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促我成熟的鸡蛋

不怕见笑,最早想当老师,是以为老师可以吃鸡蛋。

我年幼时家境不好,一年总只能在生日那天吃到两只鸡蛋。倘有例外,那便是得病的时候。所以,生病虽然痛苦,却是我记忆中最温馨的时光。

我年年生日吃鸡蛋,但从没见父母吃过,记得有一次我疑惑地问母亲:“妈妈,你和爸爸有生日吗?”母亲说:“傻孩子,怎会没有呢?”我又问:“那你们为什么生日不吃鸡蛋?”母亲审视了我一会,一本正经地说“大人都不吃鸡蛋的。”

我怎么也不信大人会不要吃香喷喷的鸡蛋,果然不久我便发现母亲骗了我。那年我上学了,有一次老师来家访,母亲炒了一大碗鸡蛋,老师推辞不过,终于吃了。老师刚走,我就责问母亲:“老师也是大人,怎么要吃鸡蛋”

母亲呆了一下,马上又笑道:“老师教人读书认字很辛苦,要吃鸡蛋的!”

于是,我的心里就萌生了这样幼稚的念头:“长大做老师,好吃鸡蛋。”

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我终于明白了父母为什么不吃鸡蛋的原因,我自己也开始不吃鸡蛋了。而这时,我也渐渐地对教师这种崇高的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

毕业后分到一个山村小学,那里人们生活很艰苦。开学前去家访,走进第一个孩子的家,发现其父正卧病在床,其母忙放下手中活,不一会便从厨房端出了一大碗鸡蛋来。

望着这香气扑鼻的鸡蛋,想到自己幼年那种天真可笑的念头,笑了。受到山里人这种最高的礼遇,我好感动:在别人眼里我终于成了一个老师,我好自傲。然而面对这个家庭羸弱的父亲,憔悴的母亲,我深深地明白,这鸡蛋中,不仅饱含着这一家子对我的敬意,更蕴含着他们对我的殷切希望。

“谢谢,我从小不吃鸡蛋,你们的盛情我心领了。”我知道,孩子的父亲虽然病得这么厉害,恐怕鸡蛋还是很少吃的,便把这碗蛋端给他:“您身子虚,需要它!”

孩子的父母说什么也不肯,但最后我的诚意终使他们折服了。

因为这碗鸡蛋,我更深地理解了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天下父母心;我更不敢辜负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学生家长的热望。

我是在拒绝吃那碗鸡蛋时成熟起来的。

本文发表于1993年9月5日《浙江教育报》4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鸡蛋   家访   大碗   散文   念头   大人   成熟   父母   母亲   生日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