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身未婚,还是“同性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热爱吗?

有人认为米开朗基罗之所以终生未婚,是由于其貌不扬,导致他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结。在文艺复兴这么一个讲究容貌漂亮和仪容的时代,米开朗基罗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不讨人喜欢。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

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

说米氏是同性恋,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最后的审判》、《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大卫》

《大卫》

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甩石头”,右手下垂,似握拳,头部微俯,怒目裂刺的直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更富有吸引力,从思想效果上说,雕塑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


局部


局部

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肌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自然。同时对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上夸张加长,手和脚稍大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正常的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历史的裁判,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了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而色彩的巧妙使用,又使壁画具有了戏剧性的紧张。

局部

米开朗基罗艺术中的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创世纪》

《创世纪》

亦为“创造亚当”,1508年至1512年之间,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了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创世纪》,表现出他在绘画上的独创性,天顶画中同样是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

局部

人的生命的表现为两只手接触,在《偷吃禁果》中才有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情感,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在《洪水》中则是充满了戏剧性,一系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露的是人的信心

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拉斐尔   伟力   芬奇   亚当   大卫   天顶   创世纪   戏剧性   同性恋   局部   题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