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初现,中国新能源电池发展能否避免芯片式悲剧?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主题,在此大背景下,各国争相发展新能源产业,短短几年,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的一批中国企业顺势而上,迅速崛起,大有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趋势。

毫无疑问,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中抢占了先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其它市场自然不可能坐视中国独享这块大蛋糕,已开始有所行动,一场针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争夺已然开启。而中国新能源电池能否保持住自己的先发优势,避免出现芯片行业的卡脖子悲剧?犹未可知。

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崛起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发动机对于传统燃油车的作用,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新能源电池占到了整车成本的40%~60%,可以说,只要解决了电池问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门槛将大幅下降,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行业的准入门槛,这也就有了,特斯拉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车企的鲜活案例。

10年前,锂电池行业还是日本和韩国企业的天下,日本独占5成份额,韩国也有30%,而中国在那时才仅仅是刚刚起步。2011年,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敏锐地觉察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势,堵上全部身家成立了这家动力电池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宁德时代迅速发展,2015年成功超越韩国的三星和LG,2017年一举超过当时的霸主——日本松下,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行业新的霸主。

中日韩三国几乎瓜分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90%以上的份额,而中国企业更是独占6成以上,2022年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十占其六,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蜂巢能源。其中宁德时代更是以34%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大幅领先后面的企业。

趁着新能源发展的东风,中国汽车企业大有崛起之势,燃油车时代,由于起步晚、专利封锁等原因,中国车企在欧美、日本等国企业面前毫无优势,虽然国内也不乏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自主品牌,但是很难撼动合资品牌的市场地位。

然而,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国产造车势力不再受限于“三大件”问题,我们依靠电池的优势,国内造车新势力发展迅速,抢占市场,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超过传统燃油车企。典型的代表是比亚迪的大胆转型,依靠独有的刀片电池在电池安全方面的良好口碑,比亚迪自给自足,俨然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之一,旗下多款车型一车难求,热门车型大多需要等车3个月以上,这在燃油车时代的中国车企中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动力电池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拥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从上游的锂矿资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解质等,到中游的电池厂商,再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厂商,供需相互促进,链条完善,前景广阔。

锂资源争夺激烈,恐遭卡脖子

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预测,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总量有望达到4800GWh,市场价值达到近5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其它市场自然不可能拱手想让,相互争夺市场份额在所难免。

新能源电池包含了多种类型: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当前的主要动力电池品种。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料,锂资源不可或缺,自2021年以来,锂材料报价一路上扬,11月11日,国内锂价报收59万元每吨,同比上涨201%。

在锂电池如此抢手的大背景下,锂资源价格的不断走高是可以预料的,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锂矿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也就是说,谁掌握了足够多的锂矿,谁就掌握了定价权,同时在新能源电池的发展中占有足够的优势。

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中,位于南美的“锂三角”——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拥有超过50%的锂矿资源,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紧随其后,其中澳大利亚和南美三国的矿石品位也是最好的,澳大利亚又是锂矿产量最高的国家。从储量上来看,中国也算的是锂矿大国,但是国内以卤水锂为主,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盐湖锂占到了国内锂资源的75%,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盐湖提锂技术的相对落后,锂资源的开采难度较大。

在锂资源需求猛增的背景下,抢矿热潮已然开启,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早早布局,其在澳洲和南美地区买了不少锂矿,此外,今年1月,盛新锂能取得智利锂能2.89%的股权,4月份大幅增持至19.86%,10月,资金矿业斥巨资与宁德时代在海外凶猛抢矿,12月,海外矿业巨头力拓拿下阿根廷Rincon盐湖项目。

中国倡导公平的竞争,但是欧美等国并不愿看到中国企业拿到过多的市场份额,政治的大棒已经挥向中国的企业。

近日,加拿大以威胁国家安全和关键矿物供应链为由,蛮横的要求中矿资源、盛新锂能、藏格矿业三家中企退出在加拿大境内的矿业投资。

澳大利亚也出台了相关法案限制中国企业在澳投资锂矿的比例,法案规定,海外实体在澳大利亚收购影响国家安全的企业10%及以上股权时,需要收到FIRB(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安全审核。宁德时代与天华超净曾在2020年试图收购澳大利亚矿产企业AVZ12%的股权,该项收购案被澳叫停。有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亚政府未来将不会允许中国企业收购澳锂矿企业超过10%的股权份额。

欧美跑步入局,抢占市场

欧美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巨大价值,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欧美等国的实力不容小觑,从去年开始,美国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电池产业链自主研发与生产,扶持力度空前。

现阶段,美国以《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为基础,计划投资超过1350亿美元来推动建设电动车、重要矿物原材料的供应与电池制造。外界分析,这是美国打造电池相关产业链格局的首战。

美国国内的锂矿资源算不得丰富,但是第一矿业巨头雅宝实力不俗,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雅宝在海外矿产争夺中无疑会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自主可控,仍是破局的必选之路

1.继续夯实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条,逐步攻破各项关键技术难关,与芯片产业不同,国内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通过不断创新,完全有实力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不受技术壁垒限制。

2.盐湖提锂。我国锂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盐湖锂资源占据了大部分,开采难度大,伴随着需求的爆发,不断优化盐田工艺,部署创新和引进先进的提锂技术,也是我国锂矿企业寻求颇破局的可行之路。相关人士预测,未来盐湖提锂的整体一次收率有望从30%左右提升到60%,这将大幅改善国内的锂矿供给格局。

3.动力电池回收。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动力电池产值大国,因此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自然也是一块大市场,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高价值金属,电池回收能推动各个环节闭环运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据悉,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的回收率也超过了90%。

4.寻求替代品。在锂资源紧缺,锂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已经有相关企业开始布局锂电池的替代品,钠离子电池和钒液流电池是其中的两大代表,钠离子电池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主要原材料容易获取,储量丰富。宁德时代表示,钠离子电池有望明年正式量产,即将上车。

中国动力电池后来居上,把握住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乘势而上,短期内,欧美等国无法撼动中日韩形成的电池垄断格局,但我们仍然不可放松,既然抢占了先机,就要通过自身的发展,让先机转化为更大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未来的主动权,消除卡脖子隐患。


我是小羊,喜欢分享科技前沿,欢迎留言讨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三星   新能源   盐湖   中国   宁德   电池   澳大利亚   隐忧   锂电池   芯片   悲剧   资源   动力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