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11”- 今晚下单,赶紧先看这份“避坑”指南

去年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

“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显示

促销套路、物流迟滞、平台营销

被消费者吐槽最多

今晚又到“双11”

下单前

不妨先看看各地

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组织发布的

消费提示

01. 了解规则 选择诚信商家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提示

熟悉促销规则 警惕明降实涨

熟悉促销规则,科学理性消费。购物前要充分了解平台、商家的促销规则以及商品的功能、质量和效果,不盲目跟风购买,不过度囤货,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理性消费,不为“凑单减免”而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关注价格动态,警惕明降实涨。在各类满减、红包活动中要保持清醒,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核实优惠的真实性,做到价比三家,警惕“明降暗升”“低价劣质”“图货不同”等陷阱,弄清实付价格后,再选择是否购买,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真真实实省钱。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提示

选择诚信商家 勿私下交易

加强安全防范,做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的守卫者。在选择网络购物平台时,建议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较大、口碑较好、信誉度高的平台网站。

购物过程中,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点击不明弹窗及链接,不随意登记身份信息,以免被商家过度收集而用作其他用途。购物时勿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货到付款,不直接汇款至私人账户,避免出现资金损失。

02. 谨慎下单 警惕夸大宣传

西部五省市消费者组织联合提示:拼团下单勿冲动

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5省市消费者组织提醒广大消费者:拼团的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收到的却是质价不符商品。且拼团购物需提前支付,成团后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错发、漏发的情况。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应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信息,尤其是大件商品、贵重商品,建议多比较,选择口碑较好的平台。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提示

警惕直播带货夸大宣传、产品质量问题等

一是选择资质齐全、知名度高、有保障的电商直播平台,必要时留存直播录像;二是多渠道了解商家主体信息、产品性质等信息,不盲目相信直播带货;三是不轻信网红效应,不要被直播间的活动氛围所影响,应该从自身需求等方面考虑是否需要购买产品。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提示

超低价名牌商品广告不可信

“傍品牌”的销售行为一般都以超低价为引流点,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例如,部分平台商家通过“傍名牌”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引流,一些平台的购物链接或者直播封面售卖的是知名品牌A产品,点进链接却显示出售某不知名品牌B产品,甚至有的商家通过遮挡商品关键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买的是A产品。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示

海淘注意高额运费

警惕“双11”成清仓甩货时机、物流配送周期长、退货流程繁琐复杂、高额甚至天价转运费等。

购买时,仔细查看商品介绍面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说明。可以倾向选择那些备货在国内保税仓的商家;

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平台及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

支付货款前,提前询问可能产生的物流费用。平衡好商品价值和物流费用问题,对远超商品价值的天价物流费用需格外注意。

03. 安全第一 警惕网购陷阱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提醒:谨防信息泄露 确保交易安全

消费者一定要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平台官方渠道的网站、APP或小程序等购物,注意账户信息安全,妥善保护好各类账户密码。

切勿通过有不安全警示的网站、二维码支付,留心非自营平台的高额返利、红包、中奖付费等链接,谨防信息泄露资金账户被盗;一般勿对商家或个人账户直接转账付款,以免财物两失。

一旦发现账户或银行卡被盗刷,不要慌张,立即逐一拨打电商平台、发卡行、支付平台等售后电话冻结账户。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谨防消费陷阱 小心上当受骗

红包、链接陷阱。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拆红包要求输密码的不可信。“低价拼团”可能是为获取用户隐私信息,“虚假拼团”链接可能带有病毒。

诈骗信息陷阱。一些不法分子以短信、微信方式冒充商家,甚至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谨记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退货退款陷阱。“双11”过后,不法分子可能会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冒充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还有的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快递单号等,随后冒充快递员以“货到付款”为由骗取钱财。消费者要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用户名、动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最后牢记~

收取快递时一定要做好消杀工作,领取快递时务必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对购买的生鲜产品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食用进口冰鲜、冷冻食品要烧熟煮透。

遇到问题要维权。要保留好购物小票、网购订单信息、商家宣传海报、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截屏等消费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时有据可查。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徐文智 尹训银 刘铭 耿记安 李洪涛 施本允 吴采平 冯铁飞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生鲜   红包   账户   消费者协会   陷阱   快递   今晚   消费者   规则   提示   商家   链接   指南   商品   产品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