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13岁男孩浴室洗澡不出来,父母开门后发现孩子用跳绳自杀了

十三岁,正是孩子们无忧无虑、嬉笑打闹、向阳而生的年龄。然而,在两年前的六月上旬,一个安徽的十三岁的男孩,生命却戛然而止,一根跳绳在他的脖间留下一道红线,清晰又刺眼,他把父母亲人、同学老师都留在红线这头,而他一人在红线那头独自走向那看不到的远方……

少年以绳吊颈,亲人以泪洗面!

六月的天气逐渐变暖,人们开始换上短袖,享受着这一份炎热前的舒爽。

同样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周一,铃声响起,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了起来。

放学后的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出笼的鸟飞奔回家,有的三步并作两步跳上爸爸妈妈的电动车后座,和同学挥手拜拜。

有的呲溜一下钻进路边的汽车,不忘伸出脑袋跟等候的同学挤眉弄眼;有的三五成群,还在为刚刚做过的习题争得面红耳赤。

男孩子三三两两勾肩搭背,有说有笑,都在分享着今天发生的趣事;女孩子并肩而行,浅笑嫣然,温声细语定是在交流着彼此的小秘密。

人群中,一向安静的朱玉(化名)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往家走去,今天的他似乎更加沉默,平静如水的脸上更多了一丝忧伤。

照常是那条回家的路,朱玉今天却走得魂不守舍,双脚似带着记忆向前一步一步,思绪却已不知飘向何方。

不知不觉一抬头,已是家门口,深吸一口气提起精神开门进屋,和爸爸妈妈打过招呼便走向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的他放松下来,拿出作业,摊开,但似乎思绪又飘走了。

妈妈在厨房忙着演奏锅碗瓢盆协奏曲,爸爸在一旁帮着忙,还免不了越帮越忙反而受到妈妈的“甜蜜暴击”。

从窗外看去,温暖的灯光下厨房的大人来来回回忙碌着准备晚饭,卧室的孩子坐在桌前认真完成着作业,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甜蜜的小家。

镜头拉远,那亮着灯的窗户融于千千万万窗户之中,成为那万千光点之一,也和那万千光点一样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玉,吃饭啦,快点洗手啊!”门外传来爸爸的声音。

“来了”小玉低头看了一眼只字未动的作业,起身向外走去。

餐桌上,饭菜的香味刺激着味蕾,爸爸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品尝。

再看小玉,端起碗就去窗外然后不停地把饭往嘴里送,全程没有一句话,安静的完全不像一个五年级的孩子。

妈妈首先注意到了孩子的沉默寡言,胳膊肘碰了碰低头干饭的爸爸,递了个眼色。

爸爸看到规规矩矩吃饭的孩子,今天看起来是更加沉默一些。

但是想到孩子本来就不爱说话也没多想,就跟妈妈耳语道:孩子可能今天就是学习累了,不想说话。

妈妈想想也是。孩子从来不用自己操心,自己都能安排妥当,可能就是累了,便往孩子碗里夹了菜,嘱咐孩子多吃菜别光吃米饭。

饭后,小玉照常回房间继续完成作业,爸爸妈妈在外收拾餐桌餐具,一切那么平静,那么平常。

直到浴室传来哗哗的水声,爸爸妈妈才知道小玉去洗澡了,孩子每天的生活都这么规律有序地进行着。

“小玉呢?”大约半个小时后,妈妈问道。

“洗澡呢。”爸爸回答道,说完突然意识到不对,抬头看看表,孩子进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往常早就出来了。

心里一丝慌乱,急忙喊小玉,但是没有得到回应,跑到浴室门口边拍门边喊,还是没有回应。

爸爸彻底慌了,他后退几步,一脚踹开浴室的门,水汽喷涌而出,扑面而来,待雾气散尽眼前的一幕却让爸爸妈妈惊慌失措。

只见小玉用一根跳绳上吊了,缓过神来的爸爸赶快把孩子抱下来,随后立即拨打120将小玉送往医院抢救。

抢救室外的爸爸妈妈如何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妈妈已经哭成了泪人,爸爸来来回回走动着缓解着内心的紧张与害怕。

抢救室的灯一直亮着,两个多小时,每一分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当最后医生推开房门通知孩子已经死亡,为人父母的那份悲痛欲绝不是谁都能感同身受的。

大好年华的少年就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痛苦留给父母,一向优秀的他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何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死因迷惑不解,结局一意难平!

朱玉的离世带给爸爸妈妈的除了无尽的悲痛还有满腹疑惑,为什么,究竟为什么?

“小玉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回到家话也不多,和我们交流比较少,所以他回来不说话我们就以为他只是学习累了,没有多想。

“谁能料到发生这样的事,一个小孩儿怎么能去上吊呢?

