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之女朱敏:为生存装2年哑巴,晚年称: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母亲

2009年4月13日,83岁的朱敏离开了人世,与她日思夜想的父亲朱德团聚了。

作为开国元勋朱德的女儿,朱敏的前半生一直都是被磨难所包围着,为了生存,她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哑巴,整整两年都没有开口说话。

对于自己的父亲,朱敏虽然有怨言,但在心里还是十分尊敬他,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诲。

可对于自己的母亲,朱敏却并不愿意提及。甚至还晚年的时候,还表示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原谅她。

那么,朱敏为何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她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与父亲的初次见面

1940年,朱敏的外婆家中突然闯进来一群国民党特务,不由分说的将朱敏的姨妈给抓走,并让她把朱敏交出来。

姨妈知道眼前这群人没安好心,死活不肯说出朱敏的下落,无论这群怎么询问,姨妈都是一问三不知。

其中一名特务忍无可忍,指着姨妈的鼻子说道:“别给我装,赶快告诉我,朱敏在哪儿?”

“朱敏?谁是朱敏?我根本就不认识她。”姨妈对那名特务说道。

听到这话,特务冷笑一声,说道:“你家里那个小女孩,就是朱德的女儿,朱敏。快说,她究竟藏在哪儿了?”

姨妈先是一愣,随后又笑着说道:“什么朱敏,那是我女儿小菲。”

特务似乎并不相信姨妈的话,便再次向她询问,她家中的女孩真的不是朱敏。

姨妈见他不信,便让他去向周围的邻居打听,哪个不知道小菲是我的女儿。

特务见姨妈一口咬定家中的女孩就是她的女儿,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将她放回家。

等回到家后,姨妈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朱敏有没有事。见到朱敏平安无事,姨妈松了一口气。

这一年,由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恶化,国民党四处打听朱敏的下落,想要用她来威胁朱德。

虽然这次姨妈凭借着自己的机智,逃过了一劫,但她很清楚,那些国民党特务早晚会发现朱敏的身份。

于是,在一天早晨,朱敏的外婆和姨妈给她准备了一大袋的干粮和路费,让她去找亲生父亲朱德。

临行之前,外婆紧紧拉着朱敏的手说道:“孩子,这个家太危险了,外婆不能继续留你了,去找你的爹爹吧。”

朱敏在外婆身边生活了十多年,感情十分要好,如今突然面临分别,朱敏的心里很是难过。

但她也清楚,自己必须要离开,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就这样,朱敏带着对外婆和姨妈的不舍,踏上了寻找父亲朱德的道路。

朱敏虽然是朱德的女儿,可自打她出生后,就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

1926年4月,贺治华在苏联生下了朱敏。老来得女的朱德,看着女儿的小脸蛋,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就在朱敏不久后,朱德便接到组织上的命令,不得不离开苏联回到国内。

尽管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但朱德为了革命,还是选择与家人分别。

临走之前,朱德抱着女儿,在她的额头上亲了好几下,并说道:“好孩子,你等爸爸回来。”说完,朱德便离开了。

从这之后,朱敏便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而在朱德离开之后,本就与他有矛盾的贺治华很快便爱上了别人。

在贺治华看来,朱德比自己大了十多岁,不仅不懂得浪漫,性格还十分古板。于是在朱德离开后,她便毫不犹豫地爱上了别人。

朱敏的存在,对贺治华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累赘”。为了追求真爱,贺治华将不满周岁的女儿交给了妹妹。

随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似乎是察觉到母亲离开了,年幼的朱敏在姨妈的怀里大哭,怎么也哄也哄不好。姨妈抱着年幼的朱敏,别提有多心疼了。

在姨妈和外婆身边的时候,朱敏改名为贺飞飞,过得非常幸福。只是偶尔,朱敏也会向外婆询问自己的父亲去哪儿了。

每当这个时候,外婆总是会叹气,然后抚摸着朱敏的头发一句话也不说。

而此时的朱德,正在为了中国的革命努力奋斗,在战场上拼搏,丝毫不敢松懈。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之间决定共同抗日,关系有所缓和。

