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果在漳州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晶果在漳州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婉莉等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N02010359)

黄晶果(Pouteria caimito radlk),又名黄星苹果、加蜜蛋黄果、黄金果,山榄科胶木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于亚马逊河上游,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脉东麓,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多巴哥以及巴西均有种植。近年来是由台湾从新加坡、菲律宾和夏威夷等地引进并选育而成的新兴水果品种,目前我国黄晶果主要分布台湾、海南等地。

黄晶果果实口感柔软多汁,有奶脂糖果香味,入口有清凉感 。其果肉营养丰富,每 100 g 果肉含热量 588 KJ,蛋白质 10 g,脂肪 0.4 g,碳水化合物 36.6 g,纤维 0.9 g,钙 22 mg,磷 41 mg,铁 1 mg,Vit A 0.13 mg,Vit B1 0.02 mg,Vit B2 0.02 mg,Vit C 49 mg 。同时,黄晶果具有药用价值,其果肉在巴西等地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乳汁具有驱虫、止泻和抗菌功效 ;果实中含有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神经药理活性和抗癌细胞生物活性 ;叶片提取物具有 α- 葡萄糖苷酶、α- 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以及抗氧化活性,对防治糖尿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黄晶果还是材质很好的高级用材,在巴西等南美国家常被用于制作乐器、工艺品、装饰材和家具等 。黄晶果目前网上售价高达60~100元·kg -1 ,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2015 年引进黄晶果,通过 6 a 的栽培试种,植株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果,农艺性状优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种植。

1 引种地概况

黄晶果于 2015 年从台湾引种 , 在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资源圃内种植,面积为 1.0 hm 2 ,北纬 24°32’47”,东经 117°41’49”,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 21℃左右。无霜期 330 d以上,年日照 2 000~2 300 h,年积温 7 701.5℃。年降雨量1 000~1 700 mm。前茬作物为水稻,耕地,砂壤土,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土壤有机质2.06%、pH值6.93、碱解氮 90.70 mg·kg -1 、速效磷 50.99 mg·kg -1 、速效钾 85.41 mg·kg -1 、有效钠 80.95 mg·kg -1 、有效钙 1 402.27 mg·kg -1 、有效镁 123.64 mg·kg -1 、有效锌 2.58 mg·kg -1 、有效铁 97. 43 mg·kg -1 。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2.1.1 枝叶特征

植株树形半开张,树势中等偏强,枝条柔软且有一定的韧性。老熟枝条呈灰褐色,表皮较粗糙,新梢呈绿色圆柱形;叶互生,单叶簇生枝端,叶片有光泽呈绿色,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叶尖锐尖,叶基部楔形,平均长16.5 cm、宽3.4 cm,叶脉清晰,横出平行脉。

2.1.2 花果特征

花由新梢或 1 a 生枝梢叶腋处抽出,主干和多年生老熟枝条也有少量花着生,单生或数朵丛生,成熟花长 8.18 mm、直径 3.77 mm,花柱长 4.52 mm。

完全花的花柄呈圆柱形、绿色;花托呈圆平形,上面着生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花萼 4-5 片,基部粘连,呈绿色;花瓣 4~5 片,呈覆瓦片状,基部稍粘连;雄蕊 4~5 枚,着生于花瓣基部,由花丝和花药组成;雌蕊位于雄蕊群中央,由子房、花柱、柱头构成。

幼果呈深绿色,表面微具茸毛,有涩味;成熟时果皮光滑革质,呈金黄色。果实圆形或卵圆形,果顶平整或微尖,革质厚约 5.0 mm,果皮及果肉均富含白色胶状乳汁,果肉乳白色半透明似果冻。种子 1~3 粒,单粒重 4.5~7.2 g,长 3.2~4.2 cm,长圆形疤痕侧生,黑褐色或深褐色,外有胶质物。

2.2 物候期

在福建漳州,黄晶果一般于 2 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连续 10 d 15℃以上)顶芽开始萌动,外观由棕色微现出新绿色,2 月下旬到 3 月上旬芽体伸长明显并呈绿色,随之展叶和抽发春梢;3 月下旬老熟枝条叶腋间的芽开始萌动,叶柄与茎的节点处皮层略显嫩绿色。花期一般在 4~5 月份,4 月上旬始花,始花期 3~4 d,盛花期 2~3 d,谢花期后花瓣回拢,花朵干扁。果实发育期 70~80 d,于7~8 月份成熟。

2.3 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长势较强旺,分枝能力强。花为两性花,可自花授粉,亦可异花授粉,花芽分化对温度无特异性要求,开花时间在傍晚时分,开花时有特殊香味。2 a 生植株主干直径可达 2.23 cm、株高 1.58 m、冠径 1.20 m;株行距按照 4.0 m×4.0 m 定植的果园,3 年可封行,株产量可达 7.3 kg。

2.4 果实经济性状

成熟果实圆形或卵圆形,果皮光滑革质,果面明亮、呈金黄色,色差 L* 为 72.54,色差 a* 为0.15,色差 b* 为 62.58。果实横径 78.60 mm、纵径63.11 mm,平均单果质量 258.45 g,最大达 500 g。果肉乳白色半透明似果冻,有胶质粘液,口感柔软多汁,味甜具有芳香味,营养丰富,含果胶、氨基酸、维生素、铁、锌、钙等。可食率 58.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7.47%,总糖含量 16.48%,总酸含量0.62%,Vit C 0.40%,钙含量 1.08%,原果胶 0.76%。

