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某某那一巴掌打得“好”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拿‬利‬器‬戳‬伤‬,鲁某某带妻儿到打人的孩子家中“兴师问罪”。在鲁某某指责打人小孩儿时,可以看出小孩儿的爷爷也在批评孩子。

然‬而‬事‬情发‬展‬得‬有‬点‬促‬不及防,鲁‬某某突‬然扇‬了对‬方‬小‬孩‬一巴掌。在‬旁‬的孩‬子爷‬爷见‬状‬顿‬时‬怒‬不‬可‬竭‬,抡‬起椅‬子砸‬向‬了鲁‬某某。鲁‬某某反‬手‬一推‬把‬老‬爷‬子‬推倒‬在地。就‬是鲁‬某某这‬一打‬一‬推‬让‬事‬情发‬生‬了质‬的改变。打‬人‬小‬孩‬本‬来就‬被‬批‬评而‬自‬责‬了‬,现‬在挨‬了一嘴‬巴这‬心‬理‬肯‬定有‬了‬阴‬影‬!老‬爷‬子被‬推‬倒‬伤‬了骨‬头,鲁‬某因‬此也‬被警‬方拘‬留了‬!而‬现‬在鲁‬某的‬家‬人也‬上‬门‬跪‬请‬对‬方‬的原‬谅‬!

事情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两败具伤。事情在网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主流声音

是指责鲁某打老人和孩子。小部分声音则认为鲁某情有可原,毕竟自己的孩子被打,大人因心疼孩子而情绪失控是有可能的。更有甚者认为鲁某打得好,以暴制暴才管用。

我认为鲁某这巴掌打得“好”。但这个“好”不是为了以暴制暴。打了之后他的气就消了,心理也得到了平衡,怨气也得到了释放。如果这次上门兴师问罪他得不到他所要的结果,心理就会越来越不平衡,怨气越来越重,日后就有可能做出更严重的行为!当然,我们并不提昌这种遇事冲动鲁莽的行为。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友好协商,不要让双方的孩子再受到二次伤害!

当然,鲁某现在也为他的冲动付出了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兴师问罪   情有可原   妻儿   怨气   打人   巴掌   冲动   事情   声音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