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诚不欺我!intel十三代酷睿i7-13700K装机体验

前言:

自从9月份的苹果iPhone 14系列发布后,“十三香”的梗再次被广大网友实锤。而到了intel这边,按照原本intel的“挤牙膏”策略,我以为这次的十三代酷睿可能也就是小小的“升级”,但没想到实测下来性能的提升还有点大。按照intel的说法,十三代酷睿是对十二代酷睿的改良,比如带来了更多的E-Core(能效核心)、改进版Intel 7制程工艺(不是7nm)带来更高的频率、还有增大L2缓存、改良硬件线程调度器等等,使得这次的十三代酷睿对比前作,最多可带来15%的单线程和41%的多线程性能提升。

为此,我也在某东intel旗舰店入手了一颗i7-13700K,花费了3499大洋。下面就来说说个人的装机体验。

PS:顺便吐槽一下某东,收到CPU的时候发现外包装的纸壳都变形了,内部也没有任何保护气垫,还好内部的包装盒没有形变,不然上面的11、12、13代酷睿的“三代同堂”外包装就拍不成了。

性能测试:

先来看看喜闻乐见的鲁大师,硬件识别都非常准确,综合性能得分达到了234万分,其中i7-13700K的得分接近110万,而RTX3080的得分为74.4万,内存得分为20万,硬盘得分为30万。

再来看CPU-Z,在默认不超频的情况下,i7-13700K的P核主频为5.3GHz,E核主频为4.2GHz,超越上一代i7-12700K太多。要知道此前的i7-12700K我也是最多将其P核超频到5。2GHz,E核超频到4.0GHz使用。同时通过CPU-Z的跑分来看,i7-13700K的单核成绩达到了864.8,多核成绩更是达到了12637.2,轻松超越上一代旗舰——i9-12900K。

CINEBENCH R15测试默认状态的i7-13700K单核得分为298cb,多核得分为4541cb。

CINEBENCH R20测试默认状态的i7-13700K单核得分为795cb,多核得分为11645cb。

CINEBENCH R23测试默认状态的i7-13700K单核得分为2075pts,多核得分为30573cb。

3DMARK测试单线程成绩为1142,最大线程为12857。

内存方面,成绩与上一代保持一致。我用的是XPG 龙耀D50 DDR4内存,美光的颗粒,将时序设为18-20-20-42,频率为3600MHz,实测读取速度为54063MB/s,写入速度为53292MB/s,复制速度为50622MB/s,延迟为64.8ns。

3DMARK Time Spy分数为17032,其中显卡分数为16886,CPU分数为17911。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分数为8567,其中显卡分数为8390,CPU分数为9732。

游戏测试:

测试的显示器为微星MPG321UR-QD,尺寸为32英寸,IPS面板,4K分辨率、最大屏幕刷新率为144Hz。并且该显示器用了原彩量子点技术加持,色彩表现非常不错,官方表示为DCI-P3色域为97%,sRGB色域为143%。

《绝地求生》

4K分辨率+全特效,游戏帧数在135FPS左右。

4K分辨率+三极致,游戏帧数可以上升到200FPS以上,最高能达到300FPS。

《赛博朋克2077》

4K分辨率+光追+DLSS关闭,游戏帧数不到30FPS,用卡成PPT来形容完全没问题。

4K分辨率+DLSS自动,游戏证书可以接近70FPS。

将DLSS设置为超级性能后,游戏帧数会上升到90FPS左右。整体流畅度大幅度提升。

《永劫无间》

4K分辨率+最高画质+DLSS自动,游戏帧数很不错,基本上都保持在130FPS以上,少数场景会下降到110FPS左右。

通过游戏测试,个人感觉到比起上一代i7-12700K,得益于更高的睿频带来更好的单核性能,使得游戏帧数也提升了不少。

装机配件展示:

作为全新酷睿13代i7 13700K的“座驾“,这次我特意用上了Z790主板——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该主板我上次也对其进行了开箱拆解,在颜值、用料、性能等方面都可圈可点。

