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库尔肯·马乌列提:做好中欧(中亚)班列的护航人

央广网霍尔果斯11月4日消息(记者罗成 通讯员邱静 徐涛)深秋的新疆霍尔果斯市,气温下降很快,调车组早晚出务已需要添衣保暖,调车指导库尔肯·马乌列提跟在调车组身后,一边观察新职连结员手上的动作,一边盘算着要如何讲解才能让大家更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作业效率。

今年27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库尔肯·马乌列提就职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站,是全站唯一一个“95后”调车指导。 2018年,从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他回到家乡伊犁,在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口岸站,干起了调车工作。

连结员时期的库尔肯(央广网发 郭涛 摄)

到达口岸站的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除了整列,还有通过集拼集运等形式装载着去往不同目的地的集装箱,调车组的工作就是将不同到站班列解体,再把到站相同的车辆连接起来,送往预定发车股道。

调车是个精细活,更是个力气活,平日里翻上爬下风吹日晒,身上还总是脏兮兮,刚分配到车间的大学生干这个,多少有些吃不消,也不情愿,库尔肯却觉得,不踩两脚泥,学不到真本领。他从最基础的连结员岗位干起,跟着师父边学边练,作业技能日益精进,用时两年便被提拔为调车长,又在今年5月进入封闭作业区,首次担任调车指导一职。

库尔肯与调车长一起站在机车上瞭望(央广网发 郭涛 摄)

调车场内车流密集,调车人员作业强度高,如何带好调车班组的同事们安全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保障中欧班列平稳畅通开行,对新手调车指导库尔肯来说颇有挑战。库尔肯根据作业场地、现车分布、人员机具变化等因素对作业环节的影响,着重分析每个点位、每钩活之间的关联性,琢磨出许多减少违章问题、提高作业效率的经验。

“我用的‘跟’这个笨办法,不过却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每逢有新职人员单独上岗作业,库尔肯总要做一段时间的“跟班”,给新职人员“开小灶”。有他兜底,有助于新职人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快速建立起工作信心,班组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库尔肯参加调车组班前会(央广网发 郭涛 摄)

作业时,库尔肯是班组的“顶梁柱”,生活中,他又是大家的“贴心人”,离家求学的经历,让库尔肯比同龄人更善于照顾别人。封闭作业区内,调车班组人员吃住都在一起,连结员余雪丰因休息错过了午饭时间,在群里求助,库尔肯看到后很快就拿着泡面和面包出现在他门前,让连接员很感动;调车长刘林昱休班时感冒,库尔肯替他找来感冒药,每隔三小时查看一次病情,直到他身体康复。虽然进出境班列都要进行防疫消杀,但每次作业完毕,他还是会叮嘱大家认真做好个人消毒和防护,保证大家身体健康。

库尔肯·马乌列提说:“作为口岸站的一名一线作业人员,我深感责任在肩,我要和调车班组的同事们保质保量完成好每一钩编组作业,做好中欧班列的护航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2018年至今,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货量及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单日进出口交车量由2019年的日均9列、最高12列,提高到如今的日均20列、最高27列,需要3至4台调车机昼夜轮转,三班调车人员24小时不间断轮换作业才能保证口岸运输的畅通。

库尔肯与司机一同确认调车进路 (央广网发 郭涛 摄)

如今,库尔肯已和调车班组的同事们在封闭作业区内并肩奋斗140余天,他所在的调车丙班今年前三个季度完成作业量28856钩,1-9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达5246列,同比增长10.6%;口岸过货量达719.1万吨,同比增长5.8%,他们用实际行动保障着中欧班列的运输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中欧   中亚   进路   哈萨克族   霍尔   奋斗者   进出境   作业   班组   日均   区内   口岸   畅通   铁路   人员   青春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