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三师”:曾在甘肃靖远设立海啸剧团,大唱秦腔稳定军心

新三师海啸剧团 在靖远的演出活动情况

——《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16)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 永 宝


一、 新三师移驻靖远的情况


1.新三师,国共两党角逐的焦点。

抗战后期,靖远驻军新三师,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三师。该师此前曾驻扎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抗日前线,为一支抗敌劲旅,战绩卓著……部队中蒙古族官兵较多,曾被以乌兰夫为首的中共地下党人严重渗透,并基本控制,一度想直接起义拉去延安……

国民党方面对此严密监视、关注,中枢多次下令,责成该部队移驻甘肃靖远,以便清洗共产党人,重新整编并掌握部队。故,国共两党围绕新三师,曾展开激烈的斗争、角逐。后,出于维护抗战大局需要,中共方面妥协,于1941年夏,久拖未决的新三师移驻靖远一事,得到解决。该师至此,正式移驻靖远。

当年,靖远各重镇,如打拉池、北湾、河靖、糜滩、水泉、大庙等地,均有新三师部队驻防。期间,部队中已经暴露的大批共产党员,如乌兰夫、克力更、寒峰等被迫离去,前往延安……新三师驻扎靖远后,不久又进行了整编,改称:国军新骑7师、新骑9师。白海峰一直任中将师长。1946年,又被降为骑2旅,白海峰任中将旅长……这一系列操作,其实是国民党中枢针对中共地下党人的清洗举措。经过反复整编、清洗,排除异己分子,将中央系势力渗透进军中,从而达到控制、削弱该部的目的。

尽管其番号几经改变,但靖远人习惯仍称之为:新三师。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海峰率部曾移驻河西张掖等地。不久,又回驻靖远。1947年,白海峰率部开往陇东,参加胡宗南围剿延安根据地的内战……1949年,白海峰率余部在宁夏起义……总计,新三师在靖远驻军历时约5年。对靖远的地方产生的影响却久远。



白海峰(1903~1956)戎装照。(图片来自网络)



2.白海峰与姚华亭为生死之交。

新三师师长白海峰(1903~1956),蒙古族,黄埔军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倾向共产党。与乌兰夫为密友。驻军靖远时,与靖远晋商首领、靖远工商业巨头姚华亭(1902~1982),过从甚密。因二人系晋蒙老乡,爱好情趣相投,再加上彼此互助、互动,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故而,二人甚至成为生死之交。确信,姚华亭曾多方筹措、调用资金,解决过新三师的饷银等问题。驻军与地方产生矛盾冲突,姚华亭则积极出面里外调解、斡旋之。而姚华亭本人及家眷过往兰州、西安等地时,直接就宿于白海峰家中……由此可见,彼此关系非同一般。白海峰1956年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姚华亭和子女,均与白海峰遗孀多淑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有交往。两家成为世交。

据一篇纪念姚华亭的文章记述,乌兰夫曾一度潜来靖远新三师活动,因受敌特盯梢、迫害,不得已离开靖远。离去时,曾托人向姚华亭借款。姚华亭资助之……事后,姚华亭方知,自己资助离去的人,就是乌兰夫。

3.酷爱蒲剧和秦腔戏剧。

白海峰和姚华亭都嗜好蒲剧(晋剧)和秦腔。蒲剧,也称:蒲州梆子。其历史悠久。晋剧是在蒲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典型的山西地方戏剧。有时,人们将蒲剧与晋剧混为一谈。蒲剧与晋剧盛行于晋、陕、蒙一带,为当地人所喜爱。白海峰和姚华亭,系晋蒙老乡,二人天生喜爱蒲剧家乡戏,完全在情理之中。

新三师初来靖远,军中就存在一个蒲剧戏班子,系从内蒙带过来的。闲暇之际,蒲剧戏班子在军营和驻地演出,以娱乐官兵及驻地民众。姚华亭作为地主,也常邀请这个戏班子在他主持的山(西)陕(西)会馆(今美食城附近)演出……故,蒲剧一度在靖远兴盛一时。

