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美国的眼中钉,为何华为惨遭打压,而俄罗斯从不怕芯片制裁?

说起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芯片制裁,大多数人是恨得牙痒痒。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和中国是近邻关系的俄罗斯,同样也是美国的一大“眼中钉”,为何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俄罗斯芯片被美国制裁的消息?

今天,我们就从俄罗斯为何不惧怕芯片制裁,来捋一捋中美俄这三国围绕着电子工业的“爱恨情仇”。

不是怕“卡脖子”,是俄罗斯根本就没有脖子

先提出一个问题:俄罗斯的芯片真的没有遭到过美国的制裁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6年,俄罗斯唯二的半导体企业Ангстрем因为上了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名单,导致其向美国AMD购买工艺设备的计划告吹,Ангстрем也因为这突然的变数,在泽列诺格勒的工厂直接亏损了1000亿卢布。

当然,如果要用这比起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力度,那就只是洒洒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对待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在美国眼中的不同定位。

中国要自研芯片是为了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置身于全球的民用信息设备竞争中,还是处于最尖端的那一档,淘汰特别激烈,中国一旦对外国的芯片产生依赖,等待信息产业的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竞技的竞争之激烈,可以简单体现在电子产品的2-3年一次的更新换代上,一旦落后,就直接从市场上被淘汰了。中国自然是不想被淘汰的,而美国正好相反,巴不得赶紧淘汰中国,让大量的中国消费市场都涌入到美国去。

中国和美国是“竞争者”的关系,有着强烈的利益冲突。

而俄罗斯就不一样了,我们和俄罗斯当了那么多年邻居,可要说起什么俄罗斯手机、俄罗斯电脑?市场上查无此物!俄罗斯对于这些电子产品,根本没有自研的野心,都是整机购买。

或者说,俄罗斯对芯片的需求,并不在于经济贸易上,他们不靠这个赚钱。从这个角度来说,芯片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比起中国来说可是要低上好几个档位的。

所以说,俄罗斯和美国的芯片是“消费者”的关系,利益上是基本一致的。

简单概括一下:中国需要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而俄罗斯不需要。此时如果你是美国,你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那么你的精力是该盯着中国的“痛点”打,还是盯着俄罗斯无关紧要的领域打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用芯片制裁俄罗斯,还不如多在国际能源的价格波动上多做点手脚呢。

90%芯片依赖度,俄罗斯为何不会被卡脖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俄罗斯的芯片产业不发达,极度依赖外国芯片,对美国半导体的进口依赖甚至达到了90%,为什么他们的军工业不会被卡脖子呢?

关于这一点,就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了。

第一是军用的芯片和民用的芯片,从根本上就不是一个东西;

第二,就是俄罗斯与众不同的科技树,让美国根本想卡都没得卡!

先来说说军用和民用芯片,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平时说的什么7nm、5nm制程芯片,那是只有在民用领域才要考虑的高精尖,至于军用芯片嘛,只要满足几个因素就行了:低功耗、抗电磁、抗辐射。设计和制造起来比民用芯片简单得多。

拿美国的F-35战斗机举例子,它是世界上仅有一种已服役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够先进了吧?但是它用的POWERPPC芯片却是0.6微米制程的。

0.6微米,就是600纳米,比起什么7nm和5nm,就是粗大个。这种芯片要是俄罗斯还是造不出来,那它就别在世界上混了。

再来说说科技树的问题,这是一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问题。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集成电路的概念,而美苏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分别研究了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子元件——晶体管和电子管

电子管

晶体管

晶体管,就是我们如今认知的芯片的雏形,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选择了晶体管的美国无疑是胜利者。

那选择发展电子管的苏联,一定就是错误的吗?实则不然,这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苏联当时最优先考虑的是和美国之间可能爆发的核战争,核战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脉冲,而电子管抵御电磁脉冲的能力,比起晶体管来说强了好几个量级。

这也促使了苏联在电子管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的确搞出了一些成就。1946年,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机计算机ENIAC,1950年,苏联造出了第二台MESM,而且比ENIAC还要耐用。

MESM占用了所有可用的墙壁表面

MESM需要一间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的房间,相应地,它能做的事情也非常多,不仅帮助苏联计算了古比雪夫水电站的发电机,还完成了热核反应、弹道导弹、远程传输线、统计质量控制等复杂计算。

这东西在当时就是个大型电子管的集合体,虽然它启动时的耗电量很快就让苏联觉得吃不消,但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创举之一。

之后,美国和苏联就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开始致力于将集成电路的设计精密化,而苏联则选择将电子管小型化,以降低夸张的能耗。

然而好景不长,苏联的体制问题开始一一暴露出来,到了七八十年代,整个国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连研发的资金都没有了。而那边美国正好相反,在晶体管乃至芯片层面越做越好,人才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行业标准,推广至全球。

这时候苏联要走回头路已经来不及了,更何况,也根本没这个功夫了。很快,苏联在九十年代解体,电子管的道路也就此夭折。

不过幸运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继承了苏联电子管技术的俄罗斯也没放弃这条路,而是继续坚持着研发和创新,走了下去。

好在军事上对电子管和芯片技术的要求也不高,俄罗斯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一通看似“吃老本”的操作,居然也意外行得通,能够绕过自己对集成电路技术薄弱的窘境。

虽然造出来的装备是看起来傻大黑粗了一点,但胜在力大砖飞,能用就行。

既然军事问题都解决了,那其他领域解决不解决,对俄罗斯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俄罗斯国情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全国上下有14亿人口等着养活,不能放弃一点赚钱机会,是要靠芯片带来的经济贸易吃饭的,俄罗斯人光是靠卖能源就够本国人吃保底30年的了。气田和油田开采空了怎么办?那边西伯利亚还空着一大片地呢,再开新的就是了。

俄罗斯的科技树,对中国有参考意义吗?

因此,可以发现俄罗斯的这种做法虽然另辟蹊径,但对中国来说是没啥参考意义的,就算被卡脖子,我们也没必要抛弃现在已经进行到85分的芯片赛道,去从0分开始重走一遍电子管赛道。

而且俄罗斯的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会被抛弃的,到时候他们会用什么方法来摆脱这种窘境,一切都要看俄罗斯人自己的造化了。

俄罗斯的经历,对中国来说不存在借鉴意义,更大是警醒的作用,我们没有俄罗斯那样丰富的能源资源,只能硬着头皮,顶着美国的压力向上走。

其实纵览全球,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中国这样“一定要自己研发”的执念,这是由于国情决定的——因为他们没有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体量,所以往往只在供应链中占据一小个环节,就足以养活本国的人了,剩下的研发环节,实在是没必要钻尖了脑袋去和美国竞争,直接从美国购买,做消费者,又便宜又方便它不香吗?

但这种“造不如买”的思想,在我们中国当然是行不通的。且不说庞大的人口体量等着被经济贸易养活,光是我们近现代所经历的硬战争和软掠夺,就已经让我们培养了独立自主的观念了。

中国不会寄希望于任何国家,只相信用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一片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俄罗斯   美国   芯片   华为   苏联   眼中钉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中国   两个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