这时,朱德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他想要见到女儿,抱抱她,看看她是不是长高了,长胖了。

朱德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周总理全都看在眼里,他决定将朱敏带到延安,让他们父女团聚。

1938年,周总理和邓颖超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已经12岁的朱敏。

周总理第一眼看到朱敏,便十分惊讶地对邓颖超说道:“你看,这个孩子跟朱德可真像。”

而朱敏,也很喜欢眼前这个笑容和蔼,待人温和亲切的叔叔。

找到朱敏后,周总理便提出想把她带到延安,让她和父亲朱德团聚。

可外婆心疼外孙女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说什么都不肯让她离开。

无奈,周总理和邓颖超只能将朱敏的照片带走。等回到延安后,交给了朱德。

朱德看着照片里的女儿,忍不住红了眼眶,紧接着用颤抖的声音,向周总理问道:“我女儿她有没有长高?跟我长得像不像?”

“像,跟你长得特别像,跟你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周总理哽咽着说道。

这张照片,被朱德放在自己胸口的口袋里。每当他想念女儿的时候,便会拿出来看看。

可由于照片太小,朱德每次都需要带上老花镜才能够看清。

与此同时,朱敏也正在去往延安的路上。

一路上,她不停在脑海里幻想父亲的样子,以及见到父亲后该跟他说些什么。

1940年11月,朱敏在邓颖超的秘密护送下,顺利到达延安,并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朱德。

这对分别了14年的父女,终于在这一刻团聚。

朱德紧紧将女儿抱在怀里,不停擦拭着女儿脸上的泪水。尽管父女两人没有说一句,但却早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在苏联备受磨难

来到延安后,朱敏亲身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爱意。

尤其是看到那张已经破旧发黄的照片时,朱敏才知道,这么多年来,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

与此同时,朱德也把贺治华出卖我党同志,当了叛徒的事情告诉了朱敏。

原来,贺治华在抛弃朱敏后,便立即和一名外国男人结婚,并在婚后不久回到了上海工作。

然而,贺治华为了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竟然将我党一位重要领导人罗亦农的消息出卖,让我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多名优秀的党员同志牺牲。

14岁的朱敏虽然懂得不多,但也母亲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她没想到母亲竟然为了钱,成为了一名叛徒。

她告诉父亲,自己没有办法原谅一个叛徒,哪怕她是自己的母亲。

在父亲短暂地相聚后,朱敏便再次和父亲分开,和李敏和罗西北等人一块来到了苏联。

1941年1月3日这天,朱敏和罗西北等人告别了自己的父母,坐上了去往苏联的飞机。

朱敏坐在飞机上,流着泪向父亲挥手告别。

看着站在那里的父亲,身影逐渐模糊,朱敏第一次感受到了惆怅甚至是带有恐惧的离别。

等到彻底看不见父亲的身影后,朱敏忍不住哭了出来,她舍不得父亲,她想要父亲多陪陪自己。

世界有哪个父母不想陪伴自己的孩子,朱德也不例外。可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朱德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来到苏联后,朱敏并没有用自己的原名,而是用了父亲给自己取得化名“赤英”。

采用“赤英”这个化名,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也是代表着红色的英雄,也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希望。

来到莫斯科不久后,朱敏便因为水土不服生了一场大病,整个人消瘦了不少。

为了能让朱敏得到更好的治疗,儿童医院将她送到了位于苏联南方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