4.师长白海峰在靖远的驻地。

据李德茂先生(1935年生)言,当年,靖远人皆知,白海峰的师部驻地在靖远南街老师范巷口附近。靖远南街,同治之乱前,为靖远最繁华之地,商铺林立,人口稠密。还有著名的南寺在此。南寺,也叫庆福寺。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兴盛于清代、民国。最终,毁于解放后文革……南街,同治之乱后,为之一空……1941年代,南街依然空旷沉寂。靖远最热闹处,属于县门街,即老县政府门前至美食城那条小街,再就是西关一带……当时,南街老师范巷口紧邻南寺,附近有一院新房子,四周有围墙。白海峰的司令部,即设立于此。其家眷私邸,亦在此。院子四周岗哨林立。这家院子的主人,名叫武库。


寇世英先生(1923~2000),靖远县三滩镇人,闻名甘宁的秦腔大家。曾加盟新三师的海啸剧团。麻子红郗德育也曾给他教过戏,可算是郗派二代传人吧。原靖丰剧团的副团长。(图片来自网络)


二、新三师海啸剧团的成立及其特点



1.海啸剧团成立的情况。关于新三师政治部主办的海啸剧团,其成立的时间,有几种说法。靖远名儒、话剧艺术家、书画家师直先生回忆,1941年底,海啸剧团就存在着。靖远资深党史专家,老文化人魏其江(1940年生),他撰文说海啸剧团成立于1944年。靖远资深文史专家,原靖远县志办主任杜树泽先生,由其主编的《靖远史话》则说,海啸剧团成立于1946~1947之际。

那么,上述几种说法,究竟那种说法准确呢?笔者几经研磨、判断,认为,几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杜树泽之说却更准确一些。新三师驻扎靖远5年,一直有一个军方主办的剧团存在着。而官方文件里确切出现其名称则在1946~1947之际。然,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将新三师多年用军饷供养的这个剧团,一概笼统地称之为:海啸剧团。这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对的。

2.海啸剧团的命名。有一篇回忆靖远秦腔巨擘寇世英先生的文章,说,寇世英曾亲述,海啸剧团的名称,系新三师师长白海峰亲自命名。这完全可信。白海峰作为一个师的最高长官,剧团的冠名权握在其手。但是,新三师内,以及白海峰身边始终有中共地下党人活动。这些人一般思想较激进。海啸一词,就含有时髦和激进的成分。显然有中共地下党人运作的痕迹。故,白海峰在冠名时,深受其影响,这种情形也是存在的。

3.蒲剧与秦剧、话剧夹杂的特点。海啸剧团兼容并蓄,有点大杂烩的感觉。这也说明其能够不断吸收新元素,改进演出,紧跟时代步伐和形势,使得剧团充满活力,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最初,剧团的演出和演员阵容,以蒲剧为主。主要服务于军中晋蒙籍官兵。移驻靖远后,发现这里的民众嗜好秦腔,军中官兵受其影响,也渐渐喜欢看秦腔戏。故,随之吸纳了一批秦腔艺人加入剧团,排演一些秦腔戏,以娱乐官兵。因驻军分散,蒲剧、秦腔戏也经常下乡去部队驻地演出。驻军官兵系外地人,他们于此能看到家乡戏,大家的身心得到娱乐、安慰,此举,对于有利于稳定军心

海啸剧团还吸收了部分话剧、歌剧的青年演员,排演了一些现代话剧、歌剧等,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当年,话剧、歌剧代表着最新的文化元素,也是一种新潮流。故,话剧、歌剧的演出,社会轰动效应更明显。

