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米饺的传说与特点

#中国地道风物#

东至米饺起源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南的山区乡镇,属于一种小众的地方特色美食,但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因其用料考究,工艺独特,馅材丰富,味道鲜美,备受爱好美食的朋友青睐,正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大江南北的大众美食,成为东至县的一张美食名片。

东至米饺的传说

东至米饺的诞生,与一位传奇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历史上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

相传,在奠定大明根基的鄱阳湖大战期间,朱元璋部队日战鄱阳,夜宿尧城(东至县城又称“尧城”),因这场被称为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旷日持久,东至县南的数个山区乡镇便暂时成为朱元璋部队休憩的营地和后勤保障地,至今仍留有“官营”、“官港”等带有历史战时印痕的地名,以及战时十里设一铺延传至今的“良田铺”、“小麦铺”、“黄柏铺”等。

南方阴雨多湿,气候温暖,食物容易腐败,如何解决将士的吃饭问题困扰着朱元璋部队,于是管后勤的军需官便找到当地民众商讨对策。由于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对当地群众秋毫不犯,因此也得到民众拥护。东至县南的昭潭、泥溪、龙泉等地巧妇便利用当地盛产的籼米磨粉和面做皮,配以当地新鲜蔬菜猪肉河虾做馅,几经调制,终于制作出易于储存,方便携带,味道多元,却又口感极佳的饺子粑,彻底解决了朱元璋部队的饮食问题,为鄱阳湖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据说,以前的东至米饺其实是圆形的,类似于汤圆,是在米粉圆子里加入菜馅,蒸熟晾干的一种充饥“米粉团”,因为有了菜馅,添加了油盐,自然比单纯的饭团可口,而且有多重菜馅和口味可选择,能满足来自天南地北的将士们不同需求,自然备受将士们喜爱。

在随后的岁月里,当地民众不断将饺子粑改进,形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圆球形,逐渐做成圆形、半圆形、月亮形,同时在饺子边口饰以漂亮的花纹,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东至米饺”

东至米饺的三个鲜明特点

东至米饺与一般的饺子有着明显的不同,归纳一下,至少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饺子皮的材料不同。

一般的饺子都是面粉做皮,东至米饺是米粉做皮。但米粉有个缺陷,那就是粘性较差,擀成皮容易碎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至的巧妇可谓动足了脑筋,先将大米蒸七分熟磨粉,再用开水和面提高米粉粘性等,当然,能将米粉当面粉使用,还有更精妙的诀窍,这个也是东至米饺的一种商业秘密吧。

二是饺子馅多元化。

东至米饺之所以备受青睐,与其丰富多变的饺子馅有密切关系。东至县地处吴头楚尾,黄山余脉,饮食上主要以徽菜的鲜美为主,同时又糅合赣菜、鄂菜的辣味,所以,东至米饺虽然以辣为主,同时也有味道鲜美不辣的口味,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其中最独特的有腊肉干笋馅、萝卜河虾馅、韭菜豆干馅、荠菜肉末馅等,每一种口味都别具特色,值得品尝。

三是饺子的吃法别具一格。

东至米饺是由米粉做皮的,虽然经过特殊工艺增加了粘性,但还远不及面粉,因此,东至米饺一律需要放入当地特色的竹木蒸笼蒸熟食用。这是最常见的吃法,不过现在也有食客将蒸熟以后的米饺冷却,再用菜籽油煎炸食用,也是可以的。

东至米饺的发展趋势

随着东至米饺声名鹊起,全国各地很多美食者争相购买,一“尝”为快,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东至米饺也在不断适应这个趋势,线上线下都在销售,经常看到一些快递窗口在打包发货,让东至米饺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独具特色的东至米饺。

同时,精明的东至人也在创新,将精心制作好的米饺直接冷冻储存,然后打包物流,顾客在收到米饺后,想吃的时候随时蒸食,这样,可以大大延长食用周期,提升东至米饺的流通与传播范围,让小众的东至米饺逐渐走向大众,让全球爱好美食的朋友都可以品尝到东至米饺。

“形如半月色如银,皮薄绵酥菜作心。油炸清蒸皆味美,原生品质食中珍。”,东至米饺,承载着皖南舌尖上的美味,凝结着皖南巧妇们的心灵手巧,糅合着徽菜的鲜美、赣菜鄂菜的劲辣,你有没有尝一尝的冲动呢?

东至米饺 ¥5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东至   东至县   鄱阳湖   皖南   巧妇   磨粉   粘性   小众   米粉   鲜美   面粉   饺子   民众   部队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