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湘店-盛世是光芒万丈的信仰,红色是永不褪色的赤诚

武平湘店镇

如果说,湘店镇的故事

是刘亚楼将军故居中的峥嵘岁月

是空军主题公园涌动不息的红色文化

是客家母亲河蜿蜒不息的磅礴浩瀚

是古民居、古宗祠的厚重历史背景

那么星海河流,岁月成碑

这些被铭刻在建筑、自然、人文中的历史印记

都是武平湘店镇最为出彩的章节

01.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生活故事

湘店镇地处武平县最北端山间谷地,素有“武平北大门”之称,有闽西客家母亲河之称的汀江穿店下村而过。作为武平县内著名革命老区之一,湘店镇于1929年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苏区供销社、列宁小学等;在当时环境驱动下,湘店镇这块红土地上还孕育了刘亚楼上将、罗斌少将、梁思久司令员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对“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将军和其他扎根湘店镇的革命先烈来说,这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对当代世人来说,这里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值得每个人前来的“空军特色小镇”。

不仅仅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湘店镇还拥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好。

都说山间的风如此轻快,是为了催促我们相遇,湘店镇的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处的青山,一眼望不到头的柏油路两旁,是白墙灰瓦,是充满历史余韵的一抹红。人们操着客家话闲趣家常,在阳光和煦中,流连于乡间稻田的阵阵清香,和街坊邻居猜猜灯谜,琴棋书画;在淅淅沥沥的雨滴敲打窗棂时,享此刻庭院安逸,沏暖茶一壶,慢品时光。

02. 历史是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来湘店镇,在刘亚楼将军故居中穿越往昔硝烟年代;流连于空军主题公园中,望那气势不凡的直升飞机模型,瞻仰刘亚楼将军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踏上闽西客家建筑屋桥,探寻古韵悠扬的客家古村落之旅。

「刘亚楼将军故居」

“藜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

刘亚楼将军故居位于湘店镇湘洋村,始建于清代,主体建筑由大厅、门楼、照壁、侧房、门坪、半月形池塘等组成。

从外观看去,刘亚楼将军故居整体以青瓦白墙,砖木结构搭建为主,没有过多的建筑修饰,这素净典雅的气质就像刘亚楼将军一样不凡。每至夏季,故居外的一池荷花盛放得动人明媚,为故居增添了更多静谧且生动的美感。

出身于湘店镇的刘亚楼将军,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取得光辉战绩;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参与指挥解放东北的几次重大战役,指挥东北野战军一部解放天津。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将军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任空军司令员,成立中国首支航空兵部队......关于刘亚楼将军的一生,关于他为革命事业敢打敢拼的初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如今,这里是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是人们缅怀将军,追忆革命岁月的红色教育基地。故居之中,刘亚楼将军的照片在厅堂之上尤显肃穆,虽是桌椅陈旧,门窗木梯斑驳,但故居中却十分整洁有序,每一位前来瞻仰的人们,都在游走故居之中追忆将军的往昔光辉事迹。

「空军主题公园」

公园广场之上,由刘亚楼将军夫人翟云英亲自题写“空军主题公园”纪念石碑颇为遒劲有力。伫立着的战机模型就像猛龙一般,捍卫着祖国的领空,蓄势待发,英勇无畏!

走进空军主题公园,在将军长廊追溯属于刘亚楼将军的光辉岁月,在武平县亚楼红色教育中心传承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在文化长廊见证中国空军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强大实力......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的强大有目共睹,百姓安居乐业,阖家欢乐是历代革命烈士们的最终追求。刘亚楼将军故居、空军主题公园等这些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文化宝地,是湘店镇历历在目的光辉历史,是人民心中永怀敬畏之心的圣地。

「湘洋闽西客家建筑屋桥」

在湘店镇,如果你见到这样一座在桥体上盖建长廊、屋、亭,以形成具有廊屋特殊形式的桥梁,便可称其为“屋桥”。不过屋桥是闽西客家地区的叫法,其也被称作“廊桥、风水桥、阴桥、厝桥、风雨桥、福桥、花桥”等。

对于客家人而言,通常在村尾的出水口上建造屋桥,有把风水留住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屋桥既是连接小溪两岸的通道,又是为行人遮阳避雨,歇脚小憩的驿站。人们在屋桥上消磨时光,老人端坐闲憩,孩童们嬉笑打闹,恋人在此互许真心......屋桥上的每帧画面,呈现着的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常态。

右滑查看更多

*图片顺序参考下方建筑名称

不仅如此,湘店镇还有祥丰店古民居、罗斌将军故居、刘克谟故居、刘氏宗祠等地,值得你们前去沉浸式地游走一回,在古建筑中窥见时代印记,探寻历史风采。

03. 祈愿是代代相传的温柔初心

“打醮”

在湘店镇流传着一个称之为“打醮”的特色客家风俗,以定期开展的祭祀活动祈祷新一年平安顺遂,五谷丰登。

每个时间段的“打醮”祭祀活动的蕴意会根据当下时节的物产变化而不尽相同,比如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的“春醮”是为蕴意四季平安;而四月半稻田和果蔬正值耕种之时,则会有蕴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保苗醮”;七月十四是稻田丰收之际,故有“七月醮”庆丰收的蕴意;而十月以后的被称为“冬醮”,也称“还愿醮”,感恩这一年来安居乐业、丰收硕果,同时也带着对新一年的展望。

“打糍粑”

每到立秋节气时,许多武平家庭都会用上等的好糯米,做一顿美味可口的糍粑来过秋,为庆祝已结束的夏收夏种农活,也以糯米清新润肺的功效来滋养身心。

打糍粑的过程并不似看上去的简单,需先将选精良的糯米淘沙洗净,放清水里浸泡数小时,在饭甑里蒸熟后趁热放进石臼里。这时,人们一般会选择让有经验且力气相对大的男人来对糯米进行有节奏性地捶打与翻糅,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体力活,也是一门技术活,讲究下捶时的快、准、稳、狠,这样打出来的糯米才均匀、弹滑有韧性。

将糯米舂到粘稠如泥状的糍粑之时,就可以将其截成一个个小团,蘸上些芝麻、蜜糖及酥花生粉、红糖等便可食用。经过一番匠心制作的糍粑,入口软糯鲜香,爽滑甜蜜,是武平当地极为风靡的经典小食。

无论是民俗风情,地道小吃还是红色景致,湘店镇都以它独有的姿态向来客展示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秋去冬渐来,寒风越加凌厉

来湘店镇,去寻一段

让你感到温暖的红色历史吧

来源:厦旅武平文旅

综合编辑:文旅龙岩

欢迎投稿

whly0597@126.com

0597-33053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武平县   红色   糍粑   光芒万丈   赤诚   主题公园   糯米   客家   故居   空军   盛世   将军   历史   武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