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碳达峰还需时日,新能源汽车制造还是不够完善

说起“碳达峰”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吧,的确,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诞生就和“碳减”是完全没有办法分离开的。因为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加,以及国家“双碳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以飞快的成长速度来到了大家的视野中,但是,即使是它目前发展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对于它的第一个目标“碳达峰”却还是需要努努力。短期内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碳达峰是需要全产业一同努力的

首先,碳达峰的实现需要的是全产业的努力,并非一个车企或者部分车企。虽然现在我国很多的车企都已经宣布了停产燃油汽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想要达到碳达峰还是需要在好好努力的。


因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的,互帮互助的。如果只有部分的车企在努力,在向前向新能源发力是远远不够的。其次,目前我国还是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动力、智能、芯片、算法、材料等,底层核心技术的推进,需要中国车企加快推进节奏。


汲取全球化的养分的同时,在当下的全球变局下,核心技术需要做到不被“卡脖子”。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很好地进行汽车的制造。当制造汽车的核心技术得到提升也就不怕目标的遥远了。


现在却因为电力结构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单单地从碳排放量上占据优势。但是当未来电力结构逐渐的变化,逐渐走向清洁化。那么,行业的“双碳”的进程将会落后,整个进度会直接大打折扣。


到那时谭达峰便更加的难以实现。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占比极大,电动汽车对于“双碳”目标总体进程来说十分重要。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开表示,中国汽油消费已达峰,乘用车碳达峰基本实现。


二、中国汽油消费已达峰,乘用车碳达峰基本实现。

据了解,中国汽油消费自2018年达到12644万吨以来,便一直呈现着高位的变化和波动。2020年跌至11620万吨,2021年汽油消费低于2019年和2018年2%-3%,2022年1-8月较2021年同期下降6.4%。根据燃油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和新能源增长态势看,国内汽油消费已经达到峰值。


也就是乘用车碳达峰已经实现。虽然乘用车为代表的汽车行业碳排量有降低,但是实现碳达峰还需再努力。目前,众多车企已经主动实施“双碳”。据了解,去年6月,长城汽车宣布将在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


成为国内首个公开确定碳中和时间表的车企。比亚迪在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成为全球首个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


我认为,碳达峰的实现需要的是整个车企,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余年,不能说发展得不好,但是对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新能源   时日   燃油   中国   汽油   汽车行业   进程   目标   努力   电力   结构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