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核酸背后的事

00:00

视频加载中...

每日大家在做核酸时,可能只是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却不明白他们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其实道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要实现社会层面清零,全员核酸检测是最有效的策略措施。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他咽部的呼吸道里会留下病毒,核酸检测可以分离检测病毒,当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能够直接证明该人已经被感染。

核酸检测是一种“进行时”检测,只能测出你在采样时是不是健康,另外,病毒存在感染潜伏期和检测窗口期,奥密克戎毒株的平均潜伏期为3天,确诊病例一般在首次出现症状前1-2天,就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与新冠感染者发生有效接触(即被感染),在当天甚至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时基本是阴性,这是因为感染初期,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阳性是无法被发现的,只有反复多次检测,才能及时发现阳性。

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更快,潜伏期更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核酸检测必须及时快速,疾控人员才能定位传染源,跟踪病毒轨迹及时切断病毒传播,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核酸检测有了新的了解?日常的核酸检测背后,是相关工作人员科学的研判和日以继夜的努力。

今天做核酸时,别忘了不小于两米的间隔距离,提前扫码,戴上口罩,再对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核酸   日以继夜   潜伏期   阴性   下限   阳性   呼吸道   体外   口罩   病例   间隔   全员   病毒   努力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