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还是增税?新首相想修复英国经济没那么简单

(小尘4x/图)

2022年10月25日,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Rishi Sunak)前往白金汉宫拜见国王查尔斯三世,现年42岁的苏纳克正式就任首相。

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首相,也是该国近两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毫无疑问,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离开白金汉宫后,苏纳克在首相官邸外发表简短讲话,又一次强调英国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

从政前,苏纳克曾是一名印度裔投资银行家,他的妻子则是印度科技业亿万富翁的女儿。因此,苏纳克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富有的唐宁街10号主人之一。

据《泰晤士报》估计,苏纳克夫妇的家庭资产超过8亿美元,跻身英国最富有的个人或家族排行榜前250位。当前,多数英国民众正在受高失业率、高通胀率之苦时,他的富有并不会为其支持率加分。

“买牙膏还是开几分钟暖气”

但苏纳克获胜的消息传出后,英镑还是一度小幅上涨。外界普遍希望,他审慎的财政政策以及更偏重技术官僚风格的治理方式能够安抚不安的资本市场。

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正遭受着能源价格飙升和经济衰退的双重灾难,特拉斯(Liz Truss)政府一度推出“自由市场议程”更是雪上加霜。

这位常以“铁娘子”形象示人的前首相执政仅45天,其推出的“迷你预算案”主张大规模减税,不仅未能刺激英国消费市场,反而引起资本市场动荡,还引发本党议员的反叛和民众的恐慌。

“这个国家的确需要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来负责了,一个知道真正民生艰难的领导人,而不是从26楼往下看的政客。”一家冰淇淋店员工海泽尔·华莱士也抱怨,“不论什么都在涨价,已经到了适者生存的时候。”

油价飙升,不仅让更多的伦敦民众选择乘地铁出行,不少家庭也放弃燃烧天然气采暖,而是购买了更经济的电热毯。

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价格上涨。英国能源监管机构10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该国有两百多万户家庭拖欠电费,打破了二战以来的历史纪录。三天后,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也公布数据称,45%的英国成年人“很难或有点难”支付能源账单,而在三个月前这一比例为40%。

这段时间以来,英国国家统计局总是放出一个又一个悲观的消息,2022年9月,该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1%。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不少英国家庭选择在冬天少买衣服、少开炉子,只买必需的食品。

不少英国民众的生活还面临着更多的难言之隐。民调公司YouGov与一家名为“卫生银行(The Hygiene Bank)”的慈善机构发布报告称,大约有315万人处于“卫生贫困”(hygiene poverty)状态,而英国总人口只有6700万左右。

所谓“卫生贫困”是指无力购买香皂、洗衣粉、除臭剂、卫生巾等卫生用品。在2200名受访者中,大约有25%的人表示没有使用厕纸或香皂,30%的女性则表示无力购买卫生巾。

一名已婚女子说,“以前,我每隔一天洗一次头发,现在每周洗一次。我没钱再买沐浴露,洗澡用的是洗发水里的泡沫。”

不少受访者时常在“买牙膏还是开几分钟暖气”之间犹豫不决。

“我原本认为,人们不会像缺乏燃料和食物那样出现这种情况。事实却是,当你不打开暖气或去食品银行申请食物必需品时,你在几周前就已经停止购买基本卫生用品了。”英国“卫生银行”首席执行官露丝·布洛克(Ruth Brock)不无担忧地说。

从“迷你预算案”到节流、增税

人类身处困境时,难免会寄希望于英雄的现世,42岁的印度裔首相苏纳克就被寄予“拯救英国经济”的厚望。

“他(苏纳克)确实警告过保守党,在她(特拉斯)的领导下会出问题,但没有人听他的。”69岁的戴维·史密斯是一名装修油漆工,他深饮一大口啤酒后说,“苏纳克会有出色的表现”。

从个人成长经历来看,苏纳克确实擅长家庭理财。他出生在英格兰南海岸的南安普敦,父亲是一名全科医生,母亲则经营一家药店。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财富支撑,苏纳克的高中就读于治学严谨的温彻斯特学院。在牛津大学,苏纳克又系统地接受了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教育。

大学毕业后,苏纳克相继进入知名跨国银行控股财团高盛和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工作。其间,他又取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

在那里,苏纳克结识了他的妻子阿克沙塔·穆尔蒂,后者的父亲是印孚瑟斯(Infosys)创始人纳拉亚纳·穆尔蒂。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苏纳克的岳父被估计有45亿美元的财富。

苏纳克的政治生涯始于2015年5月。当时,他被选为里士满的保守党议员,相继担任商业、能源、工业、住房以及财政等领域的议会秘书。

2020年2月,苏纳克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当被问及将如何扶持被新冠疫情重创的英国经济时,他回答“不惜一切代价”。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苏纳克有机会赢得更多的政治声望。其间,他发放了数十亿英镑的财政补贴,用来帮助那些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失业的人。

但2022年7月5日,苏纳克主动请辞财政大臣一职,并直言对约翰逊内阁“没有信心”。两天后,约翰逊宣布辞去首相一职。

苏纳克是热门的首相人选。在这一轮保守党内部党魁的角逐中,苏纳克一路领跑却输给了特拉斯。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认为,苏纳克也卷入了约翰逊内阁的“派对门”,他被曝在2020年6月违反防疫规定被警察开罚单,这是其与首相宝座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

就任首相后,特拉斯大张旗鼓地推出大规模减税计划,并美其名曰“迷你预算案”。苏纳克则讽刺其为“童话经济学”,并公开表示,他宁可输掉党魁之争也不会“靠虚假承诺获胜”。