朱爸爸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继续道,“孩子平常很自觉,学习上从来不需要我们操心,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最近是有点下滑,但也不至于……”

“孩子的生活很规律,回来了就按时吃饭、完成作业、洗澡睡觉,没有一点异常”,从爸爸的话中可以看出小玉是一个多么懂事听话的孩子。

这么懂事肯定跟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从朱爸爸的举动就能看出来。

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正常上课秩序,报警后找学校领导老师了解情况都是低调进行,并且只是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做出不妥的出格的举动。

甚至小玉的好朋友问为什么没上学,他怕吓到孩子都只是说小玉转学了。

通过警察的询问了解到,孩子最近成绩确实有点下滑,上周五被老师两次叫到办公室,但是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时间很短,具体谈话内容老师也没有透露。

当天回家问妈妈家里有没有跳绳,妈妈只以为是学校要用,更没多心。

周末孩子在家很正常,所以孩子上吊用的跳绳是周一上学新买的,更可怕的是发现孩子手机里曾查过如何“捆绑自己”。

所以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家长老师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孩子进行了“计划”并“成功”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警察最后判定非刑事案件,就是一起自杀事件。

这样的结果,对于孩子父母来说怎么能够接受啊,不敢想象这一段时间小玉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成绩为什么会下滑?他的厌世心理从何而来?

他把自己的脖子挂到跳绳上时该多痛苦?他那么痛苦都没让门外的父母感受到走得有多决绝?

自杀的结果,不能接受的不止他的父母想必还有看到故事的大家,虽然背后的原因随着小玉的离世已无法知晓,但这份意难平必须让各位家长和学校警醒!

究其根本原因,家校难辞其咎!

事情发生后,最自责的就是父母。

父母永远是愿意为了孩子全部付出的那个人,但是奈何好的父母好的教育不止是让孩子吃好喝好身体好,还有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能这也是很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方,比如朱玉爸爸的种种举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讲道理、善良的人。

事后他很后悔没跟孩子多交流,但是不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

十几岁的孩子还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缺乏安全意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模仿。

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都比较弱,离家出走、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的确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就像小玉,他本身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就比较高。

注重细节,具有高度的聚精会神的能力,专注力比较高,所以他的成绩一向比较好。

但是内向的人不爱说话,什么事都藏在自己心里,心思细腻,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

也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为外部世界所遗忘。

小玉便是很好的例子,当他的成绩下滑后,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计划着自己的解决办法,根本没有向家长求助,结果小事最终酿成悲剧。

那面对内向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自己都有坚强的后盾。

其次,多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和外界进行接触。

然后,主动与孩子平心静气地交流,让孩子慢慢打开心扉,敞开他的世界,我们家长了解了孩子内心才可以对其进行正向的引导。

最后,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小孩子也有心,也有他的烦恼,我们大人认为的小事在他那里就是大事,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想想如果小玉的父母懂这些,能够及时捕捉到他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开解,结局会不会不同?

再者,这么大年纪的孩子就有自己的手机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曾看到无数文章表示,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最典型的是手机游戏让一个个孩子沉溺其中,甚至盲目消费。

手机对青少年的毒害可见一斑,可能小玉的父母觉得孩子听话,比较信任他,但是他也毕竟是一个孩子。

在大数据化的今天他曾搜索过的“自我捆绑”之后会给他推送多少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又会把孩子带到多远,是不是“指引”着他愈发走向深渊?

他对“自我捆绑”的搜索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所以家长的责任是跑不掉的,那学校就完全无责吗?

从事件本身来看,根据记者报道朱玉父母并没有闹学校的意思,只是想要了解真相。

但是学校老师、校方的态度却一幅完全与我无关的做派,极力将自己摘出去,让人很是反感。

学校真的能做到完全无责吗?我们不去追究,想必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评判,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的缺失学校是摘不掉的。

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教育各个学校也该敲响警钟了,特别是死亡教育,正确的死亡教育能让孩子们更加珍惜当下。

我们中国人几乎谈“死”色变,死就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提到死就要呸呸呸去晦气,这跟植根于心底的重生忌死的传统观念离不开。

从古代帝王炼丹,到西游记里的妖怪千方百计要吃唐僧肉都是为了长生不老,我们中国人一直强调“生”,好死不如赖活着么。

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更加逃避了,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死亡造成的破坏,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所在。

学校教育只管知识,不管意识,再加上不良影视文化的侵蚀,暴力、游戏,死之后还可以满血复活啊。

这种非正确途径获取的片面的、错误的死亡观带给孩子们的是对死亡的漠视和冷淡;

更有甚者是对别人生命的不尊重,缺乏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所以作为学校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只有孩子们能够对死亡有一个科学健康的认知,才不会如此儿戏地对待生命。

其实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都可以好好利用做好对孩子们的死亡教育,让我们的未来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

正如朱玉爸爸所希望的,朱玉的事情可以引起各位家长朋友和学校的重视,家校联合来弥补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家长朋友应该学着做安静的倾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学着蹲下来了解真实的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批判者。

只有真正的和孩子做朋友,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完全放下防备,才有机会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完-

编辑 | 阿琰

参考资料

华商连线:《13岁男孩用跳绳自杀身亡,曾在手机搜索自我捆绑信息,孩子父亲:查出原因,公布于众,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父母   孩子   作业   小玉   浴室   爸爸   年前   家长   男孩   发生   妈妈   生命   发现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