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大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国学大师翟鸿燊说:

“生命取向要高,格局不高,说不出高雅的话,成不了大事。”

人这一生,只有格局大了,才能真正做到看什么都顺眼。

反之,当一个人越来越小气,心眼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只能囿于眼前的鸡毛蒜皮,难以成就大事。

格局不大的人,嘴里说不出高雅的话,行为也做不出儒雅的事。

当一个人的见识多了,学识大了,能力强了,格局大了,也就可以承受得住更大的委屈,扛得起更大的责任,也敢于承载更大的使命,然后过上更高级的人生。

格局大的人,气度不凡。

一个人的气度,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经岁月的冲刷和洗礼,一点一滴修炼出来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里,说白了就是自我打磨、提升格局的过程。

很多人之所以变得越来越优秀,是因为他们在主动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里,意识并且观察到了自身的劣根性,然后及时地收敛傲气,锤炼骨气。

当一个人越来越习惯着驱除身上的戾气、傲气,气度慢慢就彰显出来了。

诸葛亮在《将诫》中说: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坐威。”

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习性只会给自己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和困境的时候,就会有所意识地戒除。

所以,解决掉的短板越多,长板就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

作家何权峰讲:

“气度变大,抱怨就变少;胸襟变宽,路就变广;格局够大,问题就消失不见。”

卓越和平庸的区别在于,一个人在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一个人在不停地放纵自己、挥霍自己。

最后,前者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心胸开阔、不拘小节、坦然自信地面对,气度不凡。

后者则胡思乱想、患得患失、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自暴自弃,最终越活越痛苦和煎熬。

格局越大,心量越大。

《谏逐客书》中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再高大,也离不开一寸寸土壤的累积,大海的辽阔,也需要小河小溪的汇集。

人,亦是如此。

人的失败,在于自己老是积累着一些微小的、错误的事情。

反之,人的成功也同样在于在对的事情上,不管大小,一件一件地积攒下去,最终厚积薄发。

可见,一个人若是不断地通过一件件再微小的事情来打造心量,总有一天会撑起自己的格局。

心量越大,格局越大,格局越大,心量越大。

《菜根谭》里有句话: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微风吹过竹林,竹叶也跟着摇曳,当风吹过后,竹林迅速回归宁静;

大雁掠过水潭,尽管水面会映射着大雁的身影,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是心胸足够宽阔,自然不管经历着什么样的烦心事、痛苦时,它很快就会被自己博大的胸怀冲刷得一干二净。

苏轼曾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心量大的人,格局辽阔的人,抬眼看见的是辽阔无垠的天地,哪会被生活那些不值得操心的事情干扰到自己的心情。

曾有人说:你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就是你的格局。

人活一世,不过天地之微尘。尽可能活得心胸开阔达观,才能做到船过水无痕,鸟走潭无影。

争论长短,计较对错,耿耿于怀,不过是电光火石间的一瞬,不值得,也不应该去做。

与其费力费神地内耗,不如宽容以待,仰望星空,活出豁达的胸襟。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能过多高级的生活,往往由他的格局所决定。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心有大格局者,不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


不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不因暂时的挫折而一筹莫展。”


心有多大,梦就多大,生活里做到能屈能伸,不被一时的得失成败而干扰,做好自己,才能逐步成就自我,打开格局,进而遇见更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格局   竹林   气度不凡   大雁   自暴自弃   气度   辽阔   心胸   顺眼   意识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