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少莉事件”的调查结果出来后,也许和你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近几日,一个叫李少莉的副局长,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她本人更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尖浪口,目前虽然没有发声,但是已经被纪委介入调查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李少莉在新闻发布会上,以精致的打扮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其点读稿件的方式让人怀疑她业务能力不行。

说起来,李少莉佩戴30000元的耳钉也好,还是围着4000元的丝巾也罢。她一没违法,二没违规,一些将矛头指向她的同时,是否有那么一点大惊小怪了?

但是公众有权利质疑公众人物的形象,错不在耳钉,也不在丝巾,错可能就错在李少莉的身份,因为她是一名副局长。

目前来看,李少莉事件还处于一个不明朗的状态,外界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歇,大致可以分为两方。

一些人认为,李少莉在公开场合,佩戴如此昂贵的饰品,于是质疑她“这身打扮合适吗?是否涉及风气端正?

还有一些人认为,从一些表象可以看到某些实质,于是从她的这身打扮入手,把矛头指向了五个字:不正当收入。

然而在公开场合,并没有任何一条规定,提及到体制内的人员不能穿戴奢侈品。所以真实情况,可能和一些人想象的不一样。

往重了说,揣测李少莉财产来历问题,日常消费奢靡,业务能力差等等。

但是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在未掌握任何证据之前,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的,害怕调查结果出来后被打脸。

往轻了说:李少莉穿戴的光明正大,她有权利花自己的钱保持精致的外表,其他人是无权干涉的。

这时候,又有人站在了对立面,声讨或谴责他人,认为这是在阿谀奉承,胡乱带动舆论导向。

但是就目前所能看到的几个信息,李少莉身上还真的没啥问题,因为在结论未定面前,证据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李少莉在网络平台上的个人信息被改了,导致其前后年龄不一样了。有人就揣测这背后,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那么,就李少莉的几个问题,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李少莉的精致外表

关于李少莉的发型,是一个烫染的波浪形发型。这个发型,在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上海等大城市十分的流行,如今依然受到大多数成熟女性的追捧。不仅因为它看上去优雅大方,最重要的是显得很干净利落。

李少莉曾经在那个时代生活过,所以她烫染这个发型很正常。至于脸上的妆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位女性都有追求美丽的权利。

而从其佩戴的耳钉和丝巾,揣测她的收入,这个似乎有点荒唐。作为一个体制内人员,李少莉在工作岗位上待了30多年,凭她的积蓄买两件奢侈品,绝对是买得起的。

再不济,李少莉的丈夫是一名医生,收入肯定也还不错,她的子女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遇到一个什么纪念日,赠送李少莉一两件礼物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点读稿件是不是因为能力不行

这个质疑其实很荒唐,一来没有人规定公开场合不能点读稿件。二来李少莉的年龄也有五十多岁了,她的视力肯定比不了年轻人,用手点读是避免犯错。毕竟读得慢一点也要比犯错的影响小得多。

所以,李少莉点读稿件的行为,和她本人的业务能力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第三,年龄被改后前后不一致

大家都知道,关于这个质疑是出自网友之口,而被改的李少莉履历,是一家百科平台上对她的介绍。而百科是一种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编辑的事物,它是没有门槛的。

所以,李少莉年龄被改,很有可能是网友所为,他真正的目的和动机,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第四,升迁之路是否正常

上个世纪80年代,李少莉是一名纺织厂的工人,这个职业似乎很普通,甚至在有些人眼中有些低人一等,于是就产生了质疑李少莉升迁是否正常的问题。实际上,李少莉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有着本科毕业的学历。

当年,李少莉辞去了纺织厂的工作,进入了中医学徒班学中医。之后进入了医院工作。

在医院的几年里,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学习,最终考上了医学专科。再加上她工作能力出众,后来被调任到了卫生局工作。

之后,李少莉在卫生局期间,又考上了电大法律系,成为了一名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本科生。所以把她的职位和纺织女工的身份联系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在卫生局工作到了40岁,李少莉才升为了副科级,43岁才到了正科级,54岁才实现了副处级,这个升迁时间绝对不算短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提到,李少莉属于民盟成员。在一些机构架构构成,需要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加入时,李少莉这个民盟成员的身份,也许对她的升迁也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就目前网络上披露的信息,还不足以证明李少莉真的有“问题”,所以网络上那些揣测,实际上都是些无稽之谈,目前来看根本没有任何立脚的余地。

另外,李少莉平时的穿着打扮也很精致,不管是出席任何场合都差不多,所以她这一次参加发布会,绝非刻意打扮,而是自然为之的。

我们在讨论“李少莉事件”的同时,应该摒弃自己的主观臆断,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情。这样的行为,是对自己对他人最好的表达。

在该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只看到了李少莉的这一面,却忽略了她让人尊敬、爱戴的一面。

李少莉在工作岗位上,曾经因为工作太忙连续加班,累倒昏迷了过去,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性命都有危险。

另外,她个人历年来获得了许多荣誉,比如说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荣誉,没有一点点主观的成分,这是对李少莉的肯定,也是对她付出的一种回报。

所以,在事情没有结论之前,千万不要随意地去揣测,更不能寒了一个好干部的心。

难道在这件事上,我们就一定要争一个对错?这样的结果就满意了吗?如果结果出来后,李少莉没有任何问题,会有人向她道歉吗?肯定是少之又少,甚至是没有?

当然了,这么说带有一些主观性了。但是你们对“李少莉事件”又作何看法?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事件   纺织厂   矛头   丝巾   卫生局   发型   稿件   场合   精致   权利   年龄   身份   收入   能力   工作   李少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