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进大秦岭(D15)-从旬阳到白河

2016年4月9日,星期六。旬阳-棕溪-蜀河-冷水-白河,行程119公里。白河天气,阴,西南风二级,13-26度。一觉之后,两三点钟就睡不踏实了,到五点过便倚枕简要记昨天备忘,然后如厕开始打理收拾,隐隐思归。早餐,买三元炸饼,黑米汤中泡入昨晚剩下的炒面,共四块五。七点过,返走昨天来路经过的老城隧洞,一心想快点儿找到在高处看见的过汉江大桥的近路,然而与昨天一样走进了死胡同,原路又返,才在新城住宿不远的地方找到正确的路径。由于旬河走太极的弯弯绕绕,其实找路过桥也得走个太极,必须先过旬河大桥,在归入G316国道之后,才能走到汉江大桥的桥头。按太极图的形状来形容,也就是先跳出阴鱼岛处的老城,再沿着阳鱼岛新城的内沿,一直到阳鱼的尾部彻底跳出了太极图,也就到了过桥的地方。骑得懵懂,看得却曼妙,碧水环绕中的阴鱼岛轮廓清晰,岛上旬阳老城的新老建筑高低错落,一条大标语就书写在水岸之上,牛气地称为:中国太极度假旅游第一岛。到了通往南岸的汉江大桥,同时也见到了G316修路的公告,正如昨晚在网上查到的信息一样,开崖扩路的施工是每天的八点到傍晚的五点,除了中午饭间,其内的时间段里全部封路禁行。为了进一步确认,还在桥头拦住了骑摩托过来的当地人,得来的情况也是如此,于是不再犹豫了,毅然过桥改走江南的县道。桥头停留其间,还遇上了一个从修路方向骑过来的年轻人,其也是赶在工人未上班期间赶骑过来的,见其一身征尘的样子,就知道也是远道而来,只是当时找路心急没有与之寒暄。后来过大桥时听韶华逸士嚷嚷,这小伙子是濮阳孟轲的,这才感到未作表示有些遗憾了,同时也暗暗对小伙子赞佩有加。县道不宽,都是水泥路,与省道国道相比,标准就低多了,光是随地势高低形成的坡度,就是连续不断,起伏的频度也多不胜数了。幸是风向不顶,路上除有客车小汽车时有通过外,倒也清净。五十余公里,从旬阳到蜀河,地图上标的是县道X305,途中的里程碑写的是蜀构线。水泥路面摩擦系数大,又遇上波浪一样的起起落落,着实不如在平地上骑得轻捷快速,甚至还不如攀上一座大山再盘下过瘾出路,这样的路实在最磨人。骑得过程中也确实这样,一坡未平又来一坡,一坡溜下还未痛快就又该上坡了,开阔处望着前方江岸中细线一样的路径,最怕的就是向上的翘升。好在顺江而下的这一路,总体的海拔落差不大,不会有大坡度的强攻,也别指望一坡到底的溜滑,忽升忽降的情形是常态。不过,也得侥幸今天选择骑在了江南,路上清净之外,还干净了,主要是通畅无阻了。八点过后就望见江对岸的G316国道上,不断升起一股股施工的尘烟,大卡车、挖掘机隆隆轰响,一条路上不见一部其它车辆来往,就连一辆摩托车也不见通过,这段G316的确是封死了。此时,除了产生隔岸观虎斗旁观者从容的心理外,还有的愉悦感就是一路相伴的汉江带来的。如果说骑在汉江、亲近汉江,在昨天下午刚刚开了个头,那么今天就是全过程的亲密接触了,加上是在干扰不多的环境中上下互动,就应该说是身在最美的骑路上了。汉江,自西面的秦岭深处一路蜿蜒而来,几度相遇但都是擦肩而过,像今天有如此饱盈宽敞的水面和幽静深绿的颜色,在两岸漫缓的绿山和安谧自然的江村中长时间地相依相伴,就更有了温柔和静的山水田园美了,是身心与大自然的幸福交融。一条满载的挖沙船顺流而下,与我们的骑速相当,水陆相望并行了好长一程;频频经过冷清中的江村,新的小楼已经盖过老屋,人不多见,倒是几声犬吠和追逐每每迎送我们;襄渝铁路一直在我们脚下,时来几声鸣笛,也时见卧龙一样的身躯,沿水过洞也行走在江南。一个人行走,享受这随意的形态,我又自认为骑在前面了。在一弯经过了棕溪镇后,聚来了大家,但唯不见了老彭,于是此后一程不断地联系他就成了我的心事,连接打了十次电话均是关机后,就更叫人不安。其实。老彭作为老骑友,不担心其在前面,怕的是落在了后头,万幸得是最后一刻电话通了,我们也赶到蜀河与其会面了。原来老彭今天一直冒然在前,违规了路口等待的规矩,早到了蜀河还还歪打正着地先进去吃饭了。蜀河镇前,首先是一道拦江大坝,正是有了这条大坝,才有了其上到旬河县五十多公里的丰沛水体。蜀河镇边,是一座横跨汉江的大桥,G316国道从此改走江南。蜀河是座古镇,距离旬阳县五十三公里,我们十二点过到达。蜀河古镇在汉江北岸,我们过桥而去,见老彭在一家小店大吃大喝,遂也在这里要了一碗肉丝炒面,八元。入口就吃出肉丝有异味儿,就全挑出喂狗了。倒是又添了一盘炒肉丝的老彭对女店家发话了,并如我一样全部飨食了小狗。幸亏只有我俩吃出了异样,他们都安然吃在了邻家。银翼潇潇和老谭不去看古镇了,主动要给大家看车,我们四个分别走上了山包,也顿时走进了老蜀河的过往中了。