅力。

楼兰女尸能够保存完好,是因为他们特意采用的防腐措施,也就是用厚厚的毛毯将全身包裹起来,周身没有容易产生腐败的物质。而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埋藏较浅,女尸的水分能迅速蒸发,沙质土壤也不会存水,使细菌失去了繁殖的条件,因此楼兰女尸才能千年不腐。

关于楼兰消失的原因,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世界未解之谜。

据调查,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由于方法、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然而所有陈词滥调都像在掩盖一个不能述说的真相。令人想一探究竟。

楼兰的历史和辉煌,楼兰古国是西域的一颗明珠,它曾经诞生过辉煌灿烂的成就,创下了一些世界罕见的奇观。公元448年,楼兰古国的灭亡,一直是人们十分惋惜的遗憾,成为一个至今未能证实的世界之谜。


在《史记》中,司马迁将汉朝统治范围以外的西北方的若干个国家称为西域。楼兰,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而《史记》也是最早记载“楼兰”这个名字的,见于匈奴单于写给汉文帝的信中,这位冒顿单于称楼兰是匈奴的领地。

在这封信过去一百多年后,楼兰被划进汉朝的西域都府。《汉书》记载,楼兰国距离长安足足有六千一百里那么远,以当时闭塞的交通和通讯技术,说楼兰是偏远小国再没有不合适了。

但是楼兰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中原历来对其十分看重,因而为了掌控楼兰,汉朝与匈奴有过长久的纷争。

楼兰处在两个强国之间,始终难以自安。西汉时期,中原的外交家傅子介以“楼兰王勾结匈奴使者”的名义,派人刺杀了楼兰王,另立楼兰在汉朝的质子为新国王。自此,楼兰更名为鄯善国,迁都后,汉朝派兵前往驻扎。

但是楼兰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中原历来对其十分看重,因而为了掌控楼兰,汉朝与匈奴有过长久的纷争。

楼兰处在两个强国之间,始终难以自安。西汉时期,中原的外交家傅子介以“楼兰王勾结匈奴使者”的名义,派人刺杀了楼兰王,另立楼兰在汉朝的质子为新国王。自此,楼兰更名为鄯善国,迁都后,汉朝派兵前往驻扎。

西汉灭亡以后,中原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魏国实现统一。这段时期里,中原内乱不断,无暇顾及所属的西域小国。楼兰,更名为鄯善之后,趁这段时期开始了不断的入侵和吞并,成为了西域七大强国之一。

而这七大强国,都是在此期间经过反复的洗牌形成的,许多原先仅有几千人的小国都不复存在。因此,七国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让中原重视的资格,因而在之后的几百年历史中,每个朝代的君王都会要求鄯善等国向朝廷效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鄯善先后臣属于曹魏、先秦等十数个国家,将墙头草的政策运用得无比熟练。鄯善能够得到中原与西域的如此重视,除了本身有着较强的国力之外,与其地理位置也有很大关系。鄯善国在孔雀河附近,是进入西域后的必经之地,因而扼制西域与中原的要道。掌控了鄯善,就能取得连通中西两边的权力。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尽管鄯善国不是争霸要打下的一个国家,但是每个有统一意图的势力都会强迫鄯善国为其服务。鄯善国王曾经帮助前秦帝苻坚攻打西域;西凉灭亡以后,鄯善王又向北凉朝贡。

这个朝贡的局面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年,很快,北魏击败了北凉,进而掌控了西域。据记载,几年后,北魏派遣万度归率领数千兵士奇袭鄯善,但是时值鄯善国农收时节,万度归对鄯善的农民秋毫不犯,因而鄯善百姓感其仁德,主动臣服。公元448年五月,北魏派遣韩拔为鄯善王,对其实行郡县制统治。以中原人作鄯善王,并纳入北魏的管理范围内,可以定义说,鄯善国自此灭亡了。

但是迁都后的鄯善不同于原楼兰古国,楼兰古城早在鄯善国灭绝前就已经消失了。不同于被吞并,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兽都没有留下的消失。

大唐高僧玄奘西游时曾游历至楼兰古城,并在其游记中记录道:“国久空旷,城皆荒芜”。视线所及之处,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和荒冢枯骨。根据目前所有的数据和资料,楼兰最后一位国王的在任时期大约是公元四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而从楼兰出土的最晚的文物也只能追溯到这段时间。因而可以大致推断,楼兰古国在公元340年左右就已经灭亡了。这段历史就此被深深埋在黄沙与风暴里,再也难以重见天日。

直到二十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与其助手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木雕的残片,经过长久的探索与开掘,他们发现了佛塔、殿堂,又沿着被深埋的烽火台一路找到了一座古城。

这座古城就是楼兰,经过了近一千五百多年,又一次让世人为之震撼。在感到震撼的同时,所有人又深深疑惑与不解,楼兰古国到底是怎么消失的。

当今当今最具权威的几大猜想

关于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自其被发现到如今也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这段历史有关的记载太少,相关资料难以佐证许多的猜测,因而许多专家仅仅停留在“初步判断”。但是在长期的探索与论证中,形成了最广为认可的几个原因,不过这些原因在有着极高的可能性的同时,依旧是各持己见,难以相互认同。

首先,是战争的原因,

介于楼兰特殊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如襄阳那般的“争霸通行证”一样至关重要,但是掌控楼兰依旧有着莫大的好处。因而,历史上发生在楼兰的战争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楼兰王国逐渐式微之后。北魏强国的不断入侵,致使楼兰人抛弃了被攻破的楼兰王城,逃往其他地方生存。


