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的由来 中国荣成旅行笔记(连载八)


** 一个字引发的思考 **


(中我岛古村)

关于“南我岛”、“中我岛”、以及“北我岛”的村名,我一直很好奇,不是一座在水中央的陆地为什么要称作岛?


因为词典里,“岛”的解释是“在海洋里,或者江河湖泊之间,被水环绕的陆地,才能称之为岛。”

可这三个村子,只是在海边而已。


另外,为什么村名中间有个你我的“我”字?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带着疑问实地探访,走了一圈后发现这几个村子离海边很近,近的抬脚就到,几个村子都在距离海湾很近的陆地上,以农业、渔业为生,而且有码头,所以,这个“岛”字能理解,但是一直不理解为何有个你我的“我”字?


村民告诉我,这个你我的“我”,是从倭寇的“倭”字演化而来。


在唐宋以前,从汉朝开始,一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中国人把日本人和日本国叫作倭人,倭国。


这几个村子濒临黄海,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这一带就有日本人,也就是倭寇骚扰,只因为元朝末年,中国国内战争连绵不断,朝廷无暇顾及,倭寇侵扰没有形成气候,因而没能引起朝廷的注意。


而到了十四世纪的时候,正处在日本南北朝时期,日本的持明院统,通过各种手段将大觉寺统打败,于是日本出现了很多落魄的武士,又因其国内战乱频发,流民众多,故此,结伙出海抢劫,形成了海盗和盗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倭寇”。


他们在海上为非作歹,而且胆子越来越大,有的就渡海跑到了中国,在中我岛这一带登陆,以此作为据点,而那时在这里定居的中国人比较少,所以老百姓把这里叫做“倭岛”,也就是倭寇所在的地方。


明朝洪武年间,大明帝国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明军在辽东全歼倭寇。从此海防能平静一些。

可是到了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期,在封建诸侯的支持下,日本的海盗和中国的海盗王直,徐海勾结在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一带又开始明目张胆地抢夺土地。“倭患”成了明朝最头疼的事情。


大明帝国意识到“倭患”的严重性,海防不能没人驻守,更不能没人屯田,当然,也不能光靠军队,所以,朝廷听从戚继光的建议,给这里迁徙移民,于是,便有了云南人迁徙到这里的传说。

这个我也是从中我岛村民、老王大哥嘴里听到的故事。

也有的资料跟老王大哥说的不一样,说在元末的时候,就有王姓云南人迁徙到荣成

另外,老王大哥告诉我,说你仔细观察,这里的人喜欢双手倒背交叉放到身后,云南人就是这样。

呵呵

这个我还真没有注意到。

估计都是老年人这么走路,年轻人应该不会。

到了1940年,国民党执政的时候,俚岛这一带又被日本人占领,日本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里,再一次成了老百姓嘴里的“倭岛”。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将“倭岛”更名为“中倭岛”,加了一个“中”字,代表其方位而已。另有“南倭岛”、“北倭岛”。

到了1981年,荣成政府将倭寇的“倭”字,改为你我的“我”字,据此,三个村名更名为“中我岛”、“南我岛”“北我岛”。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村名”反映了一个古老村落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中国   大明   明朝   海防   倭寇   日本人   日本   朝廷   陆地   村子   由来   名字   旅行   笔记   荣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