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悦资本:智能座舱千亿市场起风,打造增量价值新场域

云悦观点1:智能座舱已经成为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最佳切入点,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增长领先全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云悦观点2:智能座舱时代主控SoC芯片替代多个传统MCU功能芯片的趋势已经明晰,未来能够整合完整解决方案的高算力芯片研发商有望成为智能座舱市场中的新一代领军企业。

云悦观点3:具备快速创新、技术雄厚与渠道完善的车载HUD企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HUD厂商与主机厂的合作渠道也将是构建企业护城河的关键要素。

云悦观点4:对于智能座舱领域的投资机会,产业链中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商及深耕利基市场且长板突出的第三方玩家尤其值得关注。

汽车行业正在全面步入智能化阶段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勃发给了海内外汽车产业链足够的信心,汽车智能化热度的不断攀升。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三电三智”中人车交互的核心系统,是汽车智能化的直接体现,其核心能力和应用场景,伴随着汽车智能化从智能控制到自动驾驶的路径,而持续发展和演变。

在智能控制阶段,以座舱智能控制为入门级基本功能,是汽车实现智能网联的道路上必备且不断优化的功能;而后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自动驾驶汽车将由L1~L2的辅助驾驶阶段过渡至L3以上的高等级自动驾驶阶段,将进一步解放座舱内驾驶员的双手和驾驶精力,从而深层次释放智能座舱潜力。

目前大部分中高端车型都已经引入辅助驾驶技术,而L3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现阶段成熟度相对较低,且由于法律政策及社会伦理等问题仍需探讨,目前实现该功能的车企数量较为有限,因此现阶段大部分厂商以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最佳切入点并持续发力。未来,在L4/L5自动驾驶技术长期的研发和投入,也将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全智能化阶段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汽车智能化的阶段,智能座舱都是贯穿始终的汽车设计刚需。那智能座舱到底是什么?顾名思义,智能座舱就是智能化的汽车座舱,是指车内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从而可以与人、路、车本身进行智能交互的座舱,我们可以理解为智能座舱的本质是驾驶舱内人机之间的交互。下半年讨论最激烈的理想L9就是以智能座舱为核心功能打造产品差异化的例子。L9将车内移动空间打造到极致,面向中年男性用户打出新一代家庭版“奶爸车”,同时又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年人对于车内“独处空间”的渴求,精准捕捉了核心用户需求。抛开驾驶层面的参数和性能不谈,理想L9可谓是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产品和营销的满分案例。

图1:理想L9座舱

来源:理想官方

纵观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智能汽车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逻辑。过去的十年间,手机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技术的成熟、产业链的完善和用户需求的转变,手机已经从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变为集通讯、出行、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如今数字化在汽车行业高速渗透,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加速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汽车的形态也将完成从单一的交通属性向集休闲、娱乐、办公等多功能属性于一体的生活“第三空间”过渡。

图2:智能座舱发展历程

来源:易车讯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增长领先全球

2021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429亿美元,同比增长8%,在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全球趋势下,智能座舱也成为全球厂商重点布局的赛道,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61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2021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648亿元人民币,伴随着传统车企的积极转型以及新势力引领的智能化浪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在全球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增速极为抢眼,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2.3%,远高于全球增速。

图3:2021-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ICVTank,云悦研究

另外,现阶段中国市场座舱智能新车渗透率约为48.8%,预计2025年可以超过75%,均高于全球市场的新车装备率水平。

图4:2020-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趋势预测

来源:ICVTank,云悦研究

智能座舱未来发展何去何从?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座舱的探寻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随着智能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智能座舱将赋予车内空间一个全新的概念。

智能化阶段中信息通信升级关键在于实现车内和车外信息高度互联,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车内要用到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数量也面临激增,汽车通信系统正在被重新设计构建。目前,汽车以太网被认为是实现车辆连接的有效方法,是车载通信中赢面最大的选手。未来,在车载场景下,智能座舱有望与智能手机建立完美的连接,实现智能手机的“车载替代”。

车内交互层面将向着多元控制和多模交互发展。当前主流的触摸屏不利于行驶安全,在自动驾驶技术正式落地成熟前,智能座舱HMI设计将仍以驾驶任务为中心,而未来的最佳交互方案必将是多模交互,最大程度上减少驾驶员精力分散,并提升成员交互体验。

图5:智能座舱多模交互

来源:罗兰贝格,地平线

未来智能座舱产业链将愈加复杂,全产业链厂商跨界延伸,传统玩家积极转型,探索产业链条上的新机遇,异业玩家紧跟智能网联趋势,踊跃切入智能座舱赛道,从不同角度为传统产业链带来创新和生机。最终不同玩家合作关系愈加紧密,优势互补,实现生态协同,共创智慧城市大生态。

图6:智慧城市大生态

来源:罗兰贝格,地平线

智能座舱相关产业链拆解和价值分析

智能座舱是新能源及万物互联大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型赛道,智能座舱可以拆分为硬件(座舱芯片、HUD、电子后视镜等硬件)、软件、交互(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识别、生物识别)三大部分。

图7:智能座舱组成部分

来源:灼鼎咨询

芯片:

座舱芯片是车载电脑ECU(电子控制单元)核心部件,是整车信息处理的核心。“一芯多屏”正在成为智能座舱主要的架构形式,芯片算力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座舱智能化水平。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智能座舱SoC芯片提出了新的需求,带动了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等老牌芯片厂商研发转型,也吸引了包括高通、Intel、英伟达、三星等在内的传统巨头切入,目前多数车企都在这几个供应商中选择座舱芯片。与此同时,国内芯片增量市场正在培育一批新玩家,如地平线、黑芝麻、芯擎科技等。

图8:主流智能座舱芯片产品及应用梳理

来源:天风证券

硬件:

随着智能座舱的高速发展,各类硬件设备渗透率在不断提高。其中,中控屏作为智能座舱的主要硬件之一,在新车中的渗透率已达到80%,是目前智能座舱硬件中渗透率最高的设备,预计2025年其渗透率将达到100%。国内已经上市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路畅科技和索菱股份。另外,流媒体中央后视镜、HUD抬头显示系统的渗透率分别为7%和10%,预计到2025年两者的渗透率均将提升至30%,全液晶仪表当前渗透率30%,预计2025升至70%。

除显示系统外,随着智能座舱升级,汽车音响系统的单车价值量也从原来的100-150元到现在的1000-2000元,实现约10倍的增长,影音娱乐方案也成为智能座舱用户体验的核心和品牌价值载体。

图9:2020-2025年智能座舱硬件设备渗透率变化预测

来源:ICVTank,云悦研究

HUD汽车抬头显示仪,可将时速、导航、路况等重要行车信息映射至挡风玻璃上,使驾驶员无须低头便可查看重要驾驶信息,是汽车实现智能网联的关键一环。但由于车载HUD的价格较高,且消费者驾驶习惯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加之HUD本身存在体积大、图像小的技术瓶颈,目前中国HUD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截至2020年,HUD渗透率仅有10%。目前超90%的汽车品牌搭载的HUD产品为W-HUD,随着AR-HUD的逐渐量产,其将更多配置于中高端车型,而W-HUD将下沉至中低端车型,整体HUD渗透率也将高速增长。

现阶段HUD市场主要由国外供应商控制,包括日本的日本精机、电装以及德国的大陆和博世等。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发展,国内HUD厂商如华阳集团、水晶光电、京东方、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等也在积极寻求落地。

图10:HUD概念图示

来源:公开资料

软件:

OTA远程在线升级技术是通过网络自动下载升级包对车辆自动升级,能够帮助车企在线升级产品。OTA分为两种类型:SOTA(软件远程升级,主要服务与信息娱乐系统)和FOTA(固件远程升级,主要服务于自动驾驶和动力系统)。2021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 50.6%,其中 OTA 的渗透率达50.9%,因此是否搭载 OTA 功能成为是否符合智能座舱的重要衡量标准。同年欧美市场OTA 渗透率在20%左右,中国 OTA 渗透率明显高于欧美市场。

交互:

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是利用AI和传感器的配合,提高驾驶安全和提升座舱互动便利。 其中,DMS 驾驶员监测系统是基于驾驶员面部图像、生理指标或车辆信息处理以判定驾驶员状态的辅助系统。目前DMS的主流方案是基于视觉传感器,通过一个面向驾驶员的红外非广角摄像头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头部、眼部和面部等细节,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进而判断驾驶员身份或状态。目前主流的服务提供商包括法雷奥、博世、大陆、电装、伟世通、维宁尔等,中国企业有海康威视、百度、商汤科技等。

另外,语音助手AI也是智能座舱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AI技术的迭代发展,语音助手识别准确率大大提升,能够完成声源定位、语义理解、单句多任务等功能。未来语音助手将成为座舱智能化中人、车之间的桥梁,人通过语音可以实现车内全场景自动化。目前为智能座舱提供语音助手AI服务的国内供应商主要有百度、科大讯飞、云知声等。

智能座舱的投资机会点分析

1、 SoC芯片

随着汽车智能化渗透,运算处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加,推动汽车芯片从传统的MCU芯片快速转向搭载算力更强的SoC芯片。智能座舱时代主控SoC芯片替代多个传统MCU功能芯片的趋势已经明晰。

以地平线、芯驰科技、华为等为代表的厂商已经瞄准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在提高核心算力的同时推出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以抢占市场,同时,随着主机厂间开展芯片算力“军备竞赛”,高算力SoC芯片厂商的议价权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目前智能座舱市场还未成定局,技术路线也在进一步探讨,此发展格局给了芯片厂商极大的探索机会,未来能够整合完整解决方案的高算力芯片研发商有望成为智能座舱市场中的新一代领军企业。

2、 HUD抬头显示

HUD 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选配部件,随着市场成熟度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更大视场角的AR-HUD有望成为未来趋势。中国车载HUD行业中投资价值较高的企业应具备快速创新、技术雄厚与渠道完善等条件。由于HUD产品更迭速度快,厂商须保持高创新力才能快速迎合市场需求,抢占时间窗口,同时HUD未来仍将以前装市场为主导,因此HUD厂商与主机厂的合作渠道也将是构建企业护城河的关键要素。

3、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

目前大部分Tier1已推出 DMS 完整解决方案,包括法雷奥、博世、大陆、电装、伟世通、维宁尔等。国内百度、商汤科技、中科创达等公司的DMS产品也在积极布局。未来主机厂采用DMS方案更多会与Tier1直接进行完整解决方案合作,虽然目前DMS仍有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突破,如疲劳程度精准量化等,但大厂已具备先发优势,和各个汽车品牌的合作渠道也已经铺开,留给创业公司的机会较为有限。

入局智能座舱,我们需要关注什么?

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是值得我们尤其关注的两个领域,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L3及以上)现阶段成熟度相对较低,虽然未来具有极高的商业潜能,但短期内受限于法律政策及社会伦理等问题,市场发展还未完全明朗,因此现阶段大部分投资机会仍然集中在智能座舱领域。

随着智能化趋势和消费需求的逐步增强,智能座舱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过75%,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汽车厂商进行主动转型,自主研发配置智能座舱,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提供座舱整体解决方案的Tier1集成商的市场利润。

对于智能座舱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尤其关注两类标的:1、产业链中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商:比如高算力集成芯片解决方案商以及具备核心光学显示技术的AR-HUD企业,同时在车载娱乐需求迅速增长的条件下,上游模组厂商也值得持续关注跟踪;2、深耕利基市场且长板突出的第三方玩家:比如语音交互技术提供商、车载声音解决方案商等。

总体来看,目前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格局仍在不断变换,老牌玩家的垄断及主机厂的自研趋势给创业公司施加了一定压力,但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要求技术的深耕和应用场景的扩展,这也决定了入局智能座舱的创业公司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核心优势和长板抓住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广阔的发展机遇。

公司介绍:

云悦资本创立于2017年,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投行,我们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资本运作解决方案,成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运作顾问(LTC²)。目前云悦资本连接全球3,000家投资机构,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资本运作服务,业务覆盖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座舱   智能   市场   增量   驾驶员   中国   芯片   资本   核心   厂商   价值   未来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