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症状大盘点,快收藏血稠防治妙招

对中老年人来说,血液太黏稠,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病。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说明您的血液粘稠呢?

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症状,以及出现血稠,如何防治。


症状一:早上头晕、晚上清醒。

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发晕、不清醒,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精神达到较好的状态。

症状二:午饭后犯困。

正常人在午饭后出现的困倦感,一般都是可以忍耐的。 如果午饭后马上犯困,必须要睡一会儿, 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则多是由于血液过于黏稠,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症状三:阵发性视物模糊。

如果中老年人平时视力正常,但时不时地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就要警惕血稠。因为血黏度较高时,不能及时地为视神经提供充足的养分,视神经和视网膜缺血缺氧,就会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

症状四:蹲着干活时气短。

处于下蹲姿势时,回心血量减少,而血黏度高者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大脑、肺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为了保证供血供氧量,心脏就会高速运转,从而引起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


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日常生活中就要多加注意了:

血液粘稠的中老年人一定要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跳健身舞、骑车、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

另外,还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我是热爱健康科普的陈大夫,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希望我的分享能为您的健康带来些许帮助[太阳][太阳][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症状   血液   阵发性   黏度   黏稠   视神经   中老年人   妙招   午饭   大脑   清醒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