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及周边风光(上)

2022年秋,北京海淀,香山及周边风光



自夏至秋的五次寻访攀登,我用相机记录下香山不同线路所有主要风景的夏日时光,或缤纷秋色。无论阴或晴,在我心中,都是最美的风景!

致——


目录


一、香山北线:1、眼镜湖,2、水帘洞,3、佳日亭,4、知鱼亭+见心斋+正凝堂+畅风楼,5、觐憩亭,6、宗镜大昭之庙(未开放)+琉璃万寿塔,7、隔云钟亭,8、静如太古亭,9、芙蓉坪/静宜学堂,10、寿康泉+龙王庙+重翠崦‍(未开放),11、梯云山馆(未开放),12、西山晴雪,13、香炉峰。


二、香山中线:1、静宜园,2、勤政殿,3、致远斋+韵琴斋+听雪轩,4、镇芳楼,5、知松园,6、丽瞩楼,7、闻松轩,8、来秋亭,9、多云亭+思亲舍+绿云舫/小白楼,10、知时亭,11、玉华寺+邀月榭+溢芳轩茶园+玉华岫,12、多景亭,13、栖月崖,14、小有亭,15、香雾窟+游目天表殿+镜烟楼,16、香炉峰观景台+踏云亭,17、重阳阁,18、香炉峰。


相关阅读:

1、双清别墅

2、碧云寺探幽

3、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即景


一、香山北线风光


1、眼镜湖


眼镜湖



2、水帘洞


水帘洞


3、佳日亭


佳日亭



4、知鱼亭+见心斋+正凝堂+畅风楼


知鱼亭


见心斋:建于明嘉靖年间,于明嘉庆年间重修,传说是帝王训诫臣属的地方。

畅风楼


正凝堂




5、觐憩亭


觐憩亭




6、宗镜大昭之庙


宗镜大昭之庙,又名“昭庙”,意为“尊者神殿”,当时西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单益希进京向乾隆祝七十寿辰,而建;乾隆帝对六世班禅进京觐见极为重视,分别于香山、北京西黄寺、承德为其营建三处行宫,赠予大量佛像、珍宝饰品,并与其朝夕相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九月十九日,六世班禅为昭庙落成开光,乾隆御题《昭庙六韵》诗。因为班禅夏季驻锡地,故又称“班禅行宫”。


月河石桥


琉璃牌楼


清净法智殿(众妙之门)




宗镜大昭之庙主殿殿基遗址(琉璃塔视角)


琉璃万寿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860年遭焚烧,木建筑及石佛像被破坏;1965年重修。

索道视角:宗镜大昭之庙鸟瞰


7、隔云钟亭


隔云钟亭:建于清代,名称源于此处可于云雾间聆听卧佛寺、宝胜寺、法海寺、大觉寺等古刹钟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焚毁,仅存亭基,1994年复建。


8、静如太古亭


静如太古亭




9、芙蓉坪/静宜学堂


静宜学堂



寄幽心亭





回廊



10、寿康泉+龙王庙+重翠崦


寿康泉


龙王庙



重翠崦(未开放):建于清乾隆十一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有配殿、方亭、寿康泉及龙王庙组成,乾隆帝以“岚青树碧,烟浮翠重”命名;1860年被焚毁,民国时期为私人别墅,2015年复建。




11、梯云山馆


梯云山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帝亲题额匾;因山间云雾缭绕,故名。



12、西山晴雪


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金代章宗皇帝命名“西山积雪”,元明时期曾名“西山晴雪”“西山霁雪”,1751年,乾隆帝定名为“西山晴雪”,立碑亲题,并赋诗一首。


13、香炉峰


香炉峰:海拔575米,形似香鼎,因云蒸霞蔚时,宛如香烟升腾,故名;又因攀登艰险而俗称“鬼见愁”。

2022年9月12日登顶


二、香山中线风光


1、静宜园


静宜园


市保碑


2、勤政殿


勤政殿(夏日)



勤政殿(秋日)



3、致远斋+韵琴斋+听雪轩


致远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与勤政殿、虚朗斋、丽瞩楼等同为静宜园皇家宫殿区,为乾隆帝治国理政的重要场所;1860年被毁,2014年复建。




韵琴斋


听雪轩



4、镇芳楼


镇芳楼


办公室




5、知松园


知松园




6、丽瞩楼


丽嘱楼:原为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在旧址上修建理化馆。1949年3月25日,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此处为中央专用电话局。





7、闻松轩


闻松轩



8、来秋亭


来秋亭




9、多云亭+思亲舍+绿云舫/小白楼


多云亭:原为清代静宜园景观,1860年被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原址修建;1949年,中央机关进驻后,设为中宣部办公地。


思亲舍:原为香山慈幼院返校校友住房;1949年,设为中宣部办公居住地。


小白楼




10、知时亭


知时亭



11、玉华寺+邀月榭+溢芳轩茶园+玉华岫


玉华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清乾陵十年,增建玉华岫等建筑;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焚毁,1931年辟为私人别墅,1956年对外开放,1998年依原廊基殿址复建。


邀月榭



溢芳轩茶园


玉华岫


12、多景亭


多景亭




13、栖月崖


栖月崖:建于清乾隆十一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由乐此山川佳、得趣书屋、倚吟殿等建筑组成;1860年被毁,民国时期改为私人别墅,1958、1986、2015年先后进行修缮。



14、小有亭


小有亭



15、香雾窟+游目天表殿+镜烟楼


香雾窟:乾隆帝御题,亦称“静室”,俗称“平台”,建于清乾隆十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焚毁,2001年依原基复建。


游目天表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匾额为清嘉庆帝御题,是乾隆、嘉庆、道光帝游山小憩之所,兼做办公、接见臣工之用;毁于1860年,2003年复建。




镜烟楼


16、香炉峰观景台+踏云亭


香炉峰观景台远眺踏云亭


踏云亭



17、重阳阁


重阳阁:清代为乾隆帝重阳登高之所,称“重阳亭”,曾六度于重阳登高赋诗;1983年复建,是眺望京城的绝佳之处。



18、香炉峰


2022年9月25日登顶


- 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香山   水帘洞   嘉庆   太古   乾隆   西山   龙王庙   班禅   重阳   香炉   风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