4.剧团演员按军衔发工资。据一篇回忆寇世英先生的文章记述,寇世英亲述,当年,海啸剧团的组成约有30多人,。寇世英的军衔是少尉。剧团演员的军衔都很低,一般都是尉级层次吧。显然,剧团的这30人属于在编人员。大家靠军饷供养。军队能养得起剧团,其奥秘在此。寇世英说,当年发工资是纸币,“跑坡”(贬值)现象严重,仅够糊口而已。




师直(1921~2014) ,曾用名毅夫,字一生,号归真、了寨。晚号黄祖老人。甘肃靖远人。1945~1963年在靖远师范、陇西师范、定西地区艺术学校任音美教员。后任定西地区文工团、秦剧团舞美设计师。为靖远老一代知名文化人,话剧艺术家,书画大家。(图片来自网络)



师直著《忆达三兄》一文,记述宋达三曾任靖远驻军新三师海啸剧团团长一职的信息截图。


三、新三师海啸剧团的演艺情况



1.秦腔及话剧演出的情况。

(1)秦腔演出。作家王庆才先生所著《民间艺人——寇世英》一文,刊发于《白银风情》第2辑上。系上世纪80年代末采访寇世英先生撰写而成。其中保留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文中介绍说,海啸剧团当时吸收了本地演员:寇世英(三滩人)、张怀仁(河靖人)、南成师(马饮水人)等,常年排练演出一些传统的秦腔戏剧。海啸剧团有个导演叫张经民,陕西人,大烟鬼。较懒惰,为人很低调,但却很有本事。剧团的长官(剧团团长)是高广玉,督促张经民、寇世英等排戏。后来排演了《双锁山》、《双逼宫》等戏,体现了导演张经民的高超水平。

寇世英有天赋,张经民悉心予以指导,演艺水平有突破性提升。为了向张经民拜师学艺,寇世英拿出薪水大半,供其吃大烟。后来,新三师移防甘州(张掖),张经民病死于此。期间,1940年,陕甘著名须生泰斗麻子红——郗德育曾来靖远三滩演出,寇世英崇拜麻子红的演技,又虚心向麻子红拜师学艺,得到其指点,受益颇多。后世,寇世英的戏路基本就是郗派的风格。故,寇世英也算是麻子红的外围徒弟之一吧,勉强可算是其二代传人。

(2)话剧演出。当时,海啸剧团还吸收了部分青年话剧演员,排演一些现代话剧,在社会上演出。据靖远名儒、话剧艺术家、书画家师直先生(1921~2014)在《忆达三兄》一文中回忆说,1942年,靖远进步青年宋达三(1920~1990)从绥远抗日前线返回靖远,曾与贾一中合作,在海啸剧团排练了大型现代多幕话剧《软香玉》,在社会公演。《软香玉》开启了靖远上演大型多幕话剧的先河,在靖远地方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让靖远观众领略了多幕话剧的风采,为靖远戏剧百花园增添了一朵绚丽奇葩……

师直还说,1943年元月,自己也从绥远抗日前线返回靖远,宋达三推荐他担任大型话剧《野玫瑰》的导演。师直欣然接受。宋达三担任该剧男主角,而师直反串女主角野玫瑰,二人心灵相通,配合默契,将男女主人公迥异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年的元宵节在靖远县城公演,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由此可见,海啸剧团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尤其推广、排演大型多幕话剧,在当时绝对是个创新,是对靖远地方文化的一大贡献。

2.秦腔名家的演出情况。

邀请一些秦腔名角、大腕儿前来剧团演出,也是剧团正常的业务活动之一。这有利于提高剧团的声望和影响力。同时,便于本剧团的成员现场观摩、交流和学习。目前可见的资料显示,当年闻名陕甘的秦腔大家:袁天霖、王正端、萧正惠、牛利民等,确认曾来靖远的海啸剧团挂牌演出……秦腔艺人,尤其是名家演员,流动性很强。一般演出一阵子,挣一笔钱,即离去。然后,又到彼地演出。偶尔,也会有个别人干脆加盟驻军剧团,成为在编演员的情况。如大牌演员黄致中,曾加盟甘肃驻军91军剧团。并按中校军衔发工资。王正端,陕甘须生大家,也曾正式加盟过海啸剧团。

