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绣:13岁嫁溥仪,22岁诉讼离婚,后嫁清洁工,一生悲惨

1909年冬天,在北平安定门大街方家胡同里,诞生了一名女婴。这名女婴是额尔德特•端恭的妻子蒋氏所生。

蒋氏是端恭的第二任妻子,第一任是博尔济吉特氏,只留下一个外号“黑大姐”的女儿,便因病早逝。

端恭后又娶了蒋氏,一直盼望着能有儿子,见蒋氏所生是女婴后,失落地叹息道:“又是个丫头,真是家门不幸啊!”

然而端恭想不到的是,这个令他嫌弃的女婴,长大后竟被皇帝溥仪选中,成为皇妃!

皇妃文绣

虽然端恭惆怅满怀,但是蒋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白白胖胖,很是喜欢,还给她娶了乳名“大秀”。

文绣的童年

几个月后,端恭见大秀长得越发可爱,毕竟是自己的骨肉,也渐渐开始喜欢这个女儿了,并给女儿取了个大号“蕙心”。


不久,蒋氏再次怀孕,端恭满怀期待地希望这次是个男孩,结果希望再次落空,蒋氏又生下了个女儿。端恭非常抑郁,不久便驾鹤西去了。


端恭是内务府的一名主事小差使,生前居住的方家胡同是端恭的父亲锡珍留下的房产,锡珍曾任清朝吏部尚书,有六个儿子,端恭是长子。六个儿子中只有五子华堪职场得意,和父亲锡珍一样,官至吏部尚书。


除了端恭和华堪,其他的儿子都是大笔挥霍,尽情享乐,锡珍留下的大量房产和存款等很快被消耗殆尽,最后不得不卖房分家。


蒋氏作为长房,分得的只有一些家具和一点现金,带着这些仅可勉强度日的财产,蒋氏和女儿们离开了方家胡同,在花市上头条租下了几间房子。


蒋氏一人带着“黑大姐”和自己的两个女儿,日子过得很艰苦,还好华堪对大嫂蒋氏和三个侄女多有照应。


蒋氏有一天对华堪说:“蕙心这个名字叫着太不顺口了,请五叔再给大秀取个名字吧!”华堪看大秀这孩子挺文气,遂取名“文绣”,又给二女儿取名“文珊”。


文绣从小聪明伶俐,替母亲蒋氏分担家务,打扫房间,她深知家里由母亲一人操持着,生活很窘迫,便和母亲一起做挑花活,多挣些手工钱。


文绣八岁时,进入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读书,用的名字是傅玉芳。(辛亥革命之后,很多满族人都改用汉姓,额尔德特家族便把姓氏改为了“傅”姓。)

文绣嫁入皇宫,成为皇妃

一九二一年,文绣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皮肤白皙,五官端正,而且经过几年的读书学习,文绣有了一定的文学造诣,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才气。


这年,溥仪也已经十六岁,“小皇帝”的名号还在,清宫的太妃和王公大臣们开始商量给溥仪“定中宫,选后妃。”


溥仪

额尔德特氏家族是满洲八旗中的镶黄旗,自然是符合选妃条件的。文绣的五叔华堪想到了她,便和母亲蒋氏商量后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文绣虽固执地表示不同意,但想到候选也不一定就被选中,为了不让母亲伤心,还是去了照相馆照了相,并把照片交给五叔华堪,由他交给清室内务府。


然而,文绣恰恰被小皇上溥仪选中。溥仪翻看着内务府送来的几张待选照片,在文绣那张照片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圈,正是这个圈开启了文绣悲惨的一生。


同时被溥仪选中的还有婉容。婉容是满洲正白旗人,全名郭布罗•婉容,1906年出生,父亲是郭布罗•荣源,当时任内务府大臣。


婉容

在册立皇后这件事上,溥仪最开始圈中的是文绣,敬懿贵妃和贝勒载洵也主立文绣。然而端康贵妃和贝勒载涛主张册立婉容,给出的理由是婉容家世显赫,出身比文绣高贵,长相也比文绣好看。


