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转弯,放下



人生一世,有顺境就有逆境,有巅峰,就有谷底。面对逆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把握好这三把钥匙,人生才能收获一份幸福与坦然。




一、接 受


面对人生的打击,有的人选择怨天尤人,不愿接受现实。有的人却能很快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柳宗元被贬谪柳州,写下“独钓寒江雪”,来表明自己永不妥协的态度。


他不愿接受被贬谪的现实,不愿承认自己政治生涯的终结,终日郁郁寡欢,不久染病去世。


相反,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很快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今日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他在东坡建房,插秧、修渠,安心做一个老农,大夏天把自己晒得黝黑。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反思自己,这些年太执着与功名,以至于忽略了生命本身。


在黄州,他编写歌曲,和老农一起唱歌劳作。帮助当地人改良农具,建立“育儿会”,救助弃婴。


他晚上去城里喝酒听故事,慢慢融入了黄州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是一生,何不看开。


学着接受,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收获一份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二、转 弯


阳光与阴影相伴而生,有的人只能看到阴影,自怨自艾。真正大格局的人,却总能看到背后的阳光。


《易经》常说:否极泰来。


万事万物都在循环之中,当你濒临绝境,轻轻一个转弯,也许就是柳暗花明。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在承天寺驻足,与朋友相聚。褪去了官员的身份,他重新成为一个学者。


在漂泊的大半生中,他陆续完成《易》《书传》《论语说》。


以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与当时王安石提倡的经学,逐渐呈分庭抗礼之势。


而他留下的诗歌、书法、绘画、散文更是不计其数。当无法济世救国,苏轼就回归学人本色。官场失意的苏轼,就这样慢慢成了影响文坛千年的大文豪。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切莫执着。得不到的尽早放手,一条路不通,就换一条。与其苦苦挣扎,不如另寻出路。


遇事别钻牛角尖,该转弯时别执迷,多一种可能,才能多一种精彩。



三、放 下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苏轼被贬到惠州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他觉得惠州,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他精挑细选,用尽心力,为自己建了一座房子。可是一年之后,他就被章惇贬到海南。


海南瘴气遍布,九死一生,他想不通,曾经的好友为何要置自己于死地。那一刻,苏轼心灰意冷。


可是海南归来,面对章家的道歉,他却只有一句“但以往者,但说何意”。


万里归来的苏轼,内心没有仇恨,只有庆幸和感恩。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三个伤心地,当成了自己的勋章。颠沛半生,他都看淡了,也放下了。


有人说: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放下仇恨,才能有快乐。放下名利,才能重获自由。放下沉重的过往,才有未来的新生。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下,才能有所追求。懂得放下,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快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崇道国学(ID:xiuxingyun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儋州   老农   易经   东坡   正大   惠州   人生   海南   逆境   钥匙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