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前三季度亏损1.57万亿元:剧烈波动下的基金众生相

“2月份刚买上没多久就开始亏,眼看着好转,结果三季度又开跌了!”市南区的刘女士刚买基金不到一年,就经历了基金市场的持续剧烈波动。特别是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震荡行情令不少基金产品净值出现剧烈波动。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年内利润总额为-1.57万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共计亏损9102亿元,与二季度受益于行情回暖、基金产品单季度盈利7000亿元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2022年只剩不到两个月,今年的基金到底表现如何?投资者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基金后市又将如何演变?这些都是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亏多赚少,基民闻“基”色变

  都说基金比股票更稳,只要长期持有就肯定赚钱,然而我却亏了。”近日,不少投资者都在为自己投资的基金下跌而困扰。市民周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2020年基金市场是难得的‘大年’,整个基金的行情非常好,几乎买什么都涨,就连市场上买菜的大妈都开始讨论基金了,我是2020年底在朋友的介绍下跑步入场的。”周女士回忆当年进入基金市场时的情景。“当时在一位证券公司销售顾问的推荐指导下,我先后买了十只基金,其中两只是定投,可谁知道涨了没几个月,就开始跌,除了一只在2021年年底出现微盈利卖掉外,其他的9只仍在深套中。”周女士介绍,她买的十只基金中也不乏张坤、傅鹏博等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目前持有的9只基金中,收益率在-30%以下的就有4只,亏损最严重的是“鸿德卓远A”,截至11月7日下午三点,该基金持有收益率为-40.12%。“亏损后我多次找过销售顾问,她的建议是长期持有,可是好几只基金持有已经快2年了,特别是今年以来,不仅没涨,反而亏得更严重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这么抱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周女士一样基金出现亏损的市民有不少。“我是因为工作原因,今年年初接触了很多理财师,在多方咨询后今年2月份陆续开始投资基金,以定投的形式为主,先后在一家银行APP上定投了8只基金,在另一家银行定投了9只基金。”市南区的刘女士说起今年投资的基金也是一脸无奈,“当时专业人士说,定投基金更稳健,比买养老保险或者定存收益更好,我就开始买基金,刚买上就开始跌,到了五六月份稍有起色,还没来得及跑,三季度又开始亏,我现在都懒得看我的账户了,亏得一塌糊涂。”据刘女士介绍,截至11月7日,她在这家银行定投的8只基金中只有两只基金是盈利的,最高的为3.97%,最低的是-9.03%,总持仓收益率为-3.84%;在另一家银行定投的9只基金总收益率为-8.56%,最低的一只基金收益率为-20.55%。

  “现在出现亏损的客户不在少数,我现在给客户打电话,一听到是要营销基金就没下文了,感觉都闻‘基’色变了。”市南区一家证券公司的基金销售经理谈起他最近的工作经历也是一脸无奈,他表示,现在不少客户都还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已经割肉出局,不敢再碰,颇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年内七成基金产品出现亏损

  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不少基金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Wind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共计亏损9102亿元,与二季度受益于行情回暖、基金产品单季度盈利7000亿元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加上一季度亏损1.36万亿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年内利润总额为-1.57万亿元。

  具体而言,今年以来,仅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实现正收益,分别盈利了1555.71亿元、1105.37亿元。前者在第三季度盈利478.39亿元,较之二季度的526.19亿元有所下滑,但全年保持盈利状态;后者在一季度亏损182.67亿元,第二、三季度均保持盈利。

  而亏损最多的是混合型基金,年内利润累计亏损11237.32亿元;除了二季度盈利3761.03亿元外,第一、第三季度分别亏损9160.11亿元、5838.23亿元。此外,与混合型基金有相同“步调”的还有股票型基金和国际(QDII)基金,两者均在二季度有所盈利,三季度利润大幅回吐。数据显示,两者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基金利润分别为-6125.18亿元、-848.07亿元。

  具体的产品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年内基金利润为正的基金产品只有4700多只,占比在三成左右,其中,盈利在十亿元以上的产品有4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是“损失惨重”。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今年以来,基金利润亏损超过十亿元的基金产品有385只。