蜀河古镇,北倚秦岭,南傍巴山,北来的蜀河在这里汇入汉江,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因为其地理优势,古蜀河逐渐发展成为汉江上游的商业重镇,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成为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地。东部地区运来的煤油、火柴、白糖等洋货从此上岸分销,而当地周边的桐油、漆麻、药材等山货也从此装船外运。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代表各方利益的八大商会组织也应运而生。黄州客商建立了黄帮,关中客商建立了陕帮,江西客商建立了江西帮,四川客商建立了四川帮,武昌客商建立了武帮,回民客商建立了回帮,船民建立了船帮,当地商人建立了本地帮,俗称“八大商会”。八大商会不仅在蜀河从事商务活动,而且还发扬各自的文化,纷纷建起各自的公共聚会场所,即会馆。当地民谣中唱到:“杨泗庙矮铺榻,黄州馆一枝花,三义庙胜过它。”据传三义庙的建筑规模最大,可惜已不复存,保留至今的黄州馆和杨泗庙现在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傍着崖边的石台拾阶而上,首先在半腰处看见自古以来汉江涨水的水位标线,最近的一条线是一九八三的大洪水,几乎已经快到山顶了。不由惊骇不已,试想如果发生在今天,那么刚才吃饭的一条新街就全淹在水下了。老街没有一寸平路,狭窄曲折的小巷中,或是片石铺成的台阶,或是方石铺成的石板路。讲究人家的房子是立砖砌墙的,多数人家是就地取材,房子和院墙都用不规则的石头砌成。走在其中,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而又别有洞天。先后走到了杨泗庙、朝阳洞和黄州会馆,里面都有维修过的痕迹,再走到山下的老街上,大规模的整修还在进行中,现代的楼房也包上了老砖。匆匆一看,拍照走人。近两点又过汉江大桥到了江南,下来到达准备宿营的白河县尚有六十公里。G316国道也改走南岸了,极其希望不要出现修路的情况了,不料事与愿违,不久就遇上了也在加宽拓岩修路的区段,看来真是躲过了初一还是躲不过十五了。不过还好,修路没有完全禁行,等一会儿、绕一程都可以过去,但还是心中焦躁,有怕遇阻或是长时间等待的不安。韶华逸士又来力气了,一直骑在了前面,老彭也紧随其后,我在中间。多处修路点都基本无碍地通过了,但在行十余公里后、进入白河县冷水镇的时候,蹒跚骑上一截土石堆时,就远远看见韶华逸士推车回头走了,边走边给手势让回去,原来前面桥断了,要下江滩绕过去,这次是真的遇到了状况。给后面的老谭打了示意早下路的电话,之后就贴着江水骑了一程土路。再上国道,已过冷水镇,此后的白河路段再无修路了。释放了对路的担心,再看沿路风景,已经是山缓无形,水也不丰,既然风光不入眼了,那就唯剩一心赶路。五点多,迎来了一阵小雨星,未理睬也就过去了。渐骑渐近白河,原想是一坡之后是一宽敞平地,见到大片的高楼大厦林立后,白河的县城就到了。岂料越离白河近,越要上坡了,艰难地骑过几个大弯之后,居然又上到了半山腰,已经平行好久的汉江又被高高的抛在了脚底下,原来白河县城竟是座高高在上的山城。近六点第一个先达,老彭和韶华逸士随至。马上在沿国道的街旁找小旅馆,进去、交涉多家都不合适,不是价高就是床位不够,分外焦急。他们俩只是个伴,极不擅长也不积极弄这些事儿,其实我也是硬着头皮去做的。最后还不错,在往里走一段的南台路和东坡路交叉口的半坡上,发现并谈妥了一家叫东坡旅馆的地方,一上一下两个三人间,一床也要二十五元了,但这个价谈下来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地方还宽敞干净。半小时后,上到国道路口迎来了银翼潇潇他们三个人,和银翼潇潇、老谭搬车上了二楼共一室。洗澡,床上躺一会儿,看看手机。到七点多入夜,借着手电光亮步下小巷的台阶,在白河的主要大街人民路上北去找饭。暗夜灯光的层层叠叠,大楼矗立似塔压顶,街道坡大到处是台阶,山城之貌明显。吃一碗带汤水饺,十元。原路归,即卧床。食后活动量小,胃中又有点儿积食不化了。近十一点睡。另外听说今天快到白河时,走在最后的雪上飞扎胎了,看找人帮补竟要二十元,就情急之下自己动手了,居然也大功告成,闯过了在途自己补胎的这一关。今天行程119公里,花费4.5+8+25+10=47.5元,白河海拨250米。


