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⑥思灵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杨:突破智能机器人能力边界

编者按: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又将开启。已进入第九个年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见证世界互联网技术迭代更新,推动更多产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也激发一批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投身互联网科技领域创业。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天目新闻今起推出特别策划《@追梦人》,他们都与乌镇峰会有着不解之缘,他们都是创业路上的领跑者。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追梦故事。

走进位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北京思灵机器人办公室,一座蓝色圆环的奖杯格外显眼。2021年“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上,思灵机器人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人工智能专题赛的一等奖。思灵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运营总监李杨代表团队,从乌镇捧回了这个沉甸甸的奖杯。

思灵机器人创立于2018年,在德国慕尼黑、中国北京设有双总部,核心研发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德国宇航中心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前沿技术的深度结合与创新,拓展机器人在多领域、多场景应用与推广。

“感谢直通乌镇的主办方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这个比赛,提高了我们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李杨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获奖后,不少客户和同行纷纷找上门,和自己一直保持着沟通和交流。

李杨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专业,和公司创始人陈兆芃博士是哈工大的同学,是一位实打实的“学院派”。

“从哈工大一路到机器人研究所,我的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都在机器人圈里很有名气,可以说他们的一生都在都在致力于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受到老师的影响和感召,李杨怀揣同样的理想,和公司几位志趣相的创始人一拍即合,创立思灵机器人并发展成为行业先锋,进入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在李杨看来,从学生时代就有的机器人梦,现在有机会能够亲手一步一步的来实现,“没有什么事比梦想落地梦想生根更有意义了。”

作为机器人专业出生的创业者,李杨本能地想要突破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的能力边界,“机器人是连接人工智能与物理现实之间的纽带,我们想要探索的,就是机器人从一个机器变成人的真正关键点。”

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通过强大的自研AI算法以及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扭矩传感器,思灵机器人目前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力控和力感知技术,灵敏度可以达到 0.5牛顿,能够实现各类传统机器人难以完成的精细操作。

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在思灵机器人末端装上钉子后,钉子如果碰到气球,能够感知到气球的状况,而不把气球扎破,这项精度目前只有思灵机器人能够做。而思灵机器人各项技术产品也在医疗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亮眼的“术中通用机械臂”已经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灵机   创始人   机器人   哈工大   人工智能   边界   气球   领域   能力   老师   梦想   智能   世界   李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