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邓美华:徜徉在课堂与乡村的播种者

邓美华指导学生们进行旅游线路设计。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通讯员 李一)课堂上,她睿智幽默,用温柔而坚定的言语,不断洒下知识的种子,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乡村里,她漫步而行,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交谈讨论,慢慢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乡村旅游的优美画卷。平日里,她备课、上课,撰写论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实习,总是忙碌不停;寒暑假、周末时间,她又基本都用来为美丽乡村设计旅游规划方案、为旅游企业设计旅游线路,湖南永州、常德、张家界、浏阳等地的乡村和旅游企业,都遍布着她的足迹,只为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就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邓美华老师,一位知性优雅、小小身体有着大大梦想的播种者。

邓美华指导学生做文旅活动策划方案。

润物无声 育人于教学之间

作为一位有着27年教龄的高校教师,她明白,如何抓住学生的 “心”,让学生能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为此,邓美华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信手拈来,课前破冰游戏一站到底、抽小组轮盘等小活动,总能活跃起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评价,“邓老师虽然声音很温柔,但是知识却很硬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走向实践,邓美华多次带学生到实习基地、酒店、景点进行实训和实习。她总是说,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死”的,用起来才是自己的。为此,邓美华老师曾和同事一道,克服种种困难,带领200 多名学生坐着火车前往桂林阳朔开展专业社会实践,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她总是最后一个才吃上饭。

学以致用 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美丽的石烟塘村一角。

把专业知识用在最现实生活中最为急需的地方,助力乡村文旅发展,一直是邓美华在教学过程中,最常思考,最想做的,也不断亲身实践的地方。

永州市零陵区的石烟塘村是一个移民村,2021 年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22 年又在申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邓美华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就被她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绿水青山交相浑映、白墙黑瓦错落有致,仿佛空气都是甜味的……在这面积 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体闲、娱乐,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美丽乡村和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被很好地结合起来,这让邓美华很是高兴,心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怎么把这么美丽的地方展示出来,更好地为人所熟知,特别是其中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能让人眼前一亮、深入人心、不虛此行,成为邓美华到这里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她在暑假期间,前后多次跑遍整个村落,翻遍相关历史典籍,一边构思线路图、一边设计农耕文化展示方案,有时候甚至顾不得喝上一口水……最终,一个独具特色、内涵丰富、清新自然的展示馆呈现在大众面前,得到一致好评,而这就是她用自己专业知识,为乡村文旅所做的努力。

为农耕文化展览馆设计的春、夏、秋、冬四个主题。

近年来,她先后完成了 10余个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的科研项目,遍布湖南各地市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这些方案设计、线路规划,都倾注了邓美华100%的汗水,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候感觉脑子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时间也不是自己的。”也有人问她,这样不累吗?她总是笑着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旅游业备受打击,很多地区旅游项目也都调零了,我只是想让跟多的人知道,这些乡村景区有多美,多么值得一去,也想让当地的老百姓多些收入…”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正是有了一个个像邓美华这样的老师,才让我们的学生快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让我们的乡村成为老百姓生活向往的美丽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永州市   乡村   农耕   和文   湖南   独具特色   助力   专业知识   风采   老师   教师   美丽   地方   知识   文化   学生   旅游   邓美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