就拿供电单元来说,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采用16+1+1路智能供电,其中CPU供电的PWM控制器为RAA229132,DrMOS为采用了来自Renesas(瑞萨)的ISL99390,单相最高可支持电流达到了90A,而其他2路的供电均来自MPS的MP87670 。这样的配置下,我也实测将i7 13700K的8个P核超频到5.8GHz。(下方会有BIOS设置和跑分演示)

当然,为了CPU供电模组的散热,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主板的散热装甲也是非常庞大,其中还用上了热管。

M.2接口方面,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主板也搭载了5个,这5个M.2接口全都是PCIe4.0协议,其中第一个M.2接口是由CPU提供通道,后面4个M.2接口则都是由芯片组提供。能够轻松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扩展需求。

并且这里也要提一下第一个M.2插槽的散热铠甲拆装方式非常高大上,采用了免工具快拆的设计。只需要手指一按前端的卡扣,就可以将散热铠甲取下,单手就可以完成M.2固态的拆卸与安装。

如果还不够的话,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主板还具备7个SATA接口,无论是机械硬盘还是SSD都能继续扩展。

内存和固态方面我用的是XPG的产品。分别是XPG 龙耀D50 DDR4 16GB*2和XPG S70 BLADE 1TB。

我还通过主板自带的帖子对内存进行了小红龙的“联名”定制,更加个性化。

i7-13700K的发热情况要比上一代i7-12700K大,所以我用的是微星的旗舰水冷——MEG S360。该水冷是兼具性能与静音效果,尤其是水冷头的设计与华硕的龙神一样,不但搭载了一个显示屏,同时水冷头中还有一个6mm的下压风扇,进一步强化CPU供电模组散热。

水冷头的屏幕尺寸为2.4英寸,IPS材质,可以支持JPG、GIF、MOV等图片视频格式,可玩性非常不错。

显卡还是用的影驰GeForce RTX 3080金属大师OC。尽管这款显卡没有搭载RGB灯光同步,但纯金属的外壳配上3个大尺寸风扇,也是我认为RTX30系显卡中质感最好的显卡。

配搭的电源为MPG A1000G PCIE5,主要是加入了全新的12VHPWR接口,单线就可输入450W功率,为日后升级到RTX40系显卡做准备。

机箱用的是微星MPG VELOX 100R,目前也有了白色版本。该机箱出厂就遇上了4个120mm的ARGB风扇和一条LED灯带,点亮后效果很不错。

还有钢化玻璃侧挡板也是采用磁吸+铰链的设计,开合更轻松,维护或放入摆件也更加方便。

彩蛋部分:i7-13700K超频测试

i7-13700K的睿频后的表现就非常不错了,尤其是手动设置P核5.3GHz,E核设置4.2GHz后,性能表现绝对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看网上很多评测都表现i7-13700K非常能超,关闭E核后甚至能达到6.0GHz,单核分数轻松破千。于是我也好奇的尝试了一下。

超频过程不算复杂,进入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DDR4的BIOS界面,打开OC选项,然后调整P-Core的倍频,比如想要超频到5.8GHz,就直接输入数字58;E-Core的超频也是一样。

设置好倍频后再设置下CPU的核心电压,最好再进入CPU高级模式查看下防掉电压的设置,最后保存就可以完成超频。

成功将i7-13700K的P核超频到5.8GHz。

CPU-Z测试,单核分数达到939,多核分数为13305.2,这成绩将上一代i9-12900K轻松秒杀。

至于拷机方面,i7-13700K在默认的状态下(P核5.3GHz、E核4.2GHz)功率为230W左右,在室温20℃的情况下,单烤FPU实测温度在88℃左右。

而超频后,i7-13700K功率会将会飙升到280~300W上下,个人尝试过一次单烤FPU蓝屏后就没有接着实验了。

总结:

双11想要装最新主机的小伙伴,完全可以考虑下13代酷睿平台,性能还真不是挤牙膏,提升还不错,尤其是它依然还有DDR4主板的配搭,比起最新的AMD锐龙7000系列平台只能用DDR5内存要有性价比。但现在AMD在双11玩了一出强行降价的操作,估计也会让intel有点不爽。不过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AMD别买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多核   微星   超频   水冷   显卡   主板   分辨率   性能   测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