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街这家开了13年的猪脚店,让我惦记了整整8年”


“走!八里gai啃猪jio克!”

“那么远?!没好吃我板si你!”

/

藏在八里街的13年老店,靠一口鲜汤一传十十传百

“包包车”司机最熟的地方,就连附近的学生也是常客

招牌猪脚按份卖,“尘土飞扬”的店门口总能坐满人

/



01

关于这家店,先卖个关子


我们统称为八里街的一片区域,由八里n路和川东n路交错而成,七弯八拐的地形,每个路口都长得差不多,找啥都是一顿好找。


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藏着那些只有当地土著才知道的美食,这也是众多桂林人爱来此“寻宝”的缘由之一。



以前打车贵、导航也不太完善,但“包包车”司机能让一切美食无所遁形,哪家好吃,怎么去最近,全都烂熟于心。


“师傅走咩?”“上来嘛!”一脚油门下去干脆利落,保准能平安驶过坑坑洼洼的小道,把你载到盼望已久的店门口。



客人们如是说——

“一上菜就没停下来,我一口气干了两碗饭!”

“汤锅很鲜干锅很香,就连配菜都很好吃!”

“每桌都有一大瓶冰茶,超级解渴!”

“吃饱了还不够,又打包了一份回家哈哈!”




02

好香!这是哪家的猪脚?


三街赵记猪脚/

13年,从8块卖到25块/


▲网上能翻到的最早一条评论


三街赵记猪脚,绝对是八里街最有名的店之一,也许是最火的那些年没有赶上人手一部智能机的时代,所以网络上对它的提及也只是寥寥数言,有不吝赞美的,也有感叹好像不是从前那个味了的……



据说刚开业时,猪脚是8、9元一份,13年过去,价格也与时俱进,不过还是保持在大家很乐意接受的水平。


没变的是,猪脚依然按份卖,现在鲜汤的25元一份、酸汤和黄焖的28元一份,2份起锅,一人一份足矣,一人两三份也不是不行,店里阿姨是实在人,会根据人数来“控制”我们点菜的量。


“阿姨,还有什么点得多的菜,给我们推荐下嘛!”

“啊……你们都要了2个锅了,吃了再讲,莫浪费了。”



这口大锅/

把我炖了也绰绰有余/



为了保证客人们到店就能立马吃上猪脚,后厨在大清早就得开始运作,猪脚送来后洗净切好,8点架锅生火,一次炖出能供应整个中午的量,然后歇歇,等新一批猪脚来了再继续。



早有心理准备的我们,还是被这两口大锅的体型给震惊到了,炖汤的还好,它主要是高,纯如白玉的汤就是由猪脚、葱捆、一些香料熬出来的。



猪脚炖好后得捞出来放在一旁备用,以免泡得太烂影响口感,啃起来不得劲。上桌时再装进小锅里倒上汤,撒一把葱花提鲜。



用来黄焖的锅,个头是真的大,盖一开,肉香、豆香、笋香……混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冲进鼻孔,给人香得拿相机的手都抖了起来。



一大勺捞下去,汁水和肉皮的摩擦声都能清晰地传入耳中,这诱惑实在是抵挡不住!菜已经上好了,开吃开吃!



没有故事/

纯靠积攒的口碑服人/


▲午市结束后,赵大哥坐在店内休息


老板似乎是对媒体宣传有些排斥,也怪我们到店时没跟他当面聊聊,总之通过电话没了解到什么关于这家店的故事,只知道老板和主厨赵大哥同姓,好似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做猪脚的手艺靠自己琢磨……


既然这样,那就专心干饭吧!



03

鲜汤和黄焖,都得尝尝!

两大招牌/

难以被替代的味道/



黄焖猪脚和鲜汤猪脚,13年来人气居高不下,来这吃饭基本都是为了它们,新出的酸菜汤锅猪脚始终屈居“二线”。



老顾客可以看心情选,住附近的可以今天吃一种明天吃一种,如果是慕名第一次远道而来,建议多叫几个饭搭子,把两种锅都尝尝,一次到位!



也许是最开始来的客人都爱喝酒,所以不论汤锅干锅都配了花生,另外干锅中还加了笋干和豆皮,汤锅中还加了油豆腐和冬瓜(或萝卜,看季节),一锅料瞬间就丰富了起来,有种买一送三的惊喜。



