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居安思危,你的人生只会举步维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昨天还车水马龙,热闹喧嚣的城市,今天却门口罗雀,行人寥寥,整个城市安静的有些可怕。

这场危机和灾难,不仅仅让我们感到恐慌和无奈,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相:

不懂得居安思危,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人,你的人生只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1.

这次疫情和危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变化,也让我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曾几何时,那有时让我们感觉厌倦的出门上班,今天却让我们那样的期待和渴望。曾几何时,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地出门呼吸新鲜空气、自由自在地走在大街上的惬意,今天却变成了一种奢望。曾几何时,那些我们挑三拣四不喜欢吃的东西,今天却成了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而让我们感受最深刻的是,那原本就有些沉重的各种房贷车贷,今天变得那样的压力山大,让人透不气来。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我们出门工作挣钱感染新冠的死亡率是0.01%,可是如果呆在家没有收入的死亡率却是100%。”虽为笑谈,可其中折射出的当下人们生活的压力,却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是啊,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可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各种车贷房贷,各种支出和费用让我们很多普通人有时喘不过气来。网络上经常会看到因为还不起贷款,承受不了生活压力而选择轻生的事件,虽然行为不可取,可也能看出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是整天活在这样的焦虑和痛苦中的。

因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如今我们很多人都没有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都不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整天沉浸在娱乐和享受当中,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从没有认真的想过未来的人生走向何处,从没有想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可是当危机来临时,我们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只能承受灾难带来的无情打击。


2.

一个人只有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不断进步和前行。一个具备强烈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事业才会成功而辉煌。

央视《面对面》记者采访任正非时说:“您的女儿孟晚舟被困在加拿大,而且华为现在正遭受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和美国这样的国家经济制裁,您认为现在的华为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家猜任老爷子怎么说,他说:“怎么能说是最危险的时候呢,我反到认为现在是华为最好的时候。当华为发展最好的时候,我们的高管挣到了钱,我们的团队挣到了钱,我觉得我们的团队开始变得懈怠,开始变得偷懒,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战斗意志。可是当孟晚舟被困在加拿大的时候,当美国和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开始制裁华为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华为的精神又回来了,我觉得华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团结,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有战斗力。”

我们从任正非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危机感极强的人。任正非在他的《华为的冬天》也讲到:“我天天思考的就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正是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让华为挺过了一个个“寒冬”,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危机意识,华为才在他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到今天。

任正非是一个时时刻刻充满焦虑的企业家,甚至他的经营哲学就是苦难经营哲学。他不仅仅自己焦虑,自己有危机感,他还把这种危机感和焦虑感变成一种文化,变成一种哲学,去促使他的企业和员工去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海尔的张瑞敏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人,他的“永远如履薄冰,永远战战兢兢”让大众熟知和称道。他也许是中国企业家中最喜欢否定自我的人,他把“自我否定,自以为非”当作自我和企业的不二法则,用以来指导企业不断的前进和创新。在张瑞敏看来,在这个不断颠覆和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化和变革的时代,唯有不断地创新和突破自我,唯有时刻的充满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唯有不断地否定自我,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变化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成功和优秀的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他们总是把自己和企业置于危机地带,从而获得不断的突破和创新。试问,这样不断的创新,时刻保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家能不成功吗?试问,这样不断变革,时刻保有忧患意识的企业能不基业长青吗?


3.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虽然近年来人们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内含的人生哲理,却让我们受益匪浅,振聋发聩。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进一锅热水中,青蛙在感到剧烈的变化时,就会立刻跳出来,反应很快很迅速。可是当把青蛙放到冷水中,给水慢慢地加温,你会发现刚开始时青蛙会在水里舒适的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在不断的慢慢上升,它毫无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到70—80度时,它觉得有危险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的腿已经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能被煮死。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明悟以下的人生哲理:

1.我们处于不断变化和创新的时代,只有学会居安思危,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不断进步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层出不容,让我们处于其中眼花缭乱,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面对变化,我们唯有以变应变,顺应潮流,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落后,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和淘汰。

大环境的改变,可以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然而,大环境的改变,有时候我们是感觉不到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时刻保有忧患意识。我们要好好学习,时刻警醒,并学着迎接变化,适时的做出改变,才不会太迟,才不会感觉来不及。

2.你经常待的舒适环境,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刻,你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

我们常说,舒适空间让我们走向了失败,而目标却让我们走向成功。我们人生很多失败就是因为习惯了安逸和平静的生活,习惯于躲在我们的舒适空间里,自得其乐,优哉游哉。

殊不知,那些让我们感到舒适的环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我们来说却是最危险的。

舒适的环境和习惯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到安全,舒适,让我们感到自由自在,没有压力和烦恼,可是却让我们简单的重复,开启了等死的模式。从此我们变得不再我们不经意间却因此掉入了深渊,我们变得不愿意改变,不愿意去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不愿意付出我们应该付出的代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原地踏步,没有任何的进步和成长。当变化和危机来临时,我们变得不知所措,不愿面对,不愿前进。

因此,我们只有勇敢地走出舒适空间,只有不断地打破旧有的模式,我们才会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和成长。

3.成功需要借力,而发展趋势并抓住趋势就是最大的借力。

我们不仅要学会抬头看天,还要学会低头看地。抬头看天意味着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要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对未来的趋势和方向要有把握和警醒。那些人生中取得重大成就和巨额财富的人,并不是他们比我们聪明,也不是比我们勤奋,更加不是比我们有背景,而是因为他们有眼光和魄力。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摸准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借助时代的趋势乘风而上,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我们也需要发展趋势当中的那些变化和危机,因为机遇总是伴随着危机。我们要时刻保有居安思危意识,在把握大趋势的前提下,时刻警醒其中的危机。我们要学会利用趋势,更要学会避开危机。


4.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比我们优秀成功的人,那些比我们过得好比我们有钱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也不是比我们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和思维比我们超前,比我们成熟。他们在成功之前,也是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比我们成功,让他们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不普通的人呢?那就是他们的思维,他们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思维,他们总是懂得居安思危。

也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样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让他们不断地去克服人性的弱点,从而变得越来越强大。

人的本能是喜欢享乐的,喜欢那些能够迅速给自己带来快感的事物,比如我们总是喜欢打游戏,喜欢追剧。可是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却在别人享乐的时间里,去努力学习,去锻炼身体。

人的本能是喜欢偷懒的,懒惰也是导致我们失败的重要原因,曾国藩就曾说过:“人生之败,非傲即惰。”可是那些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却厌恶偷懒,他们总是逼迫自己去努力,每天都比别人多付出一些,多走一里路,多进步一点点。

人的本能是喜欢安逸和平静的,喜欢安于现状和自我满足的。可是那些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却总是能够走出舒适圈,去不断的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去不断的挑战和突破自我。

正是有着这样的危机意识,正是因为懂得居安思危,才让我们与成功优秀的人之间产生差距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有句话说得好:你今天流下的泪水,都是昨天脑子进的积水。你今天流下的口水,将会变成明天的泪水。

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习惯了自由自在轻松快乐,我们习惯了吃喝玩乐肆意妄为。可有一天当危机来临时,你过去吃得有多爽,玩得有多嗨,今天你就会有多狼狈,多凄惨。

《左传》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主张“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哲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都要懂得居安思危。因为只有学会了居安思危,我们的未来和人生才会越走越远,我们的事业才会越来越成功。而如果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你的人生必将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去努力做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人吧!时刻的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否则,生活迟早会给你上一堂令你终生难忘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居安思危   华为   人生   举步维艰   青蛙   舒适   危机   危机意识   时刻   喜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