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喜欢的事做好

剑客芳 三剑客


三剑客 题图大唐


一年一度的记者节。

惯例致敬。致事业、致前辈、致同行者!

我也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些美丽的文字,配以美丽的图片。很多媒体推送中,不乏鲜亮又稚嫩的面庞,他们背着相机,身姿挺拔,眼神清澈。

聊天群里,老朋友们说着各自的观点,那些好看又好听的东西,去粗取精,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历经多年军事宣传的人来说,形式早已被岁月磨砺得只剩下本质。

任何事业,只要用心投入、施以热爱,坚持够久,一定能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真谛。

比如说,写稿子。

年少读书时,语文课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主要是“懒得誊抄”,认为那样做极其浪费时间。

也不屑于修改,因为觉得“太麻烦”。

为此语文老师没少批评我。

虽然偶有一些小作在课堂上被念出来当“范文”,但末了总被补充“要是能再改改就更好了”之类的惋惜与暗示。

现在想来,彼时大概是有那么些与实力并不相匹配的“骄傲”在。

就这么一路读到军校。一入校就听闻了校报,接着是“写作组”,与“教歌组”“板报组”“摄影组”等一同,构成军校第二课堂的丰富内容,娱乐了那时的青涩时光。

“下面通报上周用稿情况……学员××队某某,发稿×篇”

看电影前,各队的发稿情况会被投影在幕布上,泛黄的底色,跳跃的数字,激动的心情。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那些片段、回忆,同学间的调侃、嬉笑、善意的批评与真挚的交流。

无比怀念。

青春总是连着梦想,连着热血,连着你心中真正的渴望。

写字的动力,于大多数人而言,最初都是来自于倾诉的欲望。多愁善感也好,有感而发也罢,勤于练习也行,总之凡是有生命力的作品,都需源自于内心最宝贵的“想要表达”。

喜欢,才会想要。

后来工作了,写东西一边是源于“成绩”的需要,一边是源于“自我”的探索。我努力想要在两者间达到一种尽可能自然的统一。

纸媒的渐渐衰落与新媒体的兴起,到融媒体、全媒体,名称眼花缭乱,玩法日新月异。

我却觉得,能打动自己的,仍旧是那些“真实”。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喜怒哀乐,所有这些与作为一个人最息息相关又无法回避的内容,是我们写作最“牢靠”的营养。那些黄昏落日、白云蓝天、花草树木,它们一旦化作人的情感的一部分,被你揉进笔端。在那一刻,文字便活了。

我们终归追求的,还是最质朴的本真,天然去雕饰的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欲罢不能;因为喜欢,所以孜孜以求。

生命之舟行至半途,所见风景已成过眼云烟。中年你我,对于名利、仕途的追求,到一定程度,即可淡然已对。而身后的孩子、父母、家庭,才是必须承担的依托。正如他们也托起你。

有时我想,写作的习惯的最初目的性,似乎正在慢慢褪去,而日益滑向一种“为自己而作”的轨道,为自己的心声而写,为社会的正义而写,为胸中的热情而写,为我们所处的现实而写。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无论你眼见多少肮脏不堪,多少义愤填膺,多少花团锦簇,多少花样绚烂,你用文字所能表达的,都无法是它的全部。你只能尽量去真实地描述、记录,带上你自己的评判,去谦虚地表达。

有认同和赞赏固然不错,但或许更多时候,我们仍是孤独的。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孤独,一种在孤独状态下才有可能触及巅峰的快乐。

愿文字陪你。予你以温暖的慰藉。

愿你一生,能热爱你正在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青涩   去粗取精   喜欢   军校   连着   最初   批评   孤独   文字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