今天的骑路,与清清的汉江相依相伴

一早,离开有太极城之称的旬阳,又来到汉江之畔

位居太极图阴鱼位置的老城,水环成岛的形状一目了然。清乾隆年就有诗:“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

骑上江南的县道,非常地清净

这是无奈中的选择,也多亏有了这样的选择,能够从容地享受山水之美

远望对岸,G316修路正忙,除了施工机械,没有其它人来车往

江水幽深澄碧,一条满载的挖沙船顺流缓缓而下

江边的一个大弯当中,是旬阳县的棕溪镇

岸上水下,一幅和静的画面

襄渝铁路伴随在脚下,时隐时现

骑上一道坡,翘望后面的骑友,也借以镜观一下自己

到了蜀河镇前,看见了拦江大坝,正是有了这条大坝,才有了其上到旬河县五十多公里的丰沛水体

蜀河汉江大桥,如双彩虹卧波,G316国道也通过大桥从江北移到了江南

大桥之上,是欣赏蜀河与汉江风光的好地方

蜀河是座古镇,北倚巍巍秦岭,南傍依依巴山,挟汉江而携蜀河

明清时,蜀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就已成为汉江上游的商贸重镇,成了鄂、陕、川三地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可见星罗棋布的明清古院落,光影交错中,闲适与清幽代替了往日的繁忙与喧嚣

而商帮兴建的庙宇会馆、老字号客栈等古迹也错落分布在古镇的老街小巷之中

古旧的门面房,至今仍然散发出当年的风华和繁盛

考究的庙宇会馆,居高面水,建筑南派,错落有致,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可谓独具匠心

古城堡兴建于清嘉庆6年(1801年),至今尚有西城门一处,还有城墙残基和城壕遗址数十余米

黄州馆原名护国宫、帝主宫,系清湖北黄州籍客商组成的黄帮所建,始建于乾隆中叶,历几代人百余年才得以完成

进入馆内,乐楼、拜殿、正殿依地势次第而建,乐楼上方楷书“鸣盛楼”三字,相传由湖北麻城状元梅志焕所书

下午,在G316行十多公里后,进入白河县境

冷水镇一段,还有修路,时得迂回推行

最后一段,桥断了,路也断了,改在江边绕过去

傍晚,终于到达白河县,是座标准的山城,还是属于安康市管辖,已经是陕西省的东南角了

今天沿江骑行的路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白河   旬阳   秦岭   汉江   逸士   太极   江南   大桥   古镇   客商   国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