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共享充电宝成“刺客”,只因涨价吗?

共享充电宝竟也成了“价格刺客”吗?最近一段时间,“偷摸”涨价、充电太慢、好借难还……共享充电宝的槽点不断,近日“用1小时却扣费99元”再次引发网友讨论。不少用户反馈,共享充电宝的确解决了大家“手机没电寸步难行”的痛点,但在积累大批用户之后如此大幅涨价,让人难以接受。

图源:东方IC

“价格刺客”这一名头,较早出现在雪糕品类中。消费者从冰柜中随手拿起一支看似“平平无奇”的雪糕,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达十几乃至几十元,钱包和神经瞬间被狠狠“刺中”,这些雪糕因此被冠以“刺客”之名。细究起来可以发现,一些商品或服务之所以被称为“刺客”,与价格高昂比起来,价格不透明、让消费者有“被迫买单”之感,或许才是更关键的原因。

共享充电宝也有这个问题。一方面,与从前较为低廉的价格相比,现在的价格确实有了较大幅度上涨。曾经5毛钱能充一小时,如今3元一小时已很多见,大商圈、旅游景点可达4到6元,个别点位甚至9.9元一小时,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难免有落差。

另一方面,价格上涨了,消费体验却未必如意。有的共享充电宝价格没有在机器上标明,需扫码后才能在手机上查看;如果遇到充电慢、归还难,甚至扫码前后收费标准不一,都可能使消费者付出不合理的额外费用;使用过程中还不时弹出广告,不少存在诱导消费、虚假中奖、收集个人信息等行为……

经营者根据运营成本、供需情况等调整价格,并非不可理解,但仍然要遵循明码标价、尊重消费者权益等底线,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消费者感到被“刺中”,不仅因为意料之外的价格,可能还因为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此外,如果价格高昂或一味涨价,却不能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也会被频频吐槽。

如果某一商品或服务被冠以“价格刺客”之名,恐怕不能只关注其价格,还要关注其是否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至于设定或调整后的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消费者自然会做出选择。

纪玉/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刺客   新民   公平交易   寸步难行   雪糕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   发现   商品   用户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