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腾讯合并难解三大后遗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中国联通旗下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腾讯旗下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混改合并、新设合营企业,消息一出、市场反应不一。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强强联合利多;从政府服务角度看,深改加速利好。但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三大后遗症谁来解?

一是联通腾讯合并难免国有资产碎片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之所以都有国字,道理很简单,其企业资本是国家的。中国联通虽然有合资牌照,但国有资产的支配与使用,不只是市场自主决策、符合反垄断经营那么简单,近几十年,见多了“富方丈、穷和尚、吃空皇粮”;“国企吃自己、离岸再转移”。国有资产变相流失一直是百姓之痛。

二是联通腾讯合并导致战略资源私有化。“水、暧、电、气、通”在任何国家都是战略资源,国家投资、国家定价、国家保护、人民受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事关国计民生问题。同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公司,作为国家骨干通信企业,其时刻承担着国家通信设施服务、网络接入等重要保障任务。国企都端着国家饭碗、捏着民生命脉去自己逐利,国家战略之需谁来保障?

三是联通腾讯合并诱发执法监管模糊化。“通信电缆、依法保护”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标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对通信设施的保护。中国联通掌管国家基础通信设施,依法为社会提供通信保障、网络接入、电信增值等业务。而腾讯公司作为互联网私企,本质上是以联通等网络服务商为依托数据通信客户,与我们每个联通的宽用户只是体量上区别,在享有网络服务的同时、也接受网络服务商的规范监督。直白讲,任何一个人可随便删除QQ、微信,但你不能随意割断经过门前的电缆。两家不同性质的企业合并,势必带来执法监管模糊与混乱,如同很难想象铁路总公司与滴滴合并的场景。

“守正创新”,不但要守住正确、更要守住正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腾讯   利多   中国联通   难解   国有资产   后遗症   国企   设施   战略   通信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