再加上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与端康贵妃的关系要好,也附和着说道册立婉容为皇后更合适。


最后,溥仪还是选了婉容为皇后,文绣则立为妃。


不久,文绣以淑妃身份迎娶入宫,虽然是贵妃,但是既没有仪仗也没有彩礼。


而婉容作为皇后,迎娶那天接受了隆重的仪仗,金银首饰等各种贵重的彩礼。婉容进宫那天,文绣作为妃子还要行“跪迎礼”,以此来显示出皇后和妃子的地位差异。


婚后,溥仪和婉容接受王公大臣们的祝贺,甚至当时北洋政府的官员和军阀都给小皇上和皇后送来了贺礼,没有人会想起淑妃文绣。


连溥仪也只是在进宫那天给文绣说了句:“淑妃歇息去吧。”此后的一段时间,他都和婉容在一起。


这让小小的文绣感到很孤独,远不如以前在家,和母亲妹妹在一起,虽然生活艰苦了些,总比在这皇宫大院里无人问津好。


在宫里的日子很清静,文绣有时读读书,尤其喜爱读文学,有时养养花,有高贵的梅花和淡雅的兰花。


渐渐地,溥仪被文绣的修养和才学所吸引,有时在一起谈论诗词,有时在御花园携手散步。

溥仪还给文绣写过诗:

夜坐阶生冷,思君方断肠。

宁同千万死,岂忍两分张。

孰意君至此,悲秋渐若忘。

洗盏相畅饮,欢罢愿连床。


有小皇上溥仪的陪伴,文绣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无趣。


然而,这样花前月下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身为皇后的婉容看到文绣得到皇上的宠爱,两人你侬我侬,心中不免产生嫉妒。


溥仪虽然还保留着皇帝的称号,但当时已是民国时期,一夫一妻制在中国开始萌芽,婉容又怎么会容忍她和文绣共侍一夫呢?


溥仪和婉容

于是,为了争夺溥仪的宠爱,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本就长得漂亮的婉容更加注重自己的打扮,还经常把溥仪哄得晕头转向。渐渐地,溥仪在她俩的事情上越来越偏袒婉容,也很少再去文绣的住处。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废帝溥仪赶出皇宫,溥仪对此很愤怒,心中充满了复仇情绪。被赶出宫的溥仪、婉容和文绣搬进了醇王府,在这里,溥仪开始了他的复辟大计。


曾任内务府大臣的郑孝胥深得溥仪赏识,他向溥仪献言献计,主张借助外援,投靠日本,以此完成复辟大业。溥仪听了郑孝胥的一番话,有了去日本公使馆的念头。


文绣则力劝溥仪不要投靠日本,然而一心只想复辟的溥仪哪里听得文绣劝?

和溥仪离婚,一场“妃革命”

同年十一月底,溥仪还是瞒着家人,去了日本公使馆。会见了日本公使芳泽谦吉。芳泽谦吉故作姿态地对溥仪说:“愿意承担保护皇上的责任,会对皇上作出妥善周到的安排。”


溥仪听后放下心来,并把婉容和文绣也接到公使馆中。婉容想着又能见到皇上了,高兴地收拾行李箱就去了。然而文绣则不情愿去,她埋怨溥仪擅自做出决定,又担心溥仪太依赖郑孝胥和日本人而走上邪路,只好硬着头皮也去了。


在日本公使馆,溥仪在各种场合都让只婉容出席陪着,而没有文绣的份。


文绣

文绣不服,认为既然帝号已废,她应该和婉容平起平坐,况且溥仪在大事情上和她商量,信稿也让她代拟写,为什么正式场合却不让她露面?


