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不爱住紫禁城?

故宫是皇帝的住处是人们的共识。但清朝的皇帝很少住紫禁城,一年中仅在圆明园居住时间就长达十个月以上,更别提清朝还有其他的皇家园林了。人们都以为皇帝住在类似圆明园、避暑山庄之类的行宫和园林,是专为避暑,所以夏天才去,甚至连西洋人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把中国颐和园,翻译成夏宫。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固然关于避暑的成分也不少,但其他的原因更多。照清朝家法的规定,宫中一切的动作,都相当的谨严,除特别有作为,威望高的皇帝,其余的的皇帝都过的很受拘束。

故宫

先谈谈他们的饮食。宫中无论皇帝、皇太后、皇后、妃、嫔等等,都是各人吃各人的,各人有各人的厨房,但因为定下规例的菜样太多,不许改,开饭时间太仓促,所以不容易马上做好。例如皇帝太后每人都是一百零八样菜,皇后九十六样,妃嫔依次递减,最少的也要十六样。只以皇帝一人来说,太监说一声传膳,则此一百零八样菜不过几分钟,就得立马全数端上去。这么多菜,不要说现炒,就是由锅里盛到碗里,他时间也不够啊,那怎么办?那时候御膳房里的人就除十几样菜现炒外,其余所有的菜品,都是提前做好,盛于碗内盖起来,在锅里热着。听到一声传膳,便一起动手,把碗里的菜往碗碟子里一倒,就上桌了。这办法快是很快,就是菜会不好吃。

御膳

吃饭的时候,更不自由,永远是自己一个人吃,你要想找个人一起吃饭聊天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宫里的礼节很繁重,有许多的麻烦。例如皇上陪着太后吃一顿饭,刚一就座,皇上就得先叩一个头,敬太后的头一杯酒也得叩一个头,太后赏头一杯酒,也得叩一个头,命吃头一个大菜,又得叩头,吃完了饭,还得谢膳叩头。这还只是随便吃饭,遇到重大节日,那礼节就更多了。如果住在园中就没有那么多规矩,可以随便,因为园林算作“行在”(即皇帝出京住的地方),不用照宫中的排场。皇帝可以随便吃,不用非得一百零八样的那种样板菜,可以随便点几样菜,最要紧的,还能随便叫妃子来陪着吃,不用宫中的繁文缛节,而且还可以可以一边吃一边聊天,这在宫中是万万不许的。

一起用膳

再说睡觉,皇帝照例只能自己一个人睡,如果皇帝想叫哪位妃嫔来陪着睡觉,由敬事房传旨,传该妃子前来,见了皇帝,先行一跪三叩首的礼,然后可以陪皇帝聊天闲坐,到睡觉的时候,要先在另一间屋子里脱衣服用被子裹好,由太监抱至皇帝床上。敬事房在档案上注明,以便妃子怀孕的时候对照。皇后从被窝之上口进去,妃嫔从被窝下口进入,完事后妃子都要被送回自己的住处。如果在园中就随便的多,没那么多规矩,妃子可以陪着皇帝一起睡。

侍寝

再谈谈办公,皇帝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要先看半本《皇实录》,每看完一本再换取一本,如果住园子里,就看自己心情,可以不看。接着就是每天的早朝,由宫中乘肩舆到乾清宫,入座后,身边有一二十个御前侍卫站立,都就绪后,才召见官员,但是前一拨话说完退出之后,离第二拨人来的时间,有一段间隔,皇帝此时有事自然是做事,没事时为了维持威严也要庄庄重重的坐着,时间长了就很累。尤其是跟官员们说话,更费力,坐在高约五尺的台上,官员们跪在下边,说话得大声才行,而官员们对皇上说话,又不敢大声疾呼,所以不但说话费劲,听话也很费劲,而这样的工作,每天早晨,要连续几个钟头。如果在园中,就轻松多了。园中每天上朝都是在便殿,这种殿规模不大,上朝时没有那么多侍卫,可以随便些,而且便殿中没高台,官员们跪的地方与皇帝相隔不过一张桌子,说话听话都省力得多,累的时候还可以歪歪靠靠,不必一定笔直的坐着,政事之外君臣偶尔也可以随便聊天,如果在宫里正殿上朝时,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乾清宫内景高台

总之,在园林中,少了宫中各种祖制规例的约束,一切都可以随意一些,这才是皇帝大致更愿意住在园林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高台   紫禁城   皇帝   妃嫔   妃子   宫中   太后   清朝   官员   园林   随便   说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