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一、放弃“教”的角色

教师要参与到小组或者个体的学习中去,成为一名共同学习者。

如果总认为“自己都准备好了,都知道了”,那么在课堂上,你就会成为一名真理评判者,成为辨别对错的法官。你就会有筛选的倾听孩子的办法和想法是否是符合自己的意思,是否符合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孩子不是在学习了,而是在猜测你到底想让我们说什么呢?很明显这是假学习、假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了你的对立面,他们思考不再是学习,而是迎合你的想法。显然,你与学生站在两支队伍中了,很难成为学习伙伴。

教师成为一名共同学习者的步骤:

第一步:每天或每周连续参加一个小组的学习与交流;

第二步:在组中担任一个角色,与大家平等交流;

第三步:在交流中成为讨论者身份;

第四步:尽量不做总结式发言,不做强者。


二、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当你放弃自己“我都会”“我来教”的想法之后,你就会全身心地去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时的倾听不再是法官式的倾听,而是以学习者的心态倾听了。

此时,你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思,试着理解他们的思考的合理性,你也不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了。你发声的频率在减少,导致孩子发声频率的提高,这样的交流更趋向于平等。谁不想让别人倾听自己的想法呢?孩子自然容易成为教师的学习伙伴。

教师成为倾听者的具体策略:

第一步:教师在倾听时,做到侧耳倾听;

第二步: 教师在倾听时,做到表情倾听;

第三步:当学生打断时,手指示意,我在倾听,别打断我;

第四步:我没有听明白你们的意思,能再解释一次吗?

第五步: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第六步:我也是一名学习者,本节课也会有收获。

教师的倾听能够让孩子们更专注、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感受到对自己观点的尊重与重视。


三、理解包容每一个想法

在人际交往中能成为伙伴和朋友的人,也是能够彼此理解、有共识、有争论的人。所以对于孩子的观点不要急于否定,先认同,让孩子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更多使用理解性语言。

教师经常用理解性语言,学生会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被欣赏的幸福。同时也培养其他孩子去接纳理解别人观点的习惯。时间久了,课堂上弥漫的是真正的交流,而不是你对我错的争论。


四、给建议、不评判

评判和建议对学生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评判隐含着一种最终裁决的意味,常常是针对过去付诸的努力。而建议是个人的看法,倾向于展望未来。建议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可以展开共同的对话。

只有理解儿童,读懂儿童,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接纳你,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只有我们要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队伍中去,平等与孩子交流,才能与孩子成为学习伙伴。


教案的革命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 学生教辅学习书籍 老师学 ¥32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伙伴   教师   学生   学习者   心地   法官   频率   平等   队伍   想法   角色   观点   小组   建议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