但是这个说法也有着一些问题。因为北魏等国的入侵是为了占领楼兰,而非消灭楼兰。即便是城被攻破了,北魏也不会扔下个空城,率领兵马扬长而去。古代战争的军事武装水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当时并没有出现热武器的使用,因而想要彻底摧毁一座城池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说是楼兰人畏惧北魏的军队而逃亡,那么北魏肯定会派遣军队或者百姓来接管这座城池,好占据这里的独特位置。

其次就是上面说过的干旱,

楼兰古城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十大沙漠,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是毫无疑问的一片死亡之地。想要在塔卡拉玛干沙漠生存,水源是比黄金白银还要珍贵许多的资源。一旦楼兰古城没有了水源,那么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也只能选择离开。

而楼兰国原先是不缺少水源的,有着城池休憩和水源补给,军队能获得以逸待劳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匈奴和中原都想要拿下楼兰国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了筹备战争,楼兰古国地区的人们大肆开采木材,毁坏植被,过度采水,最终楼兰古国失去了水源的优势。

其实楼兰古国在水源匮乏之初就已经察觉到了危机并采取了措施。在楼兰出土的文书中记载:凡砍一棵树者,罚马一匹。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然而人为的破坏难以弥补,最终一向赖水为生的楼兰古国竟陷入了无水度日的境地。所以说罚的也许不够多。

据历史记载,楼兰古国为了保护罗布泊,缓解楼兰缺水的困境,曾向敦煌、鄯善、龟兹等国共四千名兵士一同开渠引水。当时的人采用横断即将改道的河流的方式,强行将河水留住。但是大自然的力量不是当时的人们可以抗衡的,河流改道涉及到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复杂原因,他们也难以理解。因此,引水的计划毫无意外地失败了。罗布泊就此干涸,成了一片盐泽,等到后来重新得到了塔里木河的注入,才有了复苏的迹象。楼兰古国也就此迁移。罗布泊在近代以来一直是国际上许多探险家热衷的“死亡之地”,但是它曾经却是滋养数万人的一片福泽。

然后,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

相比于西域其他小国,楼兰在当时之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主要就是因为楼兰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开端处。汉朝时期,张骞开辟丝路以后 出了玉门关,就必然会经过楼兰国。东西往来的商队都会在楼兰国里休憩,补充食物和水源,并与当地置换物资。

楼兰国用盐换取食物、瓷器和其他东西,国家的半条命都依仗着这条丝路。但是随着魏晋以后,中原疆域的开拓,以及东西贸易体系的成熟,新的丝绸之路被开辟出来,当时形成了西北、西南与海上三条丝绸之路为主的体系。楼兰古国的重要性随之下降,颓势也因此显现出来。所以说吊死在一棵树上是不对的。迟早会出问题。

但是或许这个原因并不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因为楼兰古国本来就是一种半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即便是丝绸之路完全不经过楼兰,楼兰也能凭借自产的资源维持下去,断然不至于因此废弃。或非楼兰人脑子透逗了,脑子里只剩下丝绸之路。养成习惯就会丧失一些本能。

接着,就是最可怕的瘟疫,

根据一些古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的结果,当时的楼兰人很可能因为一种叫“热窝子”的急性瘟疫而大量死亡,最终弃城而逃。

什么是热窝子?在对热窝子病的病因、病状等情况的概述里面,可以发现,热窝子病就是伤寒病。狭义的伤寒病指一种由于持续性的高温引起的身体过热或者过冷,最终导致许多严重负面伤害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伤寒病必须在持续半个月以上的41℃的高温中才会产生。而楼兰国在缺少罗布泊和其他河流的气候调节以后,是完全有可能达到这个条件的。

伤寒病的传染性极强,尤其是以水源传播为主,也伴有粪口传播。因而在这种以家庭群居为主的小国,每家共用饮食器皿和厕所,极易引起传播。热窝子病的隔离、治疗和后续调养都需要较高的医疗水平。但是以古代的医疗技术,每逢瘟疫都必然是一次大灾难。即便是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也会因此受到重挫,更遑论一个封闭的、落后的西域小国?

最后的设想,神秘生物的入侵,

据说有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导致了楼兰国最终的灭亡。现代蝼蛄主要以农作物根茎为食,但是古代入侵楼兰国的昆虫可能是变种蝼蛄,甚至可能不是蝼蛄。但是这种假设的合理性是有的,在楼兰出土的建筑物也有许多类似被昆虫啃咬的痕迹。


这种昆虫能以白膏泥土为食物,而这种泥土有着很好的粘性和隔热性,是楼兰古国建筑物的主要取材。当地生态链单一,没有克制这种蝼蛄的生物。加上气温极高,适宜昆虫产卵孵化。蝼蛄在种种适宜条件下大量孵化,当地人也没有太好的反制手段,建筑物和农作物都被侵蚀,只得匆匆逃难。

基于种种原因,世界闻名的楼兰古国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里。

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打着考古的名义,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探险,无意中发现了一片废墟,那里有很多残留的古代烽火台,残破的断壁,巨大废弃的房梁,以及遍地碎陶片、铜钱、佛珠等物。斯文?赫定在当地进行了挖掘,获取了大量的文物,包括汉魏时期的古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魏晋木简残片、佛殿建筑饰件,斯文?赫定把这些发现的文物全部装箱打包带走,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这还没完,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发现文物的消息在国际上传开后,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多国的探险家们都打着考古名义,大肆挖掘并偷盗楼兰文物,无数珍贵的宝物被盗走。


时过境迁,楼兰的烟沙已经在历史中辗转千年。人类历史上还有着如庞贝、亚特兰蒂斯、玛雅等许多消失的古文明都等着我们去探索。

那些古文明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其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的奇异璀璨光芒仿佛一颗颗迷人的夜明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努力探索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楼兰   鄯善   罗布泊   西域   古国   中原   北魏   汉朝   女尸   丝绸之路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