金宝林,陕西人,当年是个娃娃,也曾在海啸剧团唱戏。主要跑龙套。1947年,海啸剧团解散,他曾在白干板为首的老戏班子唱戏。1950年,在陡城结婚,并居住于此。确知,他的妻子是陡城人氏。陡城人重视文化,故,金保林在此给村民排戏《对银杯》本戏,及几出折子戏。演出大获成功,名重一时……靖远人赐金保林外号:黑娃。盖,其皮肤稍黑所致。乃昵称也,非贬义。1980年代,金保林辗转到了宁夏固原秦剧团任团长。成为一代秦腔大家人物。其代表作(首戏):《伍员逃国》、《状元媒》。这段资料,系现年88岁的李德茂先生亲述。

李德茂,1935年生。在靖远荣易斋讲文化。2022年8月28日拍摄。

3.海啸剧团的演出基地。

海啸剧团的戏台子位于三道水巷的寸进巷附近,当年这里有一空旷广场,中间搭建一戏台子,四周为围墙,俗称:土圈圈子。即为海啸剧团的演出基地。这里是主阵地,剧团的日常演出就在这里进行。当然,剧团也常常下乡给驻军和乡民演出。海啸剧团在此演戏,一般会售票。演戏到了后半场,或者尾声阶段,把守就松懈了。李德茂先生说,此际,他们当时一群10岁左右的娃娃,会乘机钻入戏园子看热闹……

4. 高广玉、王正端、宋达三曾是团长。

目前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信息表明,新三师政治部军官高广玉,乃是剧团的实际负责人。也就是剧团的团长。寇世英等将其称作:长官。而秦腔名家王正端,还有靖远进步青年、话剧演员宋达三,也曾经担任过海啸剧团的团长。

有一篇回忆文章写到:王正端(1914~1970),陕西长安人,师承名家高天喜、屈景益、王兴博、王德荣,工须生行。系梓娃朱怡堂的女婿。因他爱戏如命,所以学艺特别勤奋,且能在演唱上努力研究,深受观众的好评。解放前,曾加盟靖远新三师的海啸剧团,并任团长一职。这是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解放后,王正端加入甘肃省秦剧团。1970年随团下乡到通渭演出,忽然患白喉病,去世。

师直先生的回忆文章《忆达三兄》记述,宋达三于1940年曾带领40多个靖远青年学生乘坐大羊皮筏子,顺黄河东流而下,至傅作义驻军陕坝(杭锦后旗)参加傅作义部队。他本人受到傅作义将军亲自接见,并被授予中尉军衔。曾担任35军“绥干团将校班”的体育、音乐教官。1942年,宋达三从绥远抗日前线返回靖远,加入海啸剧团,并与师直等合作排练了大型现代多幕话剧《软香玉》、《野玫瑰》等……同时,宋达三还担任了海啸剧团团长一职。这一幕,为师直当年亲历。故,这段资料,完全可信。

虽说,上述确切文字资料都显示,王正端、宋达三曾担任过该剧团的团长,笔者则以为,他们二人担任的应该是副团长。即,业务副团长。这样,更确切一些。

宋达三(1920~1990)与高建鳌(右)、三弟宋德顺(中)合影。(宋少侠提供)


上述,就是解放前国民党新三师驻军兴办的海啸剧团在靖远演艺活动的基本情况。这段历史,在靖远秦腔史话里留下浓重的一笔。值得记述。目前所能搜集到了资料,就这么多了。


2022年9月2日辑录整理




作者2005年秋,时任平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参与考察长三角经济带活动时留影于南京。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靖远   秦腔   剧团   乌兰   海啸   蒲剧   黄河   军心   驻军   甘肃   话剧   国民党   演出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