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馆里“藏”文物:有米之炊靠老乡

来自:前线客户端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一场最激烈、最残酷的生死对决,是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进行的一场血与火的大搏杀。在塔山阻击战中,英雄的塔山人民不畏牺牲、舍生忘死,全力支援前线,为东北野战军取得塔山阻击战乃至辽沈战役的胜利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条带着9个弹洞的粮袋,就是最好的见证。

赵炳南在塔山阻击战中送粮用的粮袋

1948年10月10日,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打响了。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当地群众担负起为部队供应粮食的任务,他们昼夜不停地捣米磨面,保证了前线战士们吃饱吃好。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在塔山铁路桥头堡阵地,国民党军猛烈的炮火切断了运粮通道。在阵地上与国民党军厮杀了一天的战士们,却还没有吃上晚饭,乡亲们焦急万分。当阵地上的枪炮声渐渐地稀落下来时,塔山村的中医大夫赵炳南果断地拿起这条早已准备好的粮袋,灌了一口袋高粱米扛上肩,趁着夜色,飞快地向前沿阵地的伙房跑去。

眼看着离伙房不远了,忽然被国民党军发现,“哒、哒……”一排机枪子弹兜头扫了过来,赵炳南赶紧把粮袋当作掩体,卧倒在地上。与此同时,坚守在塔山阵地上的战士们立刻组织还击。不一会儿,国民党军的火力被压住了,赵炳南瞅准机会,一纵身跳了起来,把粮袋扛上肩头,撒腿跑进了伙房。正在为无米下锅而犯愁的炊事员小李,看到赵炳南扛着粮食来了,真是又惊又喜,连忙跑着迎了上去,一把从赵炳南肩上抢下粮袋,说:“多危险呀,大老远的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一袋粮,却都洒在道上了!”赵炳南低头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粮袋,好家伙!一条口袋上竟被打出9个窟窿!一大袋粮食只剩下小半袋了。赵炳南冲着小李笑了笑说:“小李,你别着急,大哥还给你们扛去。”话音没落,赵炳南已经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了。

塔山阻击战的硝烟已经散尽,如今,这条带着弹洞的粮袋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其蕴含的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内涵和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军民鱼水之情,却深深感染着后人,启迪着后人……

作者:李梦璐,辽沈战役纪念馆
编辑:钟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辽沈   革命战争   粮袋   伙房   阻击战   国民党   阵地   战役   老乡   前线   文物   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