2.5 适应性和抗逆性

2016 年定植黄晶果幼苗 200 株,成活率 95%以上,植株长势良好。耐寒性一般,遇 10℃以下霜害天气,叶片易受寒害而黄化枯萎进而脱落;0℃以下冻害天气,树冠受冻,枝梢干枯,严重时植株冻死;应选择最低月平均气温 10℃以上的地区种植。耐干旱,不耐积水,长时间雨水浸泡会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甚至造成根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在漳州地区利用设施栽培更有利于黄晶果植株生长。设施栽培 3 a 生植株达 3.00 m、冠幅3.10 m,病害较少,无需套袋。而露天栽培 3 a 生植株高 2.40 m、冠幅 1.80 m。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定植

定植前半个月,每 667 m 2 用石灰 50 kg 进行杀虫消毒,平整土地,挖沟排水,按规格为50 cm×50 cm×80 cm 进行挖穴定植,株行距 4 m×4 m,每 667 m 2 约种 40 株,每穴均匀施入基肥。定植时小心解开育苗袋,尽量保持根部土壤的完整性,将苗木扶正放入穴中,压实,回填 20 cm 表土,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3.2 肥水管理

施肥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黄晶果属乔木,树体相对高大,前期植株生长快,需肥量大,基肥每 667 m 2 施农家肥(干鸡屎)约 400 kg、蘑菇土 200 kg 和复合肥 20 kg,确保植株健壮生长。此外分阶段适当追肥。追肥时,幼龄树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选在 2 月、6 月和 11 月,每穴施尿素 0.1 kg,以促进树体生长和培养合理树冠。现蕾后用 0.5% 磷酸二氢钾、0.1% 硼砂和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叶绿素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改善品质。果实发育期可适当追加钾肥,每 667 m 2 施硫酸钾复合肥 10 kg。果实采收后,开沟追施有机肥一次,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确保结果母枝累积足够养分。

黄晶果不耐积水,较耐干旱。花果期对水分要求更严格,长时间雨水浸泡或干旱会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造成植株死亡。旱季一般 1 w 浇 1 次水,且在表土发白后再浇水,以保持根部土壤湿润。

3.3 整形修剪

定植后 2 a 内一般以培养树体为主,仅适度剪除徒长枝使植株矮化即可,避免遭受风害而使枝条断裂。同时为了使树形开张,宜适当摘心,促进分枝,并适当拉开主枝,控制株高在 2.0~2.5 m以内,以方便采收和管理。实生苗一般在定植后2~3 a 开始开花结果,结果树在果实采收后按上重下轻、内重外轻、弱树轻剪、旺树重剪等原则进行修剪,以控制树体高度和结果枝条数量。

黄晶果极易成花,花小量多,为避免过多消耗养分,需疏花处理。摘除紧挨的、长势较差的花,每结果枝留 8~10 朵花。疏果是疏花的补充,在幼果期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和小果,每枝保留3~5 个果,以提高果实商品性。黄晶果花为两性花,非恶劣天气一般不需要辅助授粉。

3.4 病虫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果蝇、蚜虫和介壳虫等,主要为害嫩叶、花和果实,要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定植前土壤经过日晒杀菌等处理可降低病虫基数;利用害虫对颜色和气味的趋向性,采用黄板诱杀、性激素诱杀或驱避害虫等进行物理防治;采取铲除田间及周边的杂草,保持好卫生和通风条件,及时摘除老叶和去除烂果、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等农艺防治措施;果蝇可用性信息诱捕器进行防治。此外,套袋或网室栽培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应在坐果后 3 w,果实直径约 3 cm 时套上白色纸袋或塑料袋 + 保护网进行物理防治。采用白色纸袋套袋,夏季可避免日灼,果实外观佳。病虫害严重时可交替喷施氯氰菊酯杀虫剂 3 000 倍液、或艾绿士1 500 倍液、或虫拜拜 1 500 倍液、或阿维菌素等低毒高效农药,且须符合用药安全间隔期。

3.5 采收与贮藏

果实最适采收期是在果色由亮绿色转为浅黄且近果梗处微绿时。太早采收果皮切口乳汁多,可食部位少,且易黏口有涩味。夏果若留至果面均为金黄色才采收,虽外观无异,但果肉易过熟而褐化呈水渍状,失去商品价值,应在果面约 2/3转黄时采收;而冬果宜在果面全转黄时采收。果实主供鲜食,黄熟后果肉呈果冻般的半透明胶质状,味甜美,果肉柔软 Q 滑,因果肉易受氧化而成褐色,剖开后应尽快食用。

黄晶果较不耐贮藏,室温下一般只有 3~6 d的贮藏期。黄晶果不适应长期低温贮存 ,5~7.5℃果皮易受冷害影响,贮藏 7 d 后过熟;贮藏 14 d 后果皮的色差 L* 值从 72.0 急剧下降到 64.9,果皮和果肉显示出更多的过熟现象。在10.0~12.5℃的低温环境中的黄晶果贮藏 2 w,还能保持较好的品质,因此,10.0~12.5℃是黄晶果适宜的贮藏温度。

春蜜黄晶果黄金果嫁接苗 ¥16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雄蕊   基肥   漳州   追肥   基部   植株   果肉   果皮   长势   枝条   栽培技术   色差   花期   圆形   土壤   果实   要点   生长   黄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