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9年三野参谋处长返乡探亲,才知65岁的母亲已成四野连级干部

1949年5月12日,三野发起上海战役。汤恩伯为了守住上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数不清的明堡和暗堡,并在前沿阵地埋设了铁丝网和地雷。汤恩伯亲自视察后,对这些防御工事十分满意,称之为“钢铁防线”,并豪言要在上海“至少坚守6个月”。但此时的国军,已经兵无斗志,根本就不是三野的对手。仅仅用了16天时间,三野就解放了上海,汤恩伯带着数万残部狼狈逃窜。

汤恩伯

上海解放后,部队有了几天的假期,时任20军参谋处长的蔡群帆决定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回老家一趟,看望自己9年未见的母亲。蔡群帆是浙江宁波人,在上海读书期间参加了革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被派到青浦,担任工委军事部长。一年后,又被派到江抗担任大队长。在之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蔡群帆率部多次和日伪军作战,主要以伏击和夜袭为主,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由于表现出色,1943年年底,蔡群帆调任金萧支队支队长。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金萧支队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一百多次,歼敌2000多人。巩固扩大了诸北与金义浦兰抗日根据地,并创建了路西根据地。部队也由最初的800多人发展到将近2000人。抗战胜利后,蔡群帆进入华野一纵任职,跟随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

1949年5月初,三野解放浙江,自己的家乡获得了解放,蔡群帆很激动,也很想回家一趟,看望一下的母亲。但当时的战斗任务很重,三野一路追击残敌,并准备发起上海战役。蔡群帆身为一纵的参谋处长,要做的工作也很多,根本抽不出时间,因此就没能回家。现在上海解放了,部队也有了几天的假期,蔡群帆终于有机会回家探亲了。一路上,他的脑海里都是和母亲相逢的画面。

然而当他回到老家后,却发现院门紧锁。隔着门缝往里一看,院子里面长满了杂草,显然很长时间都没有人住了。蔡群帆心里发慌,急忙向邻居打听母亲的去处,但一连问了好几个老人,都说不知道。难道她老人家出了什么意外,已经不在人世了?要知道日军侵占浙东后杀害了不少进步群众和新四军家属,母亲会不会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遭了小鬼子的毒手?想到这里,蔡群帆心里十分难过,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

正在他伤心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军部用专线打来的电话,说他的母亲正在军部等着和他相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日军侵占浙东后,不仅在沦陷区内疯狂烧杀抢掠,还大肆迫害革命群众和新四军家属。组织上为了保护蔡群帆的母亲,派人把她接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当时蔡群帆正带着部队四处转战,对此毫不知情。蔡群帆的母亲名叫杨凤珠,十分勤劳和善良,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不久,她就参加了支前工作,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抗战胜利后,杨凤珠又跟着部队来到了东北,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被服厂工作。由于表现突出,解放战争末期的时候,她已经成了被服厂的连级干部。后来四野大军南下,途中杨凤珠得知了三野解放上海的消息。她知道三野的前身就是新四军,于是急忙向部队请了假,来到上海军管会找儿子。陈毅得知这件事后很感动,亲自接待了杨凤珠,并承诺只要她的儿子还在部队,就一定帮她找到。

但由于杨凤珠不知道儿子此时的职务,因此查找起来很麻烦。好在陈老总脑子转得快,他认为蔡群帆有文化,参军的时间也比较长,职务不会很低。于是就让人在三野团以上干部名单中查找,果然很快就找到了蔡群帆。得知他已经返回老家探亲后,陈老总立即让人用专线通知他回来,分别了9年的母子终于相聚。1956年,蔡群帆被授予大校军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浙东   母亲   被服厂   伪军   军部   山东   参谋   处长   上海   战役   部队   四野   儿子   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