文绣把自己的不满告诉溥仪,然而急于复辟的溥仪摆出一副皇帝的架子,斥责文绣无视封建礼仪,目无尊卑,居然想打破嫡庶的名分,并且拿起身旁的鸡毛掸子在文绣的后背抽打了几下。


这是溥仪第一次动手打她,也是从这时起,文绣渐渐有了和溥仪离婚的想法。


加深这一想法的还有文绣和溥仪在复辟事情上态度的分歧。


文绣有很强的民族气节,她反对溥仪投靠日本,而溥仪非常依赖日本,尤其是搬到天津静园后,常常会见日本驻天津的领事。


文绣说服不了溥仪,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在天津,溥仪出门上街经常只带婉容而不带文绣,在家里也经常冷落她。


文绣失宠,婉容很得意,经常趁机挖苦她。连在静园服侍的太监和宫女也不尊重她。有一天中午吃饭时,侍膳的小太监对她爱搭不理的,文绣非常恼火,随口就骂道:“讨厌!讨厌!”


这时溥仪正好从门口经过,以为文绣是在指桑骂槐,是在骂自己,便说道:“欺君之罪该死!”文绣听后,随手拿起一把剪刀刺向自己的喉咙,文绣的随身太监赵长庆眼疾手快,一个箭步窜上去夺下文绣主子手里的剪刀。


得救的文绣冷静下来,她不再选择自杀,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


文绣有一个远房表姐,她的女儿玉芬嫁给了民国总统冯国璋的孙子冯曙山,孙家不仅在北京有公馆,在天津也有房产。


文绣随溥仪搬去天津后,和玉芬常来往,关系很密切。玉芬给她出主意,现在是民国时代,溥仪的帝号已经废了,不再是皇上,作为民国一份子,他违背了“男女平等”的法律条文,可以和溥仪打离婚官司,告溥仪虐待妻子,并且向他要赡养费。


文绣迟迟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妹妹文珊,文珊很赞成姐姐离婚,劝说文绣:“二姐呀!难道还没过够?和溥仪这种男人生活在一起,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早离婚早利索!”


文绣和文珊、玉芬三人讨论了一番,终于下定决心和溥仪离婚,并且按民国的新法律起诉,请律师写状子与溥仪打这场离婚官司。


1931年8月25日,文绣以让文珊陪着出门散心为由,乘坐汽车,离开了静园。汽车一出静园,便直奔国民饭店。在国民饭店,文绣和文珊见到了玉芬聘请好的律师,并交代太监回去转告溥仪要和他离婚。


溥仪听后非常震惊,从来不曾想文绣会提出离婚,让他出丑。


第二天,各大新闻纷纷报道这一消息,这场“妃革命”一时席卷全国,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话题。


报纸刊登“妃革命”消息

皇家的丑事现在人尽皆知,溥仪气得头晕目眩,他虽不想与文绣离婚,走上法律诉讼这一步,但当时溥仪与日本人正密切勾结,幻想着复辟大业在即,婉容也极力劝说溥仪同意与文绣离婚,最后溥仪还是同意了离婚。

婚后去北平,嫁给清洁工

文绣离婚后,就返回了北平,在辛寺胡同租了四间房子居住,日子过得很清贫。为谋生计,第二年,文绣以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学当老师,开启了她的教书生涯。


后来,皇妃教书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了,他们纷纷跑来学校要和文绣聊几句。文绣只想平淡地教书,不想因曾是皇妃一事而扰乱自己的生活,只好辞去了教师的工作。


不久,在华北日报社找了份校对员的工作,社长张明炜很欣赏文绣的才华,就把文绣介绍给了自己的表弟刘振东。


当时刘振东在国民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部下任职,管理着库房。婚后生活虽不富裕,但二人感情还不错。


1949年北平解放,再次改称为北京。刘振东因曾在国民党任职,主动到公安局登记自首。公安局给予了从宽处理,并由街道部分派给他清洁工的工作,义务清扫自家门前的一段马路和一处公共厕所。


然而,她和丈夫刘振东的生活刚安定不久,1953年,便因心肌梗死去世,年仅四十四岁,一生无儿无女,凄惨地过完了她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皇妃   方家   北平   公使馆   末代   清洁工   天津   日本   皇上   皇后   悲惨   母亲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