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夫妻夜话“老年大学”

张存超/文

(图片来自网,如侵立删)

这人,半辈子都与村民打交道,像我,如今还在进行中。大白天忙活村事,开会时一帮,防火时一帮,宣传时一帮,进组入户时一帮,谈笑时一帮,催我要报表的一帮,吵闹的一帮,调解的一帮,赔钱的一帮,点赞的一帮……,每一帮人中总少不了有我,一天匆匆而过。心中最美时光当然是在晚饭后,因为被一浪接着一浪冲昏了的大脑轻松时刻终有时!读读好友佳作,写写作文,再进入桐城市老年大学App,身边还有个女“同学”作伴,乃唯美的享受!我是我,妻子是妻子,生来式样不同爱好也有所不同。我爱书画、阅读、写作之类,她爱看厨艺、化妆、养生之类,五花八门的知识面在老年大学课程中应有尽有,还可以边看边一搭没搭地聊大天。看不到活人“先生”那一副板青的面孔,也没有“上课,起立,坐下!”那无味的惯性动作,也找不到那打人的尺子,课堂纪律吧都在“民主自由”中产生,手机不会喊停、我不讨厌就行。夜色静好,深情尽在其中!

“哇噻,这化妆技术的页面太精彩了,还有烹饪技术的页面,还有这舞蹈、唱戏……”妻子边看边自言自语。

“别认为你在足不出户的手机课堂中学习就可以不守纪律啦!你在干扰我的阅读呀!带头起哄!”。

“你妈妈给的‘脚’嘴,离我远点,臭气十足!锅巴炒米,由我所喜,你管得着我吗?你是不是嫌我成‘老干妈’了!你这掉牙的还想找个十全十美的,去呀!”说完,她毫不服气地学起现场化妆来了,真是一技在手,化妆不求人呀。打开教学视频一边紧盯老师的手势一边按动作在自家的脸上和额上走着程序。打粉底、描眼线、涂口红,这样还不嫌忙,嘴还叨个不停。唠就唠吧,还唠得挺有艺术,说话间不带个“十”字心里老不痛快,“十”的吉祥味儿。

“老张,不是我要说你,你是村里副书记,在外我顾你脸面,可别忘了这是在家里呀,敢在我面前神气十足,也不惦量惦量自己,一滑七老八十岁,谁还稀罕你!以一当十!你就那么点一目十行的雕虫小技,炒个菜十有八九狗吃都嫌!还不赶紧打开厨艺课件学学烹饪技术,为退出后再上个厨房岗位早作准备,难道就不能做个十全十美的人吗?!”

“五风十雨!你这‘十’字之规也太苛刻了吧?假如你一天尿十一泡尿恰好解决问题,可你偏偏规定只能尿十泡,你想让尿活活憋死吗?!还十全十美!看看这老年大学都没有这硬性规定,弹琴的,唱歌的,绘画的,聊健康的,哪样没有,我喜欢老年大学App这自然的美。”我边说边打开书法界面,递到老婆眼前,视频中走来一位美女书法家,哇噻,这大美人,行笔洒脱自如,人美,字也美,画也美。“瞧这字画,还有这美女书法家,美得飘逸,美得文雅,美得惊魂,美得知性,美得梦幻,美得似乎令人窒息!所有这美都来自老年大学的景中之美,美得轻松!”。

聊得无聊,老婆也化好了妆容,见怪不怪,一看人不人鬼不鬼的,不过,还算是个上进的同学,学以致用嘛。

“问你,想让我退下来干厨房活儿,那你干啥去呢?”

“那时候,不管是孙子、孙女,该出世的都出世叫你傻爷爷了,带孩子自然是我的活儿,任务到肩,责任重大,周边的人你不都看到了吗?装!”

“我说老同学呀,你说的一番话说明你对老年大学的知识面掌握得不全面。在现实生活中,‘老人溺爱孙子’这观念是极其错误的。有许多年轻的父母因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让他们把孩子交给老人一送了之,甚至半年几个月回家一趟,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啦!”

“不知道,好像你想卸包袱,我只明白孩子就是宝贝!到那时大不了放弃心爱的老年大学学习机会,孩子便是爹,你得靠一边!你说的那个什么理儿啊?!”

“老同学,傻夫人,不信让我说出来吓着你,孩子的成长无非有三个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社会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学校吧,还可以有选择的余地择优先择校;剩下的只有家庭教育了。显然,在家庭这个环境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你逞能带孙子,必然导致三大怪现象,危害极其严重!一是捧杀带来危害。奶奶爱孙子无法避免,而溺子如杀子,捧杀也叫杀;二是改变亲情的危害。爷孙相处久了,淡漠了母子亲情,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投入必然有回报,久而久之会带来不可预测的一系列问题;三是对于文化落差较大的老年人能让孩子的学业引入误途。想当年我们婚前我给你写情书拼命地追呀,哪知道你是原生态的‘小二生’呀,让我白白地浪费了三天三夜的大好时光写呀改呀,那琢磨了半天的好词好句在你眼里尽是那看不见的空气,似一碗清水倒入沙漠自人间蒸发了,还好我亲爸亲妈给我造了个‘帅哥’型的,偏偏让你像捡个宝贝死活不放手了。言归正传,就你这文化人不把孩子锻炼成‘洋不洋土不土’的样儿才怪呢!就你那破嘴,满口的桐城方言让孩子耳濡目染,将来孩子的语言系统全装着桐城话,这问题还不大吗?而孩子的父母生活水准基本属于现代型的标准,父母优秀孩子必然优秀。如果孩子的第一任家庭教师放弃了主导权,放弃了家庭教育这一大半阵地,眼前看则省心,实则误了下一代呀!”

一番有凭有据的言词让老婆目瞪口呆,终于让她明白了道理。

“这都从哪儿学来的呀?”妻子问我。

“桐城老年大学App中家庭教育栏目就有!”

“老张,你这知识藏得够深呀,听你的,让我们保持现在共同走向未来,让圆老年大学老有所学梦想永葆青春!未来,让孩子还有我们一起向着‘优秀’出发!”

(作者:安徽桐城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桐城   老年   孙子   大学   知识面   夜话   家庭教育   散文   妻子   父母   夫妻   同学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