可没想到的是,朱敏刚刚来到这里,德军的炮火便蔓延到了苏联。

原本,朱德将女儿送往苏联,是希望女儿能安全。但如今,朱敏却又再次陷入了更大的战乱当中。

疗养院中的二十多名孩子,全都被德国法西斯带走,沦为了囚徒。

1943年,朱敏和其他几个孩子被德军押上闷罐火车,送到了德国境内的集中营里。

德军就像是赶牲口一样,将孩子们往火车里赶,直到他们的身体一个贴着一个,无法挪动。

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车厢里充满了孩子的抽泣声和呻吟。

由于车厢里的空气稀薄,朱敏发起了高烧,呼吸也变得非常困难。但她硬是咬着牙,不让德军发现自己生病。

因为一旦让德军知道,他们便会将生病的朱敏丢下火车,任由她自生自灭。

为了能够回到中国,再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朱敏不断地在心中告诉自己,要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

平安回到中国,见到父亲,成为了朱敏唯一的想法,也成为了她在集中营里唯一的精神支柱。

集中营里,朱敏跟其他孩子不仅每天都要干非常繁重的工作,而且还会时不时挨打。

吃饭的时候,也只有一块黑乎乎发霉的面包,咬都咬不动。

由于长时间的劳作,朱敏患上了颈部淋巴结核,脖子变得肿胀,结核块被衣领摩擦得发脓,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好在这个时候,一名德国看守发现了朱敏的情况,将她带到了医疗室进行治疗。

医生在看了一眼朱敏后,便拿起手术刀将她脖子上已经流脓的结核割去。整个过程,没有用任何的麻药。

疼痛感几乎快要让朱敏晕了过去,可她担心自己大喊大叫会被德军拉出去,所以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

德军医生见到朱敏的样子,直接拿起一瓶酒精倒在了朱敏的伤口处,美其名曰消毒。

酒精碰到伤口的那一刻,朱敏感觉像是有无数的刀子往自己身上扎,剧烈的疼痛感让她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而在治疗结束后,朱敏脖子上的溃疡面积更大了,还时常会发高烧。

可就算是这样,朱敏也仍旧没有倒下。

身体上的折磨,尚且可以克服,但心理上的痛苦,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

朱敏曾亲眼目睹了德军杀害手无寸铁的犹太人,她被眼前的惨景所震撼,一度让她陷入了无止境的恐惧和沉默当中。

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份被发现,朱敏选择当一个哑巴,不和别人说一句话。

长期的沉默,几乎快要让她丧失了语言功能。可在朱敏的脑海里,父亲的声音却一直都无法忘怀。

似乎是亲情之间的感应,远在中国的朱德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他拿着那张已经发黄的照片,眼里流出了泪水。

1946年1月30日,在集中营里饱受了多年折磨的朱敏,坐上了飞往莫斯科的飞机。

在飞机上,朱敏看到了父亲3年前给她寄来的信。

信中,朱德向女儿解释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没有打扰苏联政府,才让她受了这么多苦,希望朱敏能够原谅他。

朱敏一字一句地读着信上的内容,泪水早已经将纸张浸湿。

尽管这一刻,父女之间相隔万里,但他们的心却是紧紧连在一起。

苦尽甘来的后半生

朱敏离开集中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父亲身边,而是选择留在苏联学习。

一直到1950年,朱敏趁着大学暑假期间,才再次见到了阔别10年的父亲。

父女两人见面后,先是笑然后再是哭,悲伤和快乐交织在一起,诉说着这对父女之间的思念之情。

3年后,朱敏学成归国,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让身为父亲的朱德很是欣慰。

不久后,朱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已经70岁的朱德当上了外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晚年的朱敏生活得非常幸福,不仅能陪伴在父亲身边,还有自己的丈夫疼爱。

前半生受尽了折磨和苦难的朱敏,终于是苦尽甘来。

在朱敏的晚年生涯当中,她都谨记着父亲对她的教诲,从未有一刻忘记。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朱敏却表示无法原谅,她的出卖导致我党的同志牺牲,这是一件永远无法让朱敏谅解母亲的事情。

2009年4月13日,朱敏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苦难和幸福交织的一生,与自己敬爱的父亲朱德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延安   苏联   母亲   我党   特务   德军   父女   哑巴   姨妈   集中营   晚年   中国   外婆   说道   父亲   女儿   孩子   朱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