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靠谱吗?为什么它不是电动车界的苹果

最近看了很多特斯拉为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辩护的说辞,尤其是之前那个AI总监Andrej Karpathy的。

成本太高?

开头一大段,就狂在那儿扯雷达的成本,他们是不知道中国制造的能力吗?只要订单够,不依赖稀有资源,啥玩意儿不给你干成白菜价啊?

其实你开头说成本你就输了,一个技术在早期,你优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那就是根本的逻辑失误。

照这个逻辑,你就一开始不该造电动车,那成本多高啊,只能造跑车这种品类,卖给少数有钱人当玩具。

世界是为视觉设计的?

扯完了成本,就开始扯“这个世界是为人眼设计的”,一个理工男竟然说出这么一句唯心的话,我也是吃了一惊。

这个世界没有单独为谁设计,它就是这样存在的,狗用嗅觉、蝙蝠用超声波、海豚用声呐,你能说这个世界是为狗的鼻子、蝙蝠和海豚的耳朵设计的吗?

相反,人类自己得为了适应世界的存在不断调整自己,而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在生物进化之外,找到了另外一种途径去调整提升自己,那就得不断地基于自然规律去发明工具。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工具,理论基础也是大脑神经系统的运作方式。

人用视觉就能开好车?

接着,纯视觉派的话术还有“人类靠视觉就能开好车,所以只需要纯视觉方案”,这就是在扯淡了,人靠视觉开好了车吗?那么多车祸哪里来的啊?你这辈子眼神一直那么好,从来没看错过啥事儿?你搞纯视觉方案,本质就是个人脑人眼的低端仿制货,人脑人眼我们都信不过,我们还信你这个?

我知道有人要拿数据说话,说什么FSD跑了多少公里,期间出现事故的概率比人开要低多少。很简单,你这玩意跑的那些公里,相比真实世界的需求,量级根本就不够看,还得继续跑。这个跟工业制造一样,想达到同样一个良品率,大规模制造和小批量制造的难度不是一个级别。更何况很多用户跑FSD的时候也心虚,只敢在高速公路巡航这种低难度场景下用。

所以FSD的事故概率数据没啥参考价值,就是马斯克的公关话术。特斯拉也很谨慎,推送的时候都叫FSD beta,测试版,也不是每辆车都能跑,会基于驾驶员的驾驶记录打安全分,分数够了才给他用。这件事儿最离谱的是,客户得自己花1万刀买FSD,才能参与这个测试,相当于自己花钱给人当小白鼠,马斯克的洗脑能力....

雷达让模型更复杂?

到最后,Andrej Karpathy才说出了关键的因素:“其他传感器只会带来噪音,让人分心,是增熵,加大模型的复杂度”,看到这里我就笑了。你要知道Andrej 在2017年6月才来掌管特斯拉的智能驾驶团队,那半年特斯拉相关的高管和高级工程师接连辞职,Andrej这是来当救火队员了。拿着原有的框架迭了几代后,实在无法更进一步了,20年选择了重构底层代码,并开始甩掉雷达。这有点改屎山代码改不下去了,只有推倒重来的感觉。

我这里不是说他重构有啥问题,咱这个咖位的也不敢评价Andrej这种大佬的水平。我只是单纯从常识、从基本逻辑上,觉得他这个表述有点问题。

他只说明了,新增雷达这种传感器带来的挑战,使事情更复杂了,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种挑战是无法被克服的。难道就没有办法来降低雷达的噪音,更精确更高效的将雷达信息整合进视觉处理模型中吗?同时,他又完全不谈雷达的好处,那就是实实在在的能测距,避免视觉上的误判,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冗余。

我觉得这点安全冗余非常重要,你一个替代人类司机的方案,必须要从基础理论上,相比人类司机有着更高的安全性。你说我的视觉模型已经练得跟10年老司机一个水平了,那也没法说服公众买单,公众反而会想,难道10年老司机就不失误吗?那毕竟也是人啊!但你说我有雷达精确测距,这玩意儿人不可能有啊。

所以特斯拉选择纯视觉,有点机械执行“第一性原理”的感觉,为了简化而简化了。我看中国厂家搞自动驾驶的,并都没有盲从特斯拉的路线,基本上都保留了各型雷达,当然,有人说那是中国厂商技术水平不够。

呵呵,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是一场长跑,咱别急,美国、特斯拉有一些领先,但相比这个总里程来讲,微足不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是中国第一次和西方站在同一个起跑线(没有代差)上竞争,我认为我们最终会取得胜利。

当然,纯视觉方案是否合理是一个很纯粹的技术问题,可能是我相关资料看少了,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最好贴出那种技术人员的访谈。

特斯拉和苹果的不同

最后来聊聊特斯拉和苹果的区别,以及我对特斯拉前景的看法。

特斯拉肯定不是电动车界的苹果。乔布斯治下的苹果,它的底层逻辑是为用户打造好看好用的产品。而特斯拉,只不过是马斯克满足自己“拓展人类文明”野心的一个工具,所以特斯拉会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教育用户。

别人车厂紧急降价,刚提车的人骂,车厂就沉默不回应,有得甚至还会给点券和积分安慰一下。特斯拉降价,马斯克说,感谢早期车主为“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做出贡献。

还有那个单踏板模式,和一些车祸有关联性,根本原因是特斯拉在后期取消了用户能调节动能回收强度的选项。单踏板习惯了,有时候该踩刹车了,一慌张还是踩在了电门上。特斯拉逻辑很简单,单踏板开起来舒服又节能,这是电车的优势,为什么你不用?不用我就逼着你用。司机不熟练以及那万分之一的紧急情况所带来的风险,在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之间,特斯拉肯定选技术进步,这是它的底层企业文化。所以特斯拉中国区女公关才说“我们要加强教育用户”。

说到中国区,那就不得不提那稀烂的地图导航,完全没做好本土化,到现在我还看好多特斯拉车主拿手机导航。21年,中国区销量在特斯拉总销量的占比超过30%,导航这种核心车机功能都不做好本土化,这不是一家尊重客户的公司。

同样的逻辑也在仪表盘上。没仪表盘,我真是惊呆了,特粉们各种洗,又把“第一性原理”搬出来。当然,一句话就把他们噎死,Model S和X咋就有呢?其实就是成本,但你降了成本,价格也没便宜多少啊,那么高的毛利润。而且拿取消仪表盘降成本,我也是服了,考虑一下用户便捷性和安全性啊。或者你就把挡风玻璃上的HUD开发出来,这玩意中国厂商都做出来,你做不出来?

马应龙还是太忙了,好几家公司,还得泡妞、参政、炒币、刷推特、出席各种活动。还研发HUD呢,都这么多年了,还只有两款车量产。

所以我说特斯拉不会是苹果,你看07年乔布斯推出iPhone之后的时间,那推新产品的节奏,不断地打磨产品,完善生态,提升市占率,一下就把苹果的护城河给挖出来了,中国的手机厂只有跟随。

你看现在这个阶段,2022年11月,在中国车厂的围追堵截下,特斯拉都得靠大幅降价来保订单了。

不谈中国车厂的竞争,马斯克本人由于野心太大,那必然就爱掺和政治,所以政治风险这算是特斯拉的一个隐患(SpaceX不会受影响,它跟美国军工体系牵连太多,没了马斯克照样一堆人保它,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最近,他收购了推特,并正式要和拜登这些老白左开干,公开站队共和党,结果共和党中期选举不如预期。美国政治水太深,太难评论,但作为一个投资者,肯定是希望企业是乔布斯这样样低调专注的人把舵的。闷声发大财不香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特斯拉   视觉   苹果   方案   电动车   中国   逻辑   司机   人类   成本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