仅45天后,特拉斯就黯然离开了唐宁街的首相府,成为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短的首相。

“让保守党团结起来”“我们的目标是解决英国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截至发稿时,苏纳克内阁并没有推出“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同于特拉斯推崇的大规模减税政策,路透社认为,苏纳克将采取保守的经济政策,将重点放在控制财政赤字上,其“动刀”的对象不排除医疗、教育、国防、福利等“政治敏感领域”。

但是,这很可能会招致英国底层民众的不满。2021年,英国政府的公共财政缺口就已经超过400亿英镑。

从2022年7月辞去财政大臣至今,苏纳克至少三次公开主张“增税”,但他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这很可能惹怒英国的富裕阶层。

何况,苏纳克本身就处于上流社会。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他不仅在昂贵的“Peloton”牌健身机上锻炼身体,还被拍到身着500美元的“Prada”牌麂皮鞋,公开使用200美元的“智能控温”马克杯。

在伦敦、约克郡选区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苏纳克与妻子穆尔蒂还被曝拥有大量房产。2022年4月,穆尔蒂以“非定居者身份”(non-dom)而没有在英国为其海外收入纳税,这一度受到媒体的广泛批评。

为了平息众怒,穆尔蒂当即宣布将向英国政府缴纳海外收入所得税。

可选的政策菜单非常有限

“这可能要取决于人们看到他(苏纳克)将怎么做。”伦敦国王学院欧洲政治学教授阿南德·梅农说,“如果看上去他是在保护特权和富人。那么,他的下场同样也会很狼狈。”

保守党内部也有批评人士质疑,“这位百万富翁是否真正懂得普通英国家庭面临的生活成本危机的严重程度。”

不论特拉斯政府的减税案,还是苏纳克首相主张的增税、节流,就在政界为如何切蛋糕而争论不休之际,英国正走向严重的经济衰退。

英国有数以千计的企业破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2022年第二季度,该国就有5629家企业破产,平均每10家企业就有一家面临破产风险。

这远高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当时,英国政府提供了大量财政援助,为中小型企业保住工作岗位。但英国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不可能为企业长期提供财政庇护。

综合产出指数初值是衡量英国私营部门活力的重要指标。标普全球公司和特许采购与供应协会共同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10月,综合产出指数初值已降至47.1,英国的经济活力降至2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英国的商业信心业已崩溃,已经跌至25年来的罕见水平。”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的首席英国经济学家塞缪尔·图姆斯认为,英镑走弱、能源成本高昂、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是导致市场悲观情绪的主要原因。

2022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2023年,英国将成为七国集团(G7)中增长最缓慢的国家。

英国政府可选的政策菜单非常有限。约翰逊政府已对居民家庭提供了大笔补贴措施,包括400英镑的能源账单补贴以及每年330英镑的个人减税。

但汽油、牛奶、奶酪、鸡蛋、食用油等基本食品的价格比一年前翻了一番,英国各大行业工会继续呼吁加薪,但大量企业运营成本上升、濒临破产。

劳资双方的谈判失败,导致伦敦地铁、英国铁路等不少工会纷纷举行大罢工,反而恶化了原本糟糕的经济形势。

“(如今,)就像2010年代的财政紧缩政策,造成了经济低增长、零生产率以及低迷的投资。”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席托尼·丹克的话,“这个国家可能会再次陷入类似的恶性循环。经济没有增长,你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年复一年加征税收、削减开支。”

“更像是人类抢走了机器人的饭碗”?

过去15年间,英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落后于周边邻国,但许多人将其归因于技能、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不足。

在历史上,英国是一个引领工业革命和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创新型国家”。

“(英国的能源危机)是一场由不止一个问题引发的经济危机。其实,英国是北海的天然气和石油生产国,原本不那么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伦敦能源信息中心主任穆斯塔法·巴扎尔坎(Mustafa Bazarkan)还认为,大批企业破产是“英国脱欧后一系列因素的自然结果”。

英国的科技创新日渐缓慢。仅在能源领域,化石燃料仍占英国能源结构的75%。在欧盟,这一比例为50%左右。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导致英国极易受到能源危机的冲击,英国还跟随美国对能源大国俄罗斯采取了制裁政策。

如今,英国还被认为是去工业化、去增长和诋毁移民的“黑暗三位一体”的反面教材。美国《大西洋月刊》文章认为,英国“脱欧”只是切断了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开始,为一场周而复始的政治闹剧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创英国,使其从“日不落帝国”沦为二流国家。

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欧洲大陆的多数国家都要缓慢。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展开了一场全国性辩论:为什么落后了?

当时,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主导下,英国解除了市场管制,金融业力压工业逐渐成为经济中的一颗明珠,英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世界银行家”的跨越。

但好景不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英国经济又一次受到重创,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下滑。但是,保守党政客将其归咎于外来移民和国际竞争。于是,“脱欧”、反移民等政策相继出台。

在日渐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历史上颇富侵略性的英国却日渐走向经济封闭。如今,还有不少英国媒体和民众抱怨“被机器人抢走了饭碗”。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03年至2018年,该国的自动洗车机使用量下降了50%,而人工手动洗车则增加了50%。

“这更像是人类抢走了机器人的饭碗。”英国经济学者邓肯·韦尔登不无讽刺地说。

两度走在工业革命前列的英国,其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如今也远低于其它发达国家,生产效率较低。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20年,英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为100个,机器人使用密度低于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康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英国   白金汉宫   首相   英国政府   约翰逊   国家统计局   预算案   保守党   伦敦   经济   英镑   机器人   民众   财政   能源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