  值得注意的是,亏钱最多的产品之中不乏业界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前三季度给基民亏钱最多的基金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今年以来合计亏损143.89亿元,其中第一、第三季度分别亏损122亿元、95.5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该产品年内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6.85%。

  时间拉长至前三季度,则有6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实现盈利,前三季度累计的旗下基金利润超过10亿元的有9家。其中,前三季度为基民赚钱最多的基金管理人是兴业基金,旗下基金利润合计达25.13亿元。中加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国际证券等旗下产品均实现20亿元以上利润。另一方面,年内基金利润亏损在百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有31家,其中两家公司亏损均超过千亿元。

基金经理频频公开致歉

  权益基金遭遇大幅亏损,基金经理的日子亦不太好过,近日,频频有基金经理就其管理的产品亏损公开致歉。11月3日,管理规模超百亿、普通股票型基金近五年期业绩第2名的基金经理——泰达宏利基金王鹏发布了“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当前不少景气行业经历回调,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提供了一次“低价捡筹码”的机会,也可能在未来更大限度增厚产品收益。

  市场剧烈震荡行情下,致歉的并非王鹏一人,11月1日,百亿私募慎知资产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经理余海丰在社交平台发布了题为《检讨》的文章,余海丰表示,“去年7月和今年10月的大跌,终究未能逃掉,是我道行太浅,站位太低”。

  10月28日,同样为百亿私募的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亦在一封致持有人的信中致歉,林鹏坦言,过去两年是从业2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光,自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心灵被拷问”的状态,产品净值表现也让人非常失望。除此之外,东方港湾资产但斌、希瓦投资梁宏等私募基金经理都在今年做过道歉。

  实际上,不止私募,在整体市场震荡的环境下,公募基金经理也难以置身事外。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南方基金基金经理王博、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基金经理何琦等也曾公开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

  此外,在近期披露的基金三季报中,还有一位基金经理吐露心声,堪称“史上最坦诚”道歉。不过,目前该基金公司官网以及三方平台展示的该基金三季报中已不见该言论。

  鲸平台智库专家、基联云首席研究员张竹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金经理的业绩波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胜败乃兵家常事,投资更是,即便如股神巴菲特,也会在部分年份有非常失败的投资案例。”

  青岛青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昕表示:“由于股市环境、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增长等诸多压力因素的组合作用,今年的基金理财收益远不如去年。”

不要盲目跟随知名基金经理投资

  然而,无论是市场环境不好,还是基金经理的问题,市场波动最终受伤的还是投资者。跟随知名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是否可行?对于后市是怎样看的?除了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之外,还有哪些投资品种可以关注?

  “我认为,选基金经理首先是选人。可以从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从业经验、管理的产品数量和规模等指标来挑选,基金经理要经历过一个或几个经济周期,这样才能对未来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不要盲目跟随知名的基金经理投资,因为基金经理也是人,在投资这个赛道上没有‘常胜将军’,即便是巴菲特也是在近二十年才成长起来的。”

  在马晓昕看来,选择基金要看基金背后投资的方向,投资的公司业务是否向好,估值有没有吸引力,企业商业模式好,“护城墙”高,竞争力才强。他还表示,投资就是一种修行,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不要一买了之,可以考虑用定投的方式长期买入。他还提醒大家,在投资的过程中不要过多过频繁地调整,在选择投资时也可以考虑可转债、公募REITs和优秀基金经理的私募基金等。

  对于后市,马晓昕表示,未来市场应该慢慢会有机会。“中国的经济体量大,成长性高,好公司多。国内的投资市场本身就具有周期性,低迷的市场表现下也同时孕育着新机会,面对波动,投资者也没必要过度恐慌。”他表示,做投资需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买股票和买基金都是如此,不妨多几分耐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底部保持信心和耐心非常重要,从长期来看,做好公司的股东或者配置优质基金是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而很多投资者出现亏损,这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果是好公司短期的下跌造成的浮亏,实际上不用过于担心,可以等待市场回升。如果是追涨杀跌、频繁交易造成的亏损,那可能是永久性的损失。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坚持做价值投资,是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季度   南区   基金   众生相   剧烈   投资者   收益   年内   利润   经理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