上好的汤/

不烫菜简直可惜了/



鲜汤猪脚的精华似乎都浓缩在了汤里,光汤就能喝大半锅,还好不够可以再加,不然想烫菜时都已经见底。



原汁原味易脱骨的猪脚啃到停不下来,肥瘦相间得恰到好处,油豆腐入口爆汁,冬瓜软糯香甜,嫩豆腐带着纯朴的灶火味。



觉得太清淡的可以蘸点秘制辣椒酱,对于不怎么吃得辣的人来说还是蛮辣的,重口的朋友可以放心食用。



根据网友推荐,结合个人喜好,我们点了嫩海带苗和油炸芋头两个烫菜,喝够汤之后就倒进了锅里。



油炸芋头应该是生炸的,有些表面一层还开了花,煮久一点把泥土味蒸发掉,咬一口就是桂林人熟悉的、引以为豪的感觉。



芋头好吃是理所应当的,海带苗和猪脚汤如此般配是我们没想到的。舌尖触感顺滑,嚼起来薄脆,吸一口吧唧几下,不知不觉一整盘就给捞光了。



百搭黄焖/

“我看他们都这么吃的”/



微辣的黄焖猪脚,配上脆脆的花生和笋干,再来点切成丝的豆皮,油水丰厚却又很干爽。



这锅吃下来,一人一份猪脚够不够不知道,一人一份米饭肯定是不够的。



吃干锅想加菜的话,建议来份炒菜,价格公道,料也挺足。不知是不是辣椒用完了,这“辣椒炒肉”竟是用青椒炒的,没什么辣味,但有些妙用。



吃完芋头和海带苗,二狗就惯性似的准备把生菜往汤里倒,被豆沙包制止了,理由是:“旁边那桌的大哥都是下干锅里的,我们应该学一下。”


好的,先观摩一下大哥们的操作吧:吃掉一些猪脚腾出空间后再把生菜放进去,调好火,然后开始翻炒……



叫我模仿,我偏要超越,还剩一些白米饭和辣椒炒肉,干脆都利用起来。



别说,这锅“黑暗料理”还真不错,试过的都心满意足。




04

平凡烟火气最抚人心



平心而论,虽然很喜欢三街赵记的猪脚,但要说味道有多么多么惊艳,也算不上,或许是印象中每次来都爆满,或许是在这里留下过的美好回忆,或许它是当年在升学压力下为数不多的慰藉……反正滤镜是少不了的。


不过对于常客来说,吃三街赵记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就为它下饭、实惠、氛围好,真爱粉们挤着午休短短的个把小时也要来解馋。



点根烟、喝点小酒、扯点板路,市井、街头的气息,总能带给人们轻松、闲适的感觉,好像吃完这一顿,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一个中午,前前后后也就十来桌客人,两大锅的猪脚却卖得一点不剩,再去看时连锅都刷干净了,原来是专程来打包的人不少,由于没有合适的饭盒,都是拎着塑料袋连汤带水一起领走。



也许是去的时间不对,期待中人满为患、热火朝天的场景并没有重现,但看到这样一家满载回忆的老店依然在开门迎客时,还是会由衷地欣喜和感动。


或许能派上用场的用餐Tips:

①每桌都会送一份生菜和豆腐,点了汤锅会默认把豆腐下进去,不需要的话提前说。

②一定要在烫菜之前喝汤,烫过菜后的汤就不是那个鲜味了,汤不够可以加。

③大口啃猪脚的时候要小心碎骨头,一激动磕了牙划了嘴就不太妙。

④用电磁炉加热时注意火候,多翻翻,别(像我们一样)烧焦啦!

⑤天冷了开始上热茶了,要喝大瓶冰茶可以问阿姨要,免费的哟~


写在最后

▲摄于2014年4月


从决定写这家店开始到采编结束,二狗都不太敢确定这是读高中时来过的店,一是因为不认路且吃了几次都没留意店名,问当时同去的人也记不清了,二是因为这些年八里街变化不少,印象中“脏乱差”的街巷如今已算得上干净整洁,但也令久别重逢的人感到有些陌生。

上次来吃猪脚是8年前,高二时我们班在年级辩论赛里拿了冠军,班主任特批去搞一次庆功宴,于是我们拿着一沓请假条屁颠屁颠地坐上校门口的漏风包包车,吃着漫天的灰尘一路摇到店里,还偷偷开了几瓶啤酒……突然想起是拍了一些干杯照片的,怕被老师知道又想留个纪念,于是偷偷锁在了QQ空间的相册里,翻出来对比之后,没错就是它!

记忆中,三街赵记不仅是风靡校园的美味,也是八里街人心领神会的地方,一句“吃猪脚吗”就能得到一众响应,不用讲店名都知道是它。依稀记得2014年时猪脚还是18元一份,有同学过生日、拿奖学金请客就喜欢来这,好吃、实惠、不够再添!

毕业时老师那句“这很可能就是你们此生的最后一面”,谁也没当回事,再回首,当时同吃一锅猪脚的人,早已相距天南地北,好在曾经谈天说地意气风发的少年,都还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7岁时总觉来日方长,即将27岁时又觉得人生太短,算不准到了37岁、47岁,心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与其想太多,不如珍惜眼前人、着手眼前事,像想吃猪脚就该马上去吃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猪脚   店门   汤锅   大锅   芋头   生菜   包车   海带   豆腐   好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