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说话:孩子逆反的是错误的管教方式


你家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孩子太淘气,经常把家里的东西乱扔一通;


常常闹着要看电视或者看手机,不给看就大哭耍赖;


不断反驳大人的话,说一句回10句,还振振有词;


.......

孩子的不听话让父母操碎了心,很多父母觉得,管教孩子真的太难了。


对此,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在新书《一次管一生的教育》里说: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说话,孩子逆反的不是家长,而是错误的管教方式,孩子出问题本质是家长的问题,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需要先完成自我教育。”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基与源头,是成人成长中的成熟教育。


《一次管一生的教育》这本书是齐大辉教授从事中国家庭教育研究工作20年的思考与实践经验沉淀,结合数十个真实生活中的场景案例,直面家长“成人不成熟”的普遍现象,跳出教育讲教育,通过独特的工程学原理、刑侦学原则和管理学工具,指导家长从完成自我教育开始。


在孩子不可逆的成长阶段,从正确语言、行为规范、沟通习惯、行事准则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从根源上解决家人交流障碍、家校情绪管理等问题,不为孩子的成长留遗憾。



正如齐教授说的那样:如果家长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或者说了太多没用的话,那就不能责怪孩子不听话。


家长嘴里所谓的孩子不听话,在每个家庭中都会发生,但是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孩子还小,基本上没有准确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做事情只凭自己的喜好。如果家长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运用标准的语言或者说准确而有效的语言,耐心引导,平等沟通,那孩子不听话的现象就会很少出现。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属于无效教育。


无效教育是指家长凭着自己的喜好和经验随意指导或要求孩子。



那么,如何有效地教育孩子呢? 


有效教育是指坚持原则,坚持有规律地去要求孩子。


如果是家长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或者说了太多没用的话,那就不能责怪孩子不听话。要想让孩子听话,我们就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例如,一个孩子他一直闹着要看手机,身为父母,可以先听一下孩子想看手机的理由,当孩子说话时,别总是打断他们,孩子说得多了,就会说出自己心里想的事情,家长掌握的信息就相对准确。


当孩子做事情时,我们作为大人可能考虑得更多的是,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反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出发点,没有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在沟通中,家长要多让孩子讲话,等孩子说完了,家长再说,这时候孩子的感觉就会有所不同,可是多数家长喜欢自己先说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或者总是打断他。


孩子一旦没有了表达的欲望就无法沟通,更别提平等沟通了,因此平时家长要支持孩子多说,哪怕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倾听。用“嗯”或者“啊”或者用沉默的方式,再或者用眼神来支持孩子说话。


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即使孩子说错了,也不要生气,而应该给孩子身边的机会,帮他分析错误的地方,引导他最终作出准确的选择。


为人父母,家有小孩的强烈建议读一读,这里有案例,有分析,有方法,有建议,还有很多的警句金句。


我看完之后,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原来是因为我不懂如何爱孩子,所以让孩子和我一样痛苦,孩子反抗的其实不是我,而是我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以下“看一看”!


一次管一生的教育 ¥2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说话   家长   方式   孩子   家庭教育   中国   喜好   时机   平等   准确   事情   父母   错误   语言   机会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