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要开上京沪高速,李彦宏预言成真!北上广深抢占万亿市场

李彦宏4年前的预言即将成真。2022年底,智能网联汽车将获准开上G2京沪高速路段,进行开放测试。

近日,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上海市嘉定区负责人透露,今年年底,智能网联汽车将率先开展高快速路的开放测试,路线包括G2京沪高速路段、G1503上海绕城高速。

截至11月4日收盘,自动驾驶概念股普遍收涨,智能操作系统企业涨幅居前,其中中科创达(300496.SZ)大涨8.85%。汽车电子、激光雷达板块也受到带动,其中,华阳集团(002906.SZ)上涨5.64%、万集科技(300552.SZ)上涨1.08%,均胜电子(600699.SH)上涨0.92%。

预言成真 自动驾驶“很快会看到”

据悉,此次提及的自动驾驶功能,是指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的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

所谓3级驾驶自动化功能通常是指,驾驶员长时间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的任何车辆。驾驶员可以在汽车转向、刹车、加速并预测环境变化时继续打电话或看电视。当然,在必要时驾驶员仍应准备好控制。

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是指,允许驾驶员在车辆运行时完全脱离驾驶员的任何车辆。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入睡甚至坐在汽车的后座或乘客座位上。达到4级自动化驾驶功能的汽车,其实已经十分接近无人驾驶的状态。

只不过目前4级驾驶自动化功能还处在研发测试阶段,在上路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测试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准备接管车辆及控制,以保证安全。

此次,批准具有3级、4级驾驶自动化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G2京沪高速路段、G1503上海绕城高速进行开放测试。足以说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2018年,李彦宏在“两会”期间还在感慨,无人驾驶技术在完全开放道路上兼顾车速和躲避,对技术要求很高,目前还做不到;并预言“大家很快会看到”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上行驶,一路从北京开到上海,只要开上五环就不用管了的场景。

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梦想终于快要实现了。

瞄准2025 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万亿市场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1月2日,工信部等两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也将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加速自动驾驶落地。

目前,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十多个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并积极建立自动驾驶示范区,助力自动驾驶产业落到实处。

9月5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将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

7月1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3级(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50%,4级自动驾驶汽车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6月6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形成1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企业,以及2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元企业的战略梯队。

此前4月28日,北京市也公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对此,华西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或为各城市布局智能驾驶的竞争窗口期,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不同城市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仍将快速发布与落地。

政策的集中发力还将推动中国企业在智能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汽车电子、车载导航、激光雷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以及在5G移动网路,智慧城市、智慧道路上的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上海市   路段   驾驶员   上海   成真   车辆   无人驾驶   功能   智能   测试   城市   汽车   市场   李彦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