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打开跌停板,苹果下一个收割对象会是谁?

#11月财经新势力#

昨天的文章写了歌尔股份即便没有背苹果砍单,也同样面临双重压力,正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苹果来这么一下也并非不是坏事,至少让果链上的企业,再次将歌尔股份与欧菲光联系在一起,毕竟,仰人鼻息的日子不好过。

对于歌尔股份被砍单的原因,市场上有很多猜测,但主流看法是由于歌尔股份AirPods产品质量问题,目前,公司方面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这里不对其被砍单的原因进行深究,可以把视野稍微放大一些,看看苹果这些年来是操控供应商的。

早期,富士康不仅是苹果的第一大供应商,更是最核心的供应商,毫不夸张地说,全球50-60%的iPhone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的,富士康甚至一度能够左右苹果的出货速度。

作为产业链的上游,苹果必然能让富士康一家独大,先后扶持了东山精密、鹏鼎控股、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企业,大大降低了对富士康的依赖,既然是被扶持的企业,那么就普遍存在一个大客户依赖的问题。

从数据来看,2021年,歌尔股份第一大客户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为42.49%、立讯精密为74.09%,蓝思科技为66.49%,鹏鼎控股为76.21%,东山精密为44.50%。

扶持了多家以苹果为绝对第一大客户的企业主要有两点好处,第一,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第二,可以极大地增强苹果公司对供应链企业的议价能力。

反映在数据上,在零部件价格下降或者保持小幅增长,且苹果产品不断提价的背景下,各大代工厂的毛利率却是不断走低的。

例如,2019至2021年,歌尔股份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2.66%、14.87%、10.87%,2022年上半年,更是下降至9.12%;再看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2.28%、17.85%、11.36%。

可见,苹果的连横合纵使其成为最大的赢家。


对于苹果的阳谋,国内各大代工厂并非没有任何举措,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

不过,这几家公司还是有所差异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派系,第一,消费电子多元化;第二,光伏、锂电池;第三,汽车电子。

先说第一类,代表企业为歌尔股份,深耕智能硬件产品,并与meta、pico绑定,不过,meta的日子并不好过,Q3业绩腰斩,小札更是大规模裁员,叠加被苹果暂停产品合作,歌尔的日子不好过啊,这就是个技术点歪了的结果,毕竟VR未来的盈利还有待验证,虽说前景广阔,但短期没有卵用。

第二类,以蓝思科技、长盈精密为代表,2021年,长盈精密发公告,拟以88亿投资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项目,项目选址与宁德时代一致,可见两者关系;蓝思科技去年年底宣布和光伏原片企业凯盛科技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蓝思新能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项目开发。

第三类,以立讯精密为代表,这公司有点奇葩,既要也要还要,从2017年至今,通过收购等手段先后获得了苹果耳机、iphone、手表、电脑以及平板的代工权限,成为富士康二,与苹果再多品类上深度绑定,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多元化,不像歌尔股份那边,仅一个大单品,风险也就相对下降了一些。

另外,立讯精密还成功定增募集资金135亿元,其中,35亿继续为苹果服务,而其他资金则分别投向新能源、半导体、智能汽车等领域。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苹果,其他项目短期内并不能够立讯精密带来多少收益,且还会烧掉大量资金,2021年上半年,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仅为41.43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为2.69%。

不过,好在其与苹果处于蜜月期,2022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收入为1453亿,净利润为71.87亿,账面货币资金241亿,短借214亿,长借117亿,应付债券27亿,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每年70多亿的经营性现金流净值,还是可以维持期多元化扩张的。

希望在苹果收割下一家“果链”前,国内的代工厂们能够跑出一家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思科   东山   苹果   股份   精密   毛利率   对象   收入   产品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