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升空,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10月31日15时37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托举梦天实验舱升空。之后,梦天实验舱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组建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块积木”即将就位。后续,梦天实验舱还将进行平面转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即将完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完全投入运转指日可待。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起飞重量约23吨,可为航天员提供超过32立方米的工作与活动空间。

作为中国空间站第二个科学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梦天实验舱将与空间站其他两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合民表示,梦天实验舱聚焦高价值的在轨科研,是空间站得以实现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工作的关键核心载体。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a SpaceStation)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其“T字构型”建造任务。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建成后总重量可达90吨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空间站建成后,将显著提高我们探索太空的能力,稳步走向星辰大海!

无论我们探索的脚步走到哪里,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如食物,水,温度等等都是必须要有的,而氧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那么,太空中利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呢?

太空空间站中,宇航员呼吸的氧气是通过两种方式产生的。第一种是直接携带地面氧气罐,第二种则是通过空间站内的化学反应生成。

1、氧气瓶携带氧气:例如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纯氧。

2、电解水:通过吸收站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宇航员尿液汗液等,进行电解产生氧气。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中国的天宫一号太空站,和平号空间站早期,都有采用电解水制氧,氢气可以进行回收参与燃料电池工作,化学反应生电并且生成水。

3、固体氧气发生器:用碱金属过氧化合物等化学物质释放氧气,同时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

而在地面上,由于绿色植物和蓝藻等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排出氧气,使得地球大气中充满着氧气,时时刻刻的呼吸让我们甚至忽略了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空气中氧气的占比大约是百分之二十一,这个浓度对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非常合适的,而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或者到高原旅游的旅客,则需要额外的氧气补充,就需要用到活力氧了,瓶子里充装了99.5%纯度的医用氧气,随时随地满足吸氧需要。当然了,如果仅仅是想feel一下吸氧的感觉,那也是完全可以来一瓶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空间站   中国   构型   科学实验   宇航员   收尾   氧气   太空   实验室   阶段   工作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