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访客”频繁现身,为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带来啥启发 -新京报专栏

资料图:“星际访客”频繁访问,会带来怎样的信息(图文无关)。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米尔·西拉杰和自然科学教授亚伯拉罕·勒布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已经证实,2014年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CNEOS2014-01-08来自另一个恒星系统,是迄今已知的地球首位“星际访客”,其拜访地球的时间比著名的“奥陌陌”早3年。

研究人员认为,此类“星际访客”可能每十年闯入地球一次,分析它们可为研究遥远恒星系统的化学组成提供新见解。

“三年抱俩”

这项研究的起因是2017年10月发现的一颗名为“奥陌陌”(1I/?Oumuamua)的小天体,当时它距离地球3000万千米。起初天文学家们以为它是一颗彗星或小行星,进一步观测表明它的轨道离心率高达1.19,大于1表明是双曲线轨道,也就是来自太阳系之外(对于太阳系天体如行星、彗星等,均为大小不一的椭圆轨道,离心率小于1)。

这引起了天文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包括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在内的大型仪器对它进行了几个月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这是一个雪茄状的小天体,大约长400米,宽40米,颜色偏红,具有固态表面,但无法区分它是岩石还是金属。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它新设了一个天体分类I即星际天体(Interstellar object),1I即第一颗星际天体。

如果说第一颗星际天体出乎所有人意料,那么接下来更没想到,第二颗星际天体竟然来得如此之快。2019年8月30日,乌克兰业余天文学家根纳迪·鲍里索夫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

其后,国际天文联合会公布,鲍里索夫的轨迹是更为极端的双曲线,轨道离心率为 3.36,并将其命名为2I/Borisov,是一颗来自太阳系之外的星际彗星。

这颗彗星的核心被彗发、尘埃和气体云包围,估计直径在500米左右(400-1000米)。这两个天体都是高速造访太阳系,奥陌陌的速度高达40千米每秒,鲍里索夫速度也高达32千米每秒,因此不会被太阳系捕获,只是匆匆过客。

既然一下“三年抱俩”,拥有两个太阳系外来客的样本,西拉杰与勒布在2019年就想到,这类小天体造访地球应该不是个案,应该可以在近期的天文数据库里找到更多样本。

他们立即动手搜寻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数据库寻找其他星际天体,并在几天内找到了疑似目标——2014年1月8日坠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海岸的“马努斯岛流星”,数据编号是CNEOS 2014-01-08。

这颗流星直径约为1.5英尺(约合0.45米)。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其与太阳系内行星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轨迹也是无动力的双曲线,即来自太阳系之外,进入太阳系的速度高达42千米每秒。它的时间比奥陌陌更早,因而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太阳系外访客。

资料图:未知的星空。图/IC photo

宇宙其实很忙

两位学者的研究论文一开始没有被科学期刊接受,毕竟这样的事例太过匪夷所思。关键时刻,美国国防部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支持了他们的研究结论,即这颗流星的轨迹是来自于星际空间。

自人类有能力探测外太空以来,尤其是当航天事业发展起来之后,既然人类有能力进入太空,各国军方也在时刻警惕外星人入侵的危险。监测陨石、流星和其他国家的航天器也是军方重要的工作内容。各国军方对此投资甚大,有些设备甚至比天文学家手里的仪器更精良,数据也更完备。

奥陌陌、鲍里索夫、马努斯岛流星,三个样本大小不一,这实际也正好可以让科学家们通过统计方法评估星际空间的小天体密度及其来源的性质。它们的来源可能是银河系厚盘(银河系平面的主要部分)上的一颗恒星或者行星系统。那里可能是每颗恒星会抛出0.2~20倍地球质量的物质。三个天体的个头大小各不相同,从统计上说,也正好符合来自于一次碰撞中的物质分布。

更有意思的是,马努斯岛流星坠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洋,为此,哈佛大学已经制定了前往打捞陨石的计划。如果能够获得成功,那么这将是人类第一次获得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物质样本,能够让科学家研究其他恒星系统的化学成分和演化过程,与常规的光学观测、宇宙线观测形成有效补充。

有报道称,这项研究表明,至少每过十年,地球上就会有一个“星际访客”。如此频繁地现身可能意味着,35亿年前在地球上萌芽的生命种子可能来自另一个恒星系统。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生命起源的追问和一种猜想——小天体在宇宙中,固然要经历低温、宇宙射线等对生命绝不友好的环境,但其内部依然可以为生命提供保护,成为生命向星际传播的方舟。

我们至今不知道地球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某个小天体在三十多亿前,携带着外星生命的种子来到地球,而且可能不止一次,在合适的时机(地球冷却并形成海洋之后)在地球上得以繁荣?这依然是值得研究的科学话题。

借助小天体向宇宙深处航行,或者外星文明会不会借助类似物体探索宇宙,科幻作家们早已对此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于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与拉玛相会》,就叙述了在22世纪时有一个50公里长的圆柱形外星太空船闯入太阳系的故事。

而这三个小天体告诉我们,宇宙其实很忙,我们未知的领域还很广阔。

撰稿 / 孙正凡(天体物理学博士、科普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访客   巴布亚新几内亚   星际   地球   太阳系   天体   千米   彗星   恒星   起源   启发   频繁   流星   生命   专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