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威:刘墉笔下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浓墨宰相,他的书法写得极好,当时人人以得到他的墨宝为荣。传说求字的人多,后来连他的夫人写的字都与他的惟妙惟肖,有时还成了捉刀人。他的名字叫刘墉,号石庵。而现代有一位和他同名同姓的人,不过这位刘墉有画家、作家和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但不是宰相。他的文章曾收入海峡两岸的教科书里,像《你自己决定吧》就经年收入台湾初中的课文中,而《父亲的画面》则收入大陆小学的课本里,对于青少年的影响甚为深远。

刘墉画:野薑花、木芙蓉、樱花和昙花

10月8日,我到台北温州街“大院子”,参观刘墉《画我童年》的画展,我把照片贴到微信的朋友圈里,即有大陆的朋友留言:“知道他的时候我在念书。”是啊!刘墉的书浅白易懂,是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了,因为在每一则的故事里都会给人正面的力量,足以审视自己、面对自己和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而我很佩服刘墉的一点,是他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那么多年,他默默地在大陆捐建了数十所希望学校,使失学的小孩有书可读。给他们鱼吃,不如教他们钓鱼,因为只有藉由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刘墉著作

说到教育,刘墉教育自己的一双儿女,靠的是老祖宗的智慧——“刚柔相济”,因此他教出了两名优秀的子女:刘轩和刘倚帆。他对刘轩说:“你有本事真的考个零分,我就服你!”的故事最为人乐道。刘轩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如何做完整张考卷,却又能写出与正确答案完全相反的答案。他最后真的得了零分,但其实他也同时得了一百分,这下他才知道中了父亲的计谋。

刘墉19岁作品

刘墉的著作等身,文名固然响亮,其实他的画作更是不同凡响,因为他是正统师范大学美术系出身,只是他的人文素养深厚,加上笔下功夫扎实,所以他的作品即便是信手拈来也都气韵非凡,更多的是流露出一股浓厚的文人气息。我藏有一帧他在1968年画的山水扇面,山石为岸,笔到意随,小舟人物虽只几笔勾勒,舟夫撑兰桨击空明,舟前二客则闲适自在,似凭虚御风,遗世独立。这绝不像一个19岁学生的作品,别人说刘墉是早慧的天才似不为过。先师汪中先生曾为他大四时所画的《谿山雪霁图》题上明人沈周的雪景诗,可想亦对那时年纪轻轻的刘墉非常看重。而我第一次看见刘墉的真作,是在江应龙先生所居的青田街5巷5号的一幢日式的老房子里,在对着大门的廊楣上就挂着他的画,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童年暮霭

如今在这大院子里,可以近距离一口气饱览刘墉近年来的作品,是一件快事。刘墉说过:“半个世纪画下来,我愈觉得花鸟和人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餐风饮露,吞吐日月,爱恨交织。”所以他画的没骨花鸟,不管喜鹊宿鸳或螳螂游蜂,都有故事。那晴空春樱、夜月幽昙、水湄姜花等等,更是摇曳多姿,花香透纸可闻,如人立静院,坐花四围。但当我站在他《童年暮霭》《龙山寺庆元宵》几幅巨作前,竟恍惚跌入时光隧道,看得见万家灯火,听得见人声鼎沸,而小学生的刘墉就在那日式房舍的巷弄里穿梭嬉闹。或许这正是刘墉笔下感人的地方,藉由他彩笔重塑往昔,引人一起回到那矮屋田畴四野的台北。(叶国威)

龙山寺庆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刘墉   庆元   青田   零分   笔下   餐风饮露   暮霭   台北   宰相   藉由   花鸟   童年   收入   故事   作品   叶国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