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蛋炒饭说起

导读

蛋炒饭,是上海家庭普通而又美味的饭食。在过去物资匮乏年代,蛋炒饭这种有营养,又当饭又当菜的食物在上海属于小乐惠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蛋炒饭的故事。


偶遇70届

前一阵,和表弟小舟去浦东某个古镇玩玩。


刚兜了一会,表弟接了个电话,有个女网友约他见面。表弟接了电话就鲜格格的坐16号线走了。


我单独逛了起来,因为工作日关系,古镇的人不是很多。之前也来过这个古镇,过节时候人山人海的,还要拉起警戒线,人多了不给进去。


路过一座桥的时候,一个老人笑嘻嘻的和我打招呼,问能不能帮他拍张照片。


我为老人家拍照片后,我说:这座桥以前人很多,挤都挤不上去,这两天清净点,适合来兜兜看。


老人说:是呀,这几天的天气不错,人也少,我就来兜兜了,过几天要走了。


我说:老爷叔,听你口音也是上海人,你要离开上海了?


他说:我在外地生活,这几天过节,我到上海看看儿子。


我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住在外地还不忘来看看小孩。


他笑着说:长的再大,在我眼里也是小朋友,我放心不下的。


之后我们边走边聊,老爷叔要去吃景区里的饭店,我急忙拉走他,告诉他这里面饭店大灵不灵的,又贵又不好吃,在古镇外的马路上,有很多小饭店味道不错,价格实惠。


老爷叔听我这么说,就很高兴的和我走了。


从交谈着得知,老爷叔是70届,今年快70岁了。以前在外地当知青,后来回过上海,现在常住外地的城市,偶尔回上海看一看儿子。


一碗蛋炒饭

我们走到小饭店,坐下后,我点了两个炒菜一碗白米饭,还有一碗番茄蛋汤。


老知青只点了一份蛋炒饭,其他什么都没要。


菜上来后 ,我说:老爷叔,你也盛一碗汤,干吃蛋炒饭嘴巴老干的。


他说:那太不好意思了。


我说:这客气什么,那么大一碗汤我又喝不完,还有这些菜,你也夹两筷子,大家一起吃吃。


他对我表示感谢,汤盛了一碗,菜倒是没吃。


吃了一会蛋炒饭,老知青老泪纵横,仿佛有什么伤心事。


我问:老爷叔,你怎么了?


他说:这个味道很香以前上海蛋炒饭,勾起了我的往事。


我说:能和我说说吗?


老知青说:好啊,这件事情在我心头很多年了,是时候说出来了。


老知青的故事

老知青是70届的,那时候上海人学校毕业后,基本都有分配的,但不是去农场工作,就是插队落户,非常的苦。


知青选择去外地一个小地方,想在那边重新开始。家里人是不同意,特别是知青的老父亲,觉得孩子一个人去外地,非常的不放心。


但知青自己却有不同想法,如果不去赖在家里,将来工作怎么办?当时人很看中工作,不像现在那么自由职业。


还有一点,知青还有弟弟妹妹,自己不去的话,怕影响弟弟妹妹,以后说不定就让他们去了。


知青是打定主意,去外地插队落户了。老父亲劝说半天,见儿子铁了心走,就只能默默同意了。


临走前,老父亲特意做了一碗蛋炒饭给知青吃。


知青一边吃,一边思绪万千,于是哭出来了。


老父亲安慰他,让他勇敢一些,既然选择这条路,就走下去。


知青这一走,就是好多年,以至于老父亲去世了,知青都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据说老父亲临终之际,就是放心不下这个插队落户的儿子,希望家里人要好好帮助这个 儿子。


谈到这里,老知青哭着说:每次吃到上海蛋炒饭,就想到阿拉爸爸了,他虽然话语不多,但对我的爱,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我想爸爸了!


我听后也感慨万千,时代洪流下,个人是如此渺小,又如此的哀鸣。


房产动迁

虽然老父亲临终托付妻子、儿女多照顾知青儿子,但从后来结果看,他们有负所托。


老知青在80年代回到上海,但因为种种原因,户口问题没有解决。而老知青的弟弟妹妹,对老知青回来非常茫然,长时间的异地生活,让兄弟姐妹的感情冷淡了很多,在迁户口这件事情上,他们并没有给予应该的帮助。


因为户口问题,老知青 和自己母亲,以及弟弟妹妹谈过很多次。这时候老知青已经在外地离婚了,有一个儿子,急需要在上海上户口和读书,但家里人就是不给他落户,让老知青急死了。


最后是同意他落户,但必须保证,不会侵吞石库门老房子的利益。老知青无奈,只能和弟弟妹妹写下协议,然后签名画押。


后来经过动迁,弟弟拿了2套松江区动迁房,妹妹拿来了1套市区动迁房。老知青和母亲拿到1套惠南镇动迁房,而作为交换,老知青必须照顾母亲,这样才能得到动迁房。对于这样方案,老知青无奈的接受,而老知青母亲,也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做。


离开上海

过了几年,老母亲去世了,之后老知青和弟弟妹妹几乎就没有任何来往。


上海已经没什么人需要他牵挂了,他儿子也大了,于是他把房子让了出来,让儿子结婚用。


自己则带着行李,回到了那个他付出青春、付出泪水、付出了一切的地方。


那座城市虽然过去属于落后的地区,但近年来发展也很快,有了新建的新城区,也有了高速公路、高铁、各种配套设施。


老知青在当地买了一套老房子,价格不贵,又处于闹市区,生活便利,平时一个人开着车,到乡下看看风景,钓钓鱼,四处兜兜,非常的惬意。


偶尔回上海看看

现在,老知青偶尔回上海,一方面看看儿子,一方面看看上海的风景。尽管他已经不住在上海了,但上海是他的根,他还是会想起自己在上海的记忆。


吃完饭,我们一起逛了一圈古镇。


他买了不少食物、小商品,要带给外地的朋友。


我说:老爷叔,你的外地朋友不少嘛。


他说:相比于上海的亲戚,外地的朋友相处起来更融洽。


我说:是呀,朋友有时候,真的比亲戚好太多太多了。


他点点头,然后我们一起逛了起来。


到了傍晚,我和老爷叔一起到了停车场。


我开车把他送到了16号线,他要坐16号线去惠南的儿子家。


把他送到地铁站门口,他说:小弟,谢谢你今天陪我,我老悟心的。


我说:不客气,老爷叔是上海人的骄傲,为上海、为国家都做了那么多贡献,我送送你是应该的。


他说:下次来我们那玩,我带你去爬山,我们那去黄山很近的!


我说:好啊,下次我去那边旅游,我就去找你。

老爷叔和我挥挥手,然后走上自动扶梯,慢慢地进入了地铁站。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蛋炒饭   插队落户   知青   老爷   古镇   上海   外地   弟弟   儿子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