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医生扇男童耳光”,让我想起这三个案例,当时的舆论截然相反

文/海盗君(谢绝抄袭,所制作图片盗用必究)

标题:“鲁医生扇男童耳光”,让我想起这三个案例,当时的舆论截然相反

很多人常说:你不教育熊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手上是知道轻重的,可到了社会上,那些社会人却不一定惯着你家的宝贝。

毕竟孩子对于父母是身上掉下来的宝贝,对于社会人来说只是一个招人厌的熊孩子。

人都有护犊子的心理,只有父母是真心实意心疼自家的孩子,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谁家的孩子谁心疼。

江苏南京,医生鲁某某因自家5岁孩子被幼儿园同学祖某某用锥子扎坡头,到对方家里理论时扇其耳光的事情引发网友持续关注。

抛开双方的小作文不谈,我们来看一下这件事的本质。

一个熊孩子在幼儿园“玩闹时”打伤了同学,熊孩子家长“敷衍”处理,对方家长找上门来理论。

不过事情在这里走上了岔路,鲁某某“教育”祖某某时没忍住扇了其一巴掌,祖某某爷爷护短用椅子砸对方,被鲁某某推倒导致骨折。

这类事情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而且每天都在上演,这次事件能闹这么大,毫无疑问与男子“医生”的身份以及祖某某妈妈“小作文”写得出色有关。

这件事的结局很悲惨,两个小孩子都受了伤,爷爷骨折,鲁某某不仅被网暴谩骂,还被刑拘多年寒窗努力在一瞬间报废。

这件事原本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最终走向这个结局让人唏嘘不已。这里不讨论这件事里谁对谁错,只是这件事让我想起3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四川遂宁,7岁的小恒和家人坐公交车时“挑衅”一个21岁男子,小恒抓着栏杆三次用鞋底去踢男子的手,期间家长并没有阻止。

男子怒气飙升,突然跳起抓住小恒一个过肩摔扔在地上,在他的头颈部位同样踹了3脚。一个陌生老奶奶赶忙上前阻拦,之后才有一男一女从后面的座位冲上来指责男子,事件导致小恒身上擦破了点皮。

这件事当时的舆论是:少部分人觉得男子不该这么做;大多数人喜闻乐见,觉得熊孩子欠管教,男子打出了自己的心声,家长不管只好由社会哥帮你管,而这个社会哥就是“熊孩子”长大之后的样子。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浙江瑞安,一个女孩在学校被9岁男同学打伤眼睛,男同学父母和老师一直消极处理,避不见面导致女孩爸爸走上极端,在学校厕所将其谋害。

这件事的舆论有心疼小男孩的,有指责小男孩家长不作为的。

还有不少人表示如果自己的女儿被人这么欺负了自己也会怎么做,这样的评论当时获得了不少的认同。

第三个案例发生在四川成都,一个阿婆每天拿着一袋辣椒面来到某高校职工楼下寻仇,原来在7岁那年她被一个玩伴用木箭射瞎右眼,从此人生彻底改写。

大人的处理方式只有治疗和赔偿,双方家长简单将此事了结:肇事者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然后赔偿15元。

但这样的结果不是阿婆想要的,没有人问过阿婆的想法,没有人切身体会到一个小姑娘瞎了一只右眼将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在她经历磨难时,始作俑者却一直过着正常的生活。

阿婆带着执念生活了60年,她的灿烂人生在7岁那年就毁了,她始终放不下,于是她每天带着辣椒面来到肇事者父母家的楼下,期望迎头相遇时将一把辣椒面撒到他的眼睛上,让他也尝一尝那种滋味。

这三起案例其实与“医生掌掴孩子”类似,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舆论氛围,让人忍不住感慨。

巴掌打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疼,谁做旁观者不是高姿态呢?劝人的话谁都会说,可到了自己谁又能听进去劝呢?

不要劝人大度,谁知道因为别人的过失,无辜的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

这种痛苦,肇事者感受不到,肇事者的父母更感受不到,尽管父母能感受得到,也远不如当事人的切身体会。

赔钱只是了结,不是赎错,谁愿意带着伤疤、装着义眼过一辈子呢?给你100万,这样的“福气”你要不要?

熊孩子是家长惯出来宠出来护短出来纵容出来的,如果熊家长始终认识不到这一点,遇到问题时敷衍应对,不仅害了自己孩子一生,更害了无辜的孩子一生。

别低估任何一个家长“护犊子”的心,就像瑞安那个案例,悲剧发生了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一时冲动只会双输,家长处理孩子间的矛盾不能以暴制暴,鲁某某打人把自己有理变没理,鲁家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祖家问题的本质依然存在,如果打人的祖某某依然被家长纵容,谁能保证他长大不会变成升级版的鲁某某?

小熊孩子会长大,变成大熊孩子。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了解社会新鲜事,记得点个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舆论   瑞安   案例   肇事者   阿婆   男童   耳光